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影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奇葩说影评你对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印象是什么?粗制滥造抑或哗众取宠?你所能想象的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最大尺度是什么?三俗以下,R级未达?就在去年11月29日,一个号称“史上最大尺度”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横空出世,以破竹之势刷新了几乎所有人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认知。这个节目有着一个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的名字――“奇葩说”,单从名字上,就少不得要让人浮想联翩:奇葩?说什么?2014年是业内公认的综艺节目的爆发年,其数量之多、投入之大、竞争之激烈胜过以往任何一年。在喧闹了一年的亲子、户外、唱歌、跳舞、厨艺、竞技等节目之后,很容易感受到的是国内综艺节目的跟风扎堆及同质化倾向,倘若再稍加追本溯源一下,便可见当中佼佼者多是“舶来品”,纯“MadeinChina”的则乏善可陈。就是在这个时候,《奇葩说》以一个“网络自制”的身份,出人意表地一举打破了国内综艺节目的这种现状。顾名思义,《奇葩说》里来的不仅都是“奇葩”,并且个个口齿伶俐能说善道。没有外景也没有炫酷舞台,没有苦情也没有煽情元素,只是在一个演播厅里,几个来自五湖四海而彼时并无藉藉之名的选手唇枪舌剑一番,竟也能吸引来一拨又一拨关注。作为一档创新型的主打“说话”的语言类节目,《奇葩说》自开播以来,是经由网友的口碑传播而促使点击量迅速攀升的,最终,第一季以超过2亿的播放量收官,#奇葩说#阅读量突破10亿,讨论量超32万,微博粉丝高达54万,微信粉丝达14万……就这样,《奇葩说》成了网络上人人都在“说”的热门综艺节目。面对《奇葩说》的成功,尤其是在台湾联合新闻网发表了题为《台湾综艺穷到只剩下“康熙来了”?》的评论文章之后,有媒体直言,《奇葩说》在制作水准上已超越台湾金牌综艺《康熙来了》。拿《奇葩说》和《康熙来了》作比,算得上空穴来风,并非没有道理――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便是蔡康永的加盟。众所周知,《康熙来了》称得上是最为广泛地被两岸观众熟知的节目,年头长且就受欢迎程度而言无出其右。作为《康熙来了》铁打的主持人,蔡康永一直以来却只活跃在台湾综艺圈,而《奇葩说》则成了他在内地的“处女秀”,很难不引人侧目。其次,同样是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其实并没有锁定要传递任何明确讯息,而《奇葩说》却总是针对议题个性而独特地表述出观点――有数据显示,87%的年轻用户能够对其产生共鸣,《奇葩说》的月度总有效播放时长达740.75万小时,观众黏度高于其他网络综艺――即便是一度辉煌的《康熙来了》。反响如此不凡。那么问题仍旧在这儿:《奇葩说》奇葩在哪儿?《奇葩说》到底在说什么?奇葩节目:“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奇葩说》主持人马东,时不时就会在节目里“严肃”地强调一下:“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既然是辩论,就少不了有辩题和正反两方。《奇葩说》的节目模式也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每期设一个辩题,由蔡康永和高晓松两位导师各带领一方进行辩论,最后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胜负。然而与传统辩论赛不同的是,《奇葩说》的最大的规则却是“随意”,观众投票的准则就是“看心情”――选手不用靠抽签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心理倾向进行选边站队;在辩论过程中,无所谓一、二、三、四辩的设置,选手想说就说,说不好自会被人驳倒,即所谓“Youcanyouup,nocannobibi”;在节目现场,有100位“高情商、高智商”(马东语)的大众评审可以通过身边的“葩葩钮”选择支持正反方,而他们的选择可以随时因为场上选手、导师的表现乃至心情的改变而改变,最终结果往往捉摸不定。看得出,《奇葩说》本意并不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学院派辩论节目,它的定位应该是一档用辩论来包装的谈话类综艺节目。在这个全民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奇葩说》不得不用出位2的妆容来吸引人们的注意。“40岁以上的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奇葩说》开宗明义地亮出其年轻属性。当形形色色的“奇葩”选手在场上进行“撕X大战”时,这样一个严肃到任性的节目也不会限制选手的言行自由:你可以晒奇葩,可以爆粗口,可以讲段子,甚至可以现场表白,但如果你不够聪明不够善辩不够有趣,结果只能是淘汰。因此,在保证出发点明确的前提下,节目唯一的控制力只在于后期剪辑上,这就是“尺度”。马东表示,“《奇葩说》最具创新价值的一点是它传达了在网络上播出的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网络节目来说,网友想要的是真正融入节目中,而不是割裂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除去看似喧哗的形式,每个选手的观点都代表着一份真实,这种真实并不是带着功利性地博人眼球(当然节目形式是要博眼球的),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照,这往往是其他综艺节目没有办法正视的。而每场辩论之后,高晓松和蔡康永那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总结陈词,配以马东的推波助澜,往往是把人领向了更高处。或许可以这么说,《奇葩说》是一档用娱乐包装现实、用“笑果”表现严肃的综艺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说》首推官方“弹幕”,观众可以把评论和观点即时发送到屏幕上。如此即时互动,显然是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难以实现的。对观众而言,在这一场场骂战中收获的有欢乐,有头脑风暴,有年轻一代勇于表达自我的新态度,更有对自我价值观念的审视。奇葩话题:“瞎奇葩说”?用高晓松的话说,这档节目的精髓就是“瞎奇葩说”。马东在《奇葩说》第一期开场就向导师和时任“女神”嘉宾的“Hold住”姐抛出一个话题:“如果有天早晨起床发现你和伴侣互换了身体你会做什么?”高晓松讪笑着说“勾引我”,蔡康永淡定地说“报告主持人我和我伴侣身体是一样的”,“Hold住”姐则说出了“打飞机”这种最终被消音的词汇。如此尺度也算大到难得了。涉及辩论环节,“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催婚是变态还是爱”“该不该看伴侣手机”“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老板是傻叉,该不该告诉他”,这一类舆论关注度高又十分接地气儿的社会话题通常并不会为常规辩论赛所用,但却是《奇葩说》精心筛选出来的。据了解,节目组在网上找出的最热话题就多达800个,这些话题在2000多名内部员工中进行投票,同时挑选部分放在网络上投票,票数呈现压倒性的问题是肯定不会入选的,因为没有争论的必要,而有争议性的话题再由两个专门做辩论的老师从是否可辩的角度做筛选。至于“独生子女要不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老大爷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类有些残酷的社会话题却容易被“毙掉”,因为要尽量避免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种太抽象的哲学话题,或者比较敏感的政治经济类话题,也都不会被考虑。《奇葩说》更倾向于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真话题”,这些话题是你会在茶水间、微信群里跟同事朋友热烈吐槽的,让你有极强的“融入感”,促使你从单向的旁观者变成了互动的参与者――“看脸有罪吗”“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等多个话题以总数超过130万的提及量位列微博话题榜前茅,搜索量超过55万;在《奇葩说》主页发起的话题墙上,针对“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一话题,有18000多人支持没有爱了要离婚,14000多人坚持不要离。奇葩导师:马晓康?从《奇葩说》的第一次发布会开始,马东、高晓松、蔡康永这三位最会说话的“侃爷”就穿上了极具特色的苏格兰裙装。熟悉综艺节目的人,也许已经对蔡康永在节目中特立独行的怪异打扮习以为常,肩上立只鸟或身上挂奶瓶都是一种标志,但相对保守的马东和高晓松以这一身打扮亮相,确实要亮瞎不少网友的眼睛。对此,马东的解释是:“既然要给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做一档节目,我们就必须换一个他们年纪的思维和思考方式,虽然他们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应该首先放弃自己本身固有的东西,也不见得能做对。节目组要求现场的色彩、调性都要做得‘炸’一些、夸张一些,至少不能做得四平八稳。”3在节目里,作为主持人的马东负责控制大局、插科打诨,以及“软硬”兼施地念广告,蔡康永和高晓松则各自选择支持一个论点,带领一队――这样的组合,被节目组命名为“马晓康”(每个人的名字里各取一字而成)。至于“马晓康”的特点,用蔡康永的话来形容就是,马东很从容,像衡山派的莫大先生,悠悠琴声之中就刺出一剑;高晓松的招式大开大阖、刚猛有力;而他自己则是“在夹缝中找生路”。告别央视后转战爱奇艺的马东,将走进互联网产业视为自己“四十归零”的一个新尝试。马东承继了他父亲的好口才,甚至有青胜于蓝的趋势,主持起节目来幽默风趣又不失内涵,反应敏捷,亦庄亦谐,尤其擅长“补刀”,在两方辩论中,他以主持人的“中立”立场,完美地起到了两边“捣乱”的作用。早在《晓说》中,高晓松就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渊博学识和幽默风趣,此次到了《奇葩说》,也算是发挥了他一向的学贯中西与不俗的艺术修养,虽然长相经常被“黑”和“自黑”,但似乎因此愈发衬托出他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博征广引的辩论特长。有着“最会说话的人”的美誉的蔡康永与高晓松的风格截然不同,擅长用谦逊态度包装犀利问题,他“讲话是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地就打动了你”(马东语),每次他对辩论做总结陈词的时候,全场开始安静下来细细聆听,有些像深夜情感类的访谈节目,慢条斯理却深入人心。一个以“说学逗唱”的技巧推波助澜、掌控全场,一个以深入浅出的博学征服观众,一个因说话之道而备受推崇,这三个“高规格”的组合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和谐,是整个节目的点睛之笔,堪称业界良心。奇葩选手:谁最奇葩?《奇葩说》最大的看点当然还是在那些“奇葩”的选手和他们所说的内容。节目里的奇葩选手来自五湖四海七十二行,里面有段子高手,有逻辑高手,有鸡汤高手,有打脸高手,还有讲故事高手。从《奇葩说》的初选环节就可以看出,这些高手大多都是节目组亲自找来的。正因为《奇葩说》是一个需要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用“笑果”呈现出来的节目,所以它需要的选手,既要会说话,更要会说笑话,即所谓“奇葩”。然而说话并不像唱歌跳舞,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水平高低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寻找“奇葩”的阶段,《奇葩说》的制作团队一开始是不得其门的。通过不断梳理,制作团队最终找到5个最有可能输出“会说话的人”的渠道:即辩论圈(多次参加辩论赛的马薇薇和校辩论队辩手王梅、包江浩、姜思达等都属此类)、课堂(如艾力等在新东方任教的老师)、综艺节目(如《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参加过《顶级厨师》等综艺节目的范恬恬)、熟人圈(肖骁就是专门负责选手的导演的大学同学),以及盛产“侃爷”的出租车司机(在初选环节被淘汰)。能够进入辩论环节的选手有18名,当中关注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也正是最后的四强――“金句女王”马薇薇、“蛇精男”肖骁、“萌神”颜如晶、麻辣御姐范恬恬。在“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的话题中,马薇薇一席“男人希望你赚钱养家,还敢希望你貌美如花,意味着你要干两份工作,领的是一只鸡的钱,提供的却是双拼的服务”的言论一炮打响技惊四座,之后一路舌灿莲花金句频出,如“人家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天生容易遇渣男,是彼此价值观不吻合,互相碾压,把对方都碾成了‘渣’”(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最终问鼎《奇葩说》“头牌”。其实,马薇薇最应当称道的并不在于她屡曝金句,而在于她不仅观点犀利,还能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其讲给观众听。可以说在众多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个既能适应辩论的节奏也能适应综艺环境的两栖选手。肖骁大概是《奇葩说》里最具观赏性的一位“奇葩”。他的大白话和白眼、自恋和自黑,甚至偶尔被涮的可男可女的性别属性都成了节目的一大特色,他网罗了一众粉丝,也一度是网络关注度最高的选手。肖骁的辩论很有气势――“该看就得看,今天晚上回家就看,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我都这么娘了,都不愿意AA,你一大老爷们你说AA?!”(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虽然逻辑不强,但总能凭着压人的气势一4路昂头前进。范恬恬之所以“麻辣”,不只因为她嗓门大嘴皮子利索,更因为她能用令人震撼的发言煽动大家的情绪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你妈逼你吃饭叫爱,你妈逼你吃屎才叫变态”(话题:催婚是变态还是爱)、“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绿茶婊”(话题: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不能接受)。范恬恬有着丰富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