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然产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芦荟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应化2013级1班学号2013507029姓名田雨婷时间2015.10.28二O一五年十一月芦荟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芦荟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的药理及临床作用。该论文介绍了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作用并集中阐述了芦荟在皮肤美容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芦荟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千百年来,芦荟一直被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民间草药使用。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发现芦荟具有对人体细胞组织起再生、保护作用,可调节生命机体正常化。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皮肤美容芦荟(Aloe),又名奴会、草芦荟、纳荟;因味苦似胆汁,故名象胆;叶及茎为深绿色,如葱,故得名油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泻热导积、杀虫、凉肝之功效。芦荟原产于非洲,世界上芦荟植物有360多种,但应用较多的仅有数种,其中具有代表性芦荟品种有①美国库拉索芦荟(AloeveraL.),又名美国芦荟或翠叶芦荟,其叶大而肥厚,被认为品质最优的芦荟之一,是目前应用在食品、药品和皮肤美容方面最广泛的品种;②日本木立芦荟(Aarboresesens.Mill.),叶片小而薄,在日本栽种广泛,是日本民间广泛采用的草药及保健食品;③中华芦荟(AloeveraL.var.chinensis),又称斑纹芦荟或元江芦荟,是我国特有品种,其生长快,繁殖力强,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皆有种植,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芦荟;④望角芦荟(AloeferoxMil.),又称开普芦荟原产于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洲,叶大而硬,并有尖锐的刺,无侧枝,用种子繁殖。近几十年来国外许多国家对芦荟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均发现芦荟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随着人们对药用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医药、化妆品、化工冶金、食品、美容保健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芦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芦荟中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已超过160种,目前已经确定芦荟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蒽醌及其苷类、黄酮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效化学成分。虽然芦荟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但就其功效而言,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芦荟叶片底部及其表皮附近的黄色汁液,主要含有蒽醌及其苷、萘酮类、脂肪酸等。另一类是汁液渗完后留下的凝胶,其中含99%~99.5%的PH为4~5的天然水份,固体成分主要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等。2.药理作用目前各种各样的芦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明了芦荟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芦荟中发挥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中的芦荟大黄素苷(C21H22O9)是芦荟发挥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对小鼠P388白血病的P388细胞和DNA、RNA蛋白质合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艾氏腹小癌细胞呼吸,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白血病P388细胞DNA可能影响细胞呼吸,影响供能系统,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糖类化合物作为芦荟凝胶中最主要的固体成分自然也发挥着重要的药理作用。芦荟多糖能促进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分裂,使其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机体抗肿瘤的能力。研究发现,芦荟多糖能抑制幼鼠肝细胞对致癌物的吸收,防止致癌物-DNA加和物的形成,并增加谷胱苷肽S-转移酶的活性。通过层析和电泳方法从芦荟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约为5.5KDa的糖蛋白成分,并发现这种糖蛋白成分能明显提高人工上皮和创伤裸鼠的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从而达到促进创伤愈合的目的。有学者发现芦荟多糖对应激性溃疡、消炎痛及乙醇引起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芦荟多糖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并能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其他化学成分也拥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从芦荟凝胶中提取出五种植物醇,将此五种植物醇作用于Ⅱ型糖尿病的小鼠模型上,并监测血糖下降程度,结果发现这五种植物醇均具有长效的血糖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推断芦荟对Ⅱ型糖尿病的治有很大的帮助。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扩张毛细血管等功能。除了上述简述的药理作用外芦荟尚有调节免疫、保肝,抗过敏及促进凝血的作用。3.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多样的化学成分带来了多样的药理作用,同时也充分说明芦荟在皮肤美容方面大有用武之地。据相关文献报道早在公元前14世纪,埃及皇后尼菲提便使用芦荟美容。目前芦荟在各种类型的美容化妆品中应用极为广泛,国外开发最早的芦荟产品就是化妆品,在欧洲市场上80%以上化妆品都标明含有芦荟。在美国的最佳化妆品中芦荟化妆品仅次于维生素类化妆品排在第2位。在日本,芦荟美容的推广更是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我国虽然在芦荟的美容开发上起步较晚,但是目前我国也有多家芦荟专业公司生产有10多个化妆品牌,100多个品种。芦荟之所以在皮肤美容中应用如此广泛从药理作用来说主要有3大作用。3.1防晒作用芦荟具体的防晒机制尚不确定。近来的研究表明芦荟对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可能是其防晒的主要机理。研究发现芦荟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引起的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白细胞介素(IL)-10的分泌,并阻断由T细胞介导的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和接触性超敏反应,从而起到防护紫外线的辐射损伤作用。研究发现芦荟凝胶中含有一种小分子量的免疫调节剂能通过修复UVB引起的表皮朗格汉斯巨细胞的损害从而减少UVB引起的皮肤损害。研究发现芦荟甙可以抑制UVB引起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0的分泌,对UVB引起的两者mRNA表达增加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推测芦荟甙能减轻紫外线引起的皮肤光老化及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0的分泌及两者mRNA的表达,从而阻断了相应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此外有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可以诱导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从而导致一氧化氮(NO)的合成增多进而加重紫外线对皮肤的辐射损伤。研究发现芦荟甙通过预处理角质形成细胞,显著下调UVB辐射诱导的iNOSmRNA的表达,减少NO的合成分泌,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发挥抗紫外线辐射作用。3.2美白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芦荟主要是通过抑制黑素形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而发挥美白作用。芦荟苦素是酪氨酸酶的混合性抑制剂并可抑制多巴醌的形成,对细胞形态无影响。应用芦荟苦素抑制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黑色素沉着,结果显示芦荟苦素成剂量依赖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通过测定芦荟素作用后的Melan-α鼠黑素细胞株的细胞增殖率、酪氮酸酶(TRY)含量及黑素量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的表达发现芦荟素能显著抑制Melan-α鼠黑素细胞株的TRY活性、黑素量和TRP-1/TRP-2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选择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芦荟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结果说明低浓度的芦荟素(0.001~0.010mmol/L)在不影响黑素细胞增殖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的合成。3.3延缓皮肤衰老活性氧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是引起细胞组织损伤、癌变与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机体内抗氧化防御能力下降导致的自由基氧化损伤与皮肤老化等许多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密切相关。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包括抗氧化酶类如(SOD和GSHPx)和非酶抗氧化活性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研究表明芦荟具有良好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作用。通过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以二甲基亚砜在碱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检测芦荟中主要有效成分芦荟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芦荟苷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研究发现芦荟大黄素、芦荟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均有较强清除能力,且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此外芦荟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均可以发挥清除自由基的活性。3.4其他皮肤美容作用3.4.1保湿作用芦荟中含有的氨基酸、有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都是皮肤天然保湿因子(NMF)中的成分。芦荟中的芦荟多糖具有保湿性。芦荟特有的亲水作用,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良好的保湿效果。3.4.2清洁皮肤作用芦荟对多种细菌及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有研究表明芦荟汁液能很好的深入皮肤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从而充分发挥抑菌和去除毛孔中的脂肪沉淀物,清洁皮肤的同时也有助于营养素渗透皮肤深层。3.4.3调节水油平衡芦荟里含有的黏蛋白成分,能调节皮肤的水分与油分。使它们保持在平衡状态。3.4.4治疗痤疮芦荟可以有效的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用中华芦荟全叶和芦荟叶肉治疗痤疮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中华芦荟全叶和叶内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较好,但叶肉更安全,患者依从性好。4.结语随着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芦荟作为一种集药用、保健、食用、美容为一体的植物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将芦荟确认为21世纪最佳保健品之一。目前芦荟的研究及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对于这些国家拥有中华芦荟的我国对芦荟的研究和利用还只是停留在初始阶段。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适宜芦荟生长的天然条件。随着芦荟宣传力度及对芦荟研究和开发的重视程度的加深,中华芦荟也必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及美容保健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谢光麟,孟祥珠,王同伟,吕昌龙.芦荟中蒽衍生物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检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胡晓艳,钟会兰,文卫.中国芦荟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3]黄丽英,林新华,陈伟,张亚峰,吴萍.芦荟大黄素、芦荟素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4]万金志,徐新军,钟佳胜,吴小芳,丁雯静.国内芦荟药品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J].今日药学.2012[5]科学认识芦荟合理开发利用[J].中国农村科技.2011[6]范士忠.药食皆优的芦荟[J].东方药膳.2007[7]林之洋.植物医生——芦荟[J].长寿.2010[8]源源.芦荟功效探秘[J].社区.2002[9]巴红梅.芦荟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0]王莲,吕方,张荣泉.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9[11]张大维,李利.芦荟在皮肤科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8[12]杨顶权,白彦萍,吴荣国,邱显荣.芦荟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J].北京中医.2007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