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学年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科大)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②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③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④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P50起)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辨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P49)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①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②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③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P54起)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界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解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时间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P80)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国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崭新啊,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P81)5.波普证伪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评价。答:波普证伪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经验证伪方法,指经验虽然不能穷尽一切事例,却可以通过一个反证推翻一个科学理论,简单来说,我们要尽力考验一个理论,就要尽力寻找超出它解释范围的反例,证伪该理论,并提出新的理论假说来代替它。波普的理论揭示了科学发展的革命性和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不足,但波普仍然孤立地看待科学,未将科学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过程,他同逻辑实证主义在本质上都是经验主义;此外,他的科学发展模式使科学陷入了一种毫无保障的尴尬境地,否定了科学理论的相对稳定性和客观性。(P85)6.库恩的科学革命式发展模式及其评价。答:库恩认为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都不能完全反映科学发展的真实状态,逻辑实证主义忽略了科学发展中科学革命的阶段,而证伪主义则忽略了科学发展中的常规活动阶段,进而提出了“范式”概念。他认为,科学革命就是范式的变化和概念的转换,科学发展就是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交替出现的结果。库恩进一步认为,范式之间不可通约,即旧范式中的方法、理论、基本概念与新范式中的方法、理论、基本概念不能通过中间的某项规则进行转换。库恩的科学革命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客观事实,从科学史的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的整体性和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他吸收了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证伪主义的一些观点,弥补了渐变和突变的片面性。但库恩却在范式转换中陷入了绝境,他把科学发展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这就否定了科学的客观真理性,无法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和评价知识的客观标准问题,从而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P85起)7.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什么?答:马克思认为,技术活动有其道德合理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工作者是从事智力劳动的职业群体,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下开展工作的。在科学技术上必须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实际上就是科学的价值服从或服务于人类自身存在和繁衍的价值原则,也就是说,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学责任,而且还应该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的具体要求是:(1)当科学家预见到某些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将危害人类自身安全时,科学家应该站出来阐明其利害,阻止其继续发展和扩散;(2)当人们确知已经打开了一个本不应该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时,科学家有责任促使全社会把它重新关上,或找到降伏“妖魔”的新方法,减少其对人类的危害;(3)科学家有责任在自己的智慧所能及的范围内,公开指明某些发明或发现所可能具有的危害性,使科学技术成果得以朝着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要勇于承担起与人类自身的道德失衡搏斗的社会责任。(P140)8.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是什么?答: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及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P170起)9.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答: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是:①科学技术进步工贡献率最高;②R&D(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③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④自主创新能力较强。(P171)10.我国创新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我国的创新体系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②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④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⑤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二、论述题1.结合理论与实践论述当前对雾霾问题的认识与治理。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雾霾主要来源,一、人为因素。第一:是汽车尾气。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二、气候因素,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二是对交通产生的危害。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5)影响心理健康。(6)影响生殖能力。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1)影响交通安全。(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3)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治理雾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不是毫无办法,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燃油机动车使用量。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我国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环境立法,将清洁空气行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稳妥推进新能源利用,逐步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环保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2.结合现实谈谈传统中医的科学性。3.结合社会中伪科学、伪气功骗人现象,论述如何区别科学和伪科学。4.结合科研实践论述如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主要表现为:1.部分学术成果粗制滥造、水平低下。部分研究生在科研实验或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只求快、不求好,只图量、不重质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东平西凑、东剪西贴的情况也已经屡见不鲜。尽管低水平的重复自己或别人,和学术造假行为有所区别,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反映了其低劣的学术道德,违背了学术的“纯洁性”。当学术研究的目的不再是推动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不再是造福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而仅仅是为了滥竽充数、“以量取胜”、牟利自己的同时,其学术的道德也已经无从谈起。2.学术不端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和风气。近年来,随着学术不端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毫不夸张的说,其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高校的学术环境和研究生的学术声誉。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篡改或伪造实验数据伪造学术成果;引用他人成果而不注明;发表学术论文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发表学术成果时不注明合作者或随意注明其他未参与人员等等。造成学术不端事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为:1、部分教师“为师不尊”,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2、重学术能力的提高,轻学术道德的培养,二者失衡严重。3、以教代管、以管代教,缺乏有效的学术道德规制。针对以上的学术道德问题,我认为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需要:1、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为了能够使学术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应当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我们应当发起学术道德修养的大讨论活动促使广大研究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学术道德的重要性,进而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我们应当定期组织广大研究生与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座谈交流,在学习科研方法的同时学习科研精神。我们应当将学术道德的学习与实践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并且与广大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乃至升学就业紧密联系起来。2、建章立制、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道德建设水平的提高,应当以相关规范的细化、完善与落实为前提。因此,各个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学术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工作,在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教育部颁行的学术规范与标准地同时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高效、严格、严密的实施细则,并有计划的组织全体研究生及导师进行专项的学习。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要求其签署相关承诺书。同时,还应当使涉及到研究生培养的各部门统一协调起来齐抓共管共同开展工作,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避免“单打一”的情况出现。3、改变单一的重学术成果轻学术道德的评价机制。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局面,我们就必须要着力改变当前所盛行的,以学术成果来衡量一切的人才评价标准;着力改变重视学术成果忽视学术道德的不合理现状。努力建设一种学术道德与学术成果并重,而以学术道德优先的评价机制。将学术道德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之一纳入到研究生的日程管理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