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足到成熟——青年干部成长之路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在新时期中国要继续发展,要让我们国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年轻人如何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紧跟时代,免遭淘汰;如何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提高素质,健康成长,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干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这里,我想结合本职工作谈谈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以下几点思考。一、唯有坚守才会立足。许多工作往往是默默无闻的,主要是尽台下幕后之功,要有长期奉献的准备。我觉得我们前期办和工程科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有这样的一个特性。项目方案的讨论制定,项目报批工作的繁琐艰难,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最后的成果可能只是一张批复,一册图纸。作为业主单位负责项目时,应对各种政策处理问题,跟踪项目进度,讨论工程技术问题等都需要我们天天风吹日晒,我们付出了许多,得到的可能更多的是老百姓的埋怨和批评。但这样一个工作特性就是我们工程人员必须要理解和适应的。当个人的某些想法得不到满足甚至遇到委屈的时候,要坚持党性、坚定操守。我们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很多像我这样刚从校园毕业出来工作的,大都抱着满腔热血和理想,却对社会和现状接触理解不够,还有的年轻人自恃才华,心气比较高,爱与人比较。但是与人比较,关键是要看比什么、怎么比。如果比的是职称待遇,就难免被名利冲昏头脑,越比心态越失衡,其后果可想而知。如果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不足,比较之后能有改正不足、取长补短的动力,就会越比越进步。所以我们青年同志应该摆脱眼高手低这一陋习,坚定信念,今天多学一点,明天就有进步;今天踏实工作,明天就有提高。保持平和心态和奉献精神。二、唯有勤奋才能发展。人在年轻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比较快,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期。如果我们年轻人不勤奋,思想就会钝化,机遇也会擦肩而过。正所谓“勤能补拙”,年轻人在工作经验上的不足和稚嫩都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勤奋来弥补的。我认为在这里我们可以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虚心请教,虽然我们年轻人相对于一些老前辈、老同志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计算机的使用更为熟练等等,但是“姜还是老的辣”这话一点没错,老同志通过几十年日积月累所得的丰富的工作经验是相当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尤其是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老练的处理事件能力。有时候过来人的一席金玉良言也许就是我们在工作道路中摸黑前行的指路明灯。二、自我学习,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仍满足于以往的经验和固有的知识,满足于一时之功,就不可能取得二十一世纪的“上岗证”。我们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始终坚持一种勤奋学习的状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阅读政治理论书籍,能让我们掌握科学理论,提高理论素质,从而把握全局,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避免思想上的空白、行动上的盲目;从而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阅读其他各种类别书籍,努力学习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成为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我认为读书也是成为优秀青年干部的必要途径,也是这次青年读书会得初衷之一。三、唯有实践才能进步。要勇于实践,发挥中坚作用。我们这样的政府部门,其实并不像很多公司企业,有严格的出勤制度,有完善的绩效考核,我们的工作环境是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这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年轻人发挥一个主观能动性。常言说的好: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年轻人要想在工作中有所进步,必须积极投身实践,到基层中去磨砺,在现场在基层才能经风雨,见世面。同时培养自己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四、唯有清醒才会成熟。青年干部的成长是在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和弱点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既需要干部自身的刻苦努力和严格自律,更需要组织的培养、群众的支持和领导、同志们的帮助。年轻干部应常怀感恩之心,始终牢记没有组织的培养就没有个人施展抱负的平台和成就,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切不可因一时得意就自我膨胀,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还应常怀忧患之心。越是进步的时候,越要有平常之心、反思之心。只有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保持本色,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我们才能大踏步地向一名优秀的青年干部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