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思想探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天人感应”这个词语的出处是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相感,阴阳相和。”词语的出现虽然很晚,但是其思想渊源却很悠久。“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尚书•洪范》。《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加以鼓励。“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墨子、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后来汉儒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在程颢看来,“天就是人,人就是天,二者是一回事”。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国的现代哲学研究,几乎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范畴。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如下几个命题。1.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即人是万物之一。张载《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类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可以说:人是天地自然之子。大自然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大自然与人类遵循同一规律。其实,人与万物一样,遵循着生老病死这一周而复始的规律。2.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张载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他认为“性”与“天道”具有同一内容,即是变易。程颐说:道与性一也。又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他认为天道、人性、人道是同一的,其内容即是理,也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张、程都肯定“性”与“天道”的同一性,但张载以为这道即是变易,程颐则以为道即是理,这是彼此不同的。3.人生的理想是“天”与“人”的调谐。这是《易传》提出的,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理想境界。张载、程颐亦接受这种观点,但是没有更详尽的发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关于“天与人”的关系,关于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学说:一种是人生受制于“天命”,这就是夏商周三代的)天命观”,认为人类的命运受制于上天.墨子的“尊天顺天”说与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说均属于此类观点。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说,即“人定胜天”说,认为“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可以战胜天的”。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我们认为,《易传》的“天人调谐”说与墨子的“人要尊天,顺天”的思想是最科学的,最符合天道,最符合天意的,也是符合人道的。因为上天(上帝)是人类的主宰,我们人类必须尊重上天,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规律。有人认为,庄子的观点是消极的思想,荀子的观点是积极的思想。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自从西方戡天(战胜自然)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荀子的学说受到高度赞扬。但是,如果一味讲戡天,也可能陷于破坏自然。事实上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盲目破坏自然,会引起破坏人类生存条件的严重后果。近年来人们强调保持生态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革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客观地分析。在大自然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今天,我们可以说:天之道在生万物,地之道在养万物,人之道在成万事。董仲舒在这个理论基础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即上天,上帝)。大自然的一切规律,以及人类的人事变化都是由“天”决定的。而人的生理构造,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也是“天”按照自己的特点塑造的,人是为了体现“天意”而被创造出来的。在专制社会,“天人感应”说一方面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同时也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天人感应”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假定“天人”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转变。的确,“天”自身就是创造力,同样也是一个显现的形态,这个形态被人类作为他们存在的根本来源和生活的终极意义而经验化和概念化了。尽管天的图景和设想体现人的创造力,但是“天”自身却没有为人类的头脑完全理解。尽管“人”可以接近“天”,但“天”的人类审美和伦理符号表现总是并非充分也不完整。天和人都是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结构。天人之间的辨证影响复杂了进化的过程(准确说是共同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现实和可能。尽管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天”参与在人事当中,我们却无法掌握其创造力的全部。我们可以设想“天”在人类出现之前与进化密切相关,在创造我们宇宙大爆炸的时候都一直与其并存。也许随着智力的进步,我们关于大爆炸的知识会增长,我们对神学问题的表述会变化。按照当前一般的可行思路来讲,我们并非严格的不可知论者,我们只是接受不可知论中积极健康的一面。其次,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的代表,受命于“天”。“天现祥瑞”是在表彰帝王;而“灾异”则是谴责之意。这就是“天谴说”。政治上的过失是灾异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但出现灾情,如地震或久旱不雨,皇帝必须发表“罪己诏”,自称无才无德,要避殿、减膳、罪己、求言,或赦免罪犯,诏求直言无隐,以补过失。根据中国学者萧瀚统计显示,汉朝15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其中汉宣帝下罪己诏8次,汉元帝13次,汉成帝12次。萧瀚根据《二十五史》进行的统计显示,共有7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例如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六月,发生日蚀,曹丕下诏罪己。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大旱,皇帝命令相关单位祈雨,宰相等高官上表待罪。又召翰林学士党怀英起草“罪己诏”。北宋末年,金兵兵临城下,宋徽宗也发过“罪己诏”:“言路蔽塞,谄谀日闻,佞幸专权,贪官得志。赋税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绝大多数人都笼统地归纳为“三纲五常”。关于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我们认为应该是“五常三纲”和“天人感应”。“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三纲”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五常”与“五常三纲”是有本质区别的。三纲放在五常的前面,说明三纲统领五常,五常是为三纲服务的;而五常三纲呢,五常却是三纲的前提与条件,三纲是五常的结果。董仲舒说:“《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人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春秋繁露•二端》)三纲的第一纲是君为臣纲,一个君主或者说天子必须首先做到自己正,才能正朝廷,从而正百官、正百姓、正四方。在董仲舒看来,如果最高统治者不正,即便有君为臣纲,他的统治能长久么?统治者如何正自己?那就是仁义礼智信。仁是孔子的最重要思想之一,在董仲舒的思想里,仁同样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天,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在董仲舒看来,天的最大特点是仁,而皇帝是天子,因此皇帝必须效法天,实行仁政。从仁到天,再到天的儿子皇帝,这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对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后人一般称为天人感应。“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王是天的儿子,得到天的佑护。天的儿子必须具有与天一样的德行。董仲舒说:“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这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点,在他看来统治者正派,则风调雨顺;反之,则天灾人祸并至。在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前,汉朝时已经有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津,人有六腑。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皇帝内经•灵枢•邪客》)“天人感应”其实也不是董仲舒最早提出来的,河出图,洛出书,凤鸟至,都是古人认为天下要大治的预兆。汉初的陆贾也曾经说过:“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度于上;恶政流于民,则虫灾生于地。”那么董仲舒为什么在他的主张中特别强调“天人感应”呢?这与他提出的“三纲”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天人感应”有什么作用呢?他有一个鞭策监督统治阶级的目的。比如讲,“君为臣纲”,君王皇帝是天下的领导者,既然“君为臣纲”,那么所有的人应该服从君的统治,这样的问题来了,谁来监督这个皇帝呢?他是最高统治者,因此,没有人能够监督他,这个时候怎么办?董仲舒想出了一个办法,“天人感应”。就是说,如果你这个统治者非常有德行的话,老天爷就会表现出来风调雨顺。如果你这个统治者犯错误了,或者准备犯错误了,那么老天同样会有所警示,比如说下暴雨,出现彗星,严重的会山崩地裂。董仲舒认为,如果有了这些不好的自然现象,表明老天爷是在警示你这个统治者你的行为无道了,或者说你没有仁德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有积极作用的,他实际上用天来约束最高统治者,这是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的本意。从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的目的上,我们更能进一步领会他的思想是“五常三纲”,而不是“三纲五常”。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其实来源于《墨子•天志》。墨子说:“天之志者,义之经也。”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也就是“天意”。天喜欢“义”,憎恶“不义”;希望人们相互帮助、相互教导,反对人们相互攻击、相互敌视。可见,所谓“天志”实即是墨子之志。它是墨子用以和当时统治者进行斗争的一种武器。什么是天意呢?墨子说:“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恶?我欲福禄而恶祸祟。若我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然则我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祸祟中也。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天志》上由此可见,所谓“天志”,其实就是人民的意志的和愿望(墨子认为),”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故于富且贵者,当天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即墨子认为,“天”是”爱天下之百姓”的。(墨子说):“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