命题人:李上星2013.1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90分钟,共100分。第Ⅰ卷(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孔子“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包含了民本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③“仁”就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仁”完整地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刻苦俭朴、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典籍体现这一精神最明显的是()3、据说,孔子曾向一位智者请教“救世”之道,智者却一言不发,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席地而眠。孔子若有所悟,作揖告辞。你认为孔子请教的这位智者最有可能代表哪个流派?()A.道家B.墨家C.法家D.阴阳五行家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5、《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说明()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6、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张载)、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请问这位古人是()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老庄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孔颜之乐”8、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9、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10、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心1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A.反对君主专制;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D.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12、下列有关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表述正确的是()A.顾炎武为反对封建礼教提出“童心说”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王夫之提出C.黄宗羲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李贽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13、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1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但是,14—18世纪,三大发明在中国却未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原因是中国()①封建专制制度强化②自然经济的延续③文化专制禁锢④推行闭关政策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6、《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17、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中所思念的“佳人”,与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都是一种托喻。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政治改革家的“美政”理想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18、小明在博物馆看到了两件文物上的符号和文字,他能从中发现哪些历史信息?()①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来源:学。科。网]②从中辨识一些文字,以此印证租考证有关史实③中国文字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中④中国文明与中国古代文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①19、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20、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文学名著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21、郑板桥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该画属于()A.宫廷画B.风俗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22、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天演论》D.《变法通议》23、在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年“共和”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D.反对专制统治25、“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自强C.民主与科学D.经世致用26、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27、“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一致()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28、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来源:学科网ZXXK]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29、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了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30、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补课”。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来源:学,科,网Z,X,X,K]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31、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32、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五四运动的爆发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3、五四运动前后,各色各样的“主义”纷纷涌入中国,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频繁登陆中国,中国各种身份的文化人也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着各自的信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情况不能表明()[来源:学科网]A.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观念革命B.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思想较为自由的氛围C.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的救国方案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34、“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来源:学科网ZXXK]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35、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第Ⅱ卷(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2)三则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材料1、2和材料3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之一,而且具有极强的承载功能。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1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指哪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