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级历史学科《政治文明历程》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作人:卢春红日期:2010-9-6编号:1一、课标展示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基础知识梳理1、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_西周___强盛、春秋瓦解2、夏朝政治制度: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3、商朝政治制度:_内外服___制度及政治的神权__色彩。4、西周分封制:概念:分封制又称_风邦建国___,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_姻亲和功臣__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是臣属关系。周王授予诸侯_土地和_人口,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缴纳功夫_和朝觐述职的义务。特点: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对_卿大夫_实行再分封。层层分封_,等级森严;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扩大的国家;②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_的地位。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_周王—诸侯—卿大夫—士_的等级序列。瓦解:①政治原因:诸侯国强大,_王室_衰弱②表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局面。5、西周宗法制:目的:为巩固分封制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内容:划分宗族内的_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_大宗和小宗;_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特点:宗法制把_血缘纽带_同_政治关系相结合,把“国”“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影响:宗法制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_分配与继承制度_,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_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利于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6、西周礼乐制:即周礼__,这是各级贵族的_政治和生活准则_。三、重点、难点突破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是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礼乐制度是维护保证分封制、宗法制推行的工具。3、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权力与义务相统一。四、探究点拨:【解析与探究】基本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下,西周社会结构中,各阶层的关系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体现了政权与族权合一的特点。特点成因:1、为了对广大疆域的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政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行与分封制相关联、把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宗法制【自我评测】1、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2(1)来源:附属国是被征服或主动臣服于商王;诸侯国是被周王分封到地方的(2)血缘宗亲关系:附属国的首领与商王基本没有血缘宗亲关系;诸侯或是周王宗亲,或是通过姻亲与周王形成宗法关系(3)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附属国基本上保持独立的社会结构,附属国经常与商王发生战争;诸侯与周王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周王对诸侯国的控制加强,诸侯国的自主权有所消减。臣属关系更为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举例说明礼乐制度与宗法分封制的关系: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乐舞的规格也有差别。五、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基础题】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大夫—诸侯—士”C.“周王—诸侯—卿—士”D.“周王—诸侯—士—卿”3、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森严的等级制度C.贵族垄断政治D.排斥异性4、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5.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能力提升练习】6.《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A.尊重祖先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与征伐D.善于带兵打仗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分封制具有浓厚的()A.宗教色彩B.宗族色彩C.神权色彩D.皇权色彩8《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9《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10.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朝的主要政治制度。观察下表,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配)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3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级历史学科《政治文明历程》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制作人:卢春红日期:2010-9-8编号:2一、课标展示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其影响。二、基础知识梳理一、背景:秦国的统一1、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2、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3、诸侯国进行变革4、秦的大一统二、秦的专制主义1、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①建立皇帝制度:始皇帝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④制定选官制度⑤颁布严苛的秦律2、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大影响①打破了传统贵族分封制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③提高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④影响到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三、重点、难点突破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专制主义:一种君臣关系,中央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2、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①基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②官吏产生: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权力大小: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四、探究点拨:【解析与探究】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天下初定且疆域辽阔,分封王室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纷争。2、李斯的。原因提示:①材料意思②历史证明3、分封制的益处:边疆距统治中心远,分封镇守,便于控制。分封制的弊端:随时间流逝,血缘疏远,天4子不能控制,分封失去作用;诸侯易起异心,威胁皇权。郡县制的益处:官吏由朝廷任命,便于控制。弊端:没有分封辅佐,缺乏稳固的统治基础;没有成功先例可以遵循。【自我评测】基本内容:见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影响:见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大影响五、基础训练、能力提升【基础题】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2.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今天流传下来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过谁任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A.太尉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皇帝认为其权力重大,不轻易任命B.秦始皇自己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太尉负责监督百官,秦始皇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来得及任命3.秦朝丞相李斯在峄山的纪功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攻战日作,流血於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秦朝实行()A.三公九卿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焚书坑儒4.周初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两者()A.都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B.都有利于历史的发展C.都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D.都在短时间内被废除5.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选官制度D.监察制度【能力提升练习】6.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材料二据文献记载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1)材料一的图一反映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它是何时实行的?(2)材料一中图二,山东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始于何时?(3)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以上所述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答案:(1)分封制,西周。(2)郡县制,秦朝。(3)权限: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5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级历史学科《政治文明历程》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制作人:卢春红日期:2010-9-9编号:3一、课标展示: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基础知识梳理1: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春秋夏商西周东周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十国西夏、辽、金蒙古元明清后梁唐晋汉周北宋、南宋2、中央行政体制:1)含义:主要指中央行政机构,也叫中枢权力体系。2)演变:了解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枢权力体系是如何演变的?时期演变秦——三公九卿,丞相为最高行政长官。西汉武帝——中朝,制衡丞相。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3)三省六部制阶段时期名称特点评价说明问题(自我测评1)萌芽魏晋南北朝尚书省,新设中书省、门下省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组成部分说明:隋唐确立说明两种趋势,①明确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②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后者更突出。原因: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用利于加强皇权。宋元演变说明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延续。宋分割相权,元相权一度得到扩大。元原因:①疆域辽阔,②政务繁忙,要提高行政效率。③巩固统治。确立隋唐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辖六部。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①提高了办事效率。②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③有利于加强皇权。演变宋①三省长官基本上不参与政事。②另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但分相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宰相只留行政权。(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元废三省,行一省——中书省,六部归中书省。削弱相权中短暂的反复。积极: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加强了对辽阔国土的管辖。消极:①后期导致相权过大,②引发政局动荡。3、选官制度1)、列举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时期选官制原因标准西周世卿世禄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贵族出身战国至西汉初军功爵制战争的需要,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军功6西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秦暴政及短暂统治的教训德行才能、东汉末-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才能、家世门第隋科举制魏晋来九品中正制出现累世公卿现象,南北朝世族的衰落,考试成绩2)、科举制的演变过程及评价。时期特点人物形式评价隋朝开始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