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观日见报端的环境恶化事例渐多,不得不引人深思。98年长江等大河特大洪灾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尘、沙尘暴天气异常现象。这些固然与气候异常有关,但更与长期以来,人类因数量剧增而导致的过分索取物质资源、缺乏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意识和有效行为有关。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笔“历史的孽债”。因此,人类与环境如何和谐发展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中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刻不容缓。《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领》又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的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所以担当此次课改重任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研究过去,指导今天,反思历史,因此要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环保教育功能和在教学中如何去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一、发掘教材关于环保意识的材料21、讲解历史上丰富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实践,启发学生继承。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多彩丰富的历史文化,可谓绚丽多姿、雄奇壮美。可以说教材中许许多多的环保历史有待于我们教师用不同的角度、层次和敏锐的环保眼光去探寻、认知和发现。但是教师在讲解时切莫蜻蜓点水,一语带过。例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之所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与地理环境条件的优越有很密切的关系。再如,在讲到原始社会北京人时,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周口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飞禽走兽成群出没,为北京人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北京人在这种环境下,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了生存发展的延续。而在这之后的山顶洞人、半坡人以及尧舜禹都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向学生渗透自然环境重要性的意识。再有就是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历史教学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发。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又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他在治国实践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成效显著。荀子曾根据生物资源消长的规律,提出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和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3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秦朝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湖北云梦县秦朝古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先荔,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普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而我国的少数民族也参与到这一行列中来:在“唐和吐蕃的关系”一目中,就有松赞干布封山护林的故事。唐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曾攻下今四川阿坝州、松潘一带。定居下来的士兵大肆烧山围猎、毁林开荒、扩充牧场。松赞知道后十分气愤地说:“入地狱的人们,你们吃先王饭,造子孙后代的孽,把森林毁光,今后不打算过日子了么?”随即下令将剩下的山林分成神山和公林。神山归佛祖所有,由寺院负责看管,严禁侵犯,违者杀头。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先人们遵从季节规律,重视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持续保护的思想。在讲课时将这些环保思想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起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环境道德观。2.讲解历史上环境破坏的后果及教训,要求学生引以为戒。一位哲人说:“人类切莫过早陶醉于战胜自然的祝贺中,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往往是残酷而成倍增长的”。长期以来,人类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使人类频频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历史上有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历史教学可以借此培4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人类早期文明的衰落和民族的迁徙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如西北地区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使丝绸之路上一个曾经商旅出入充满生机的国家——楼兰消逝。望着戈壁滩上楼兰古国的残垣断壁,沉重的悲凉感让人是油然而生。而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在中国的古代,农业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古代帝王大兴土木,造成对植被的破坏,出现“蜀山兀,阿房出”的现象;而人口的增加也加重了地球的负担,只能以垦田开荒为代价来给养人类。总之人类的活动在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情况。到了近现代,“黑色文明”的出现虽然带来了世界科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还有人们谈之色变的英国“疯牛病”、比利时“毒鸡”事件、法国可口可乐不“可口”等等,这些问题,无不与人5们只注重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有关。当今世界,自然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黑洞扩大、水旱自然灾害频繁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都是人类过分开发地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法则的惩罚。通过对历史上环境破坏的教训以及当今世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等内容的接触,学生可以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逐渐培养起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二、结合现实,结合国情,增强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不应一味沉浸在历史中,还应结合现实、结合国情,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从而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环保工作,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比如课堂上我们可以向学生补充我国触目惊心的现实环境状况:全国沙漠化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总面积,且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土地沙化仍在扩大。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总体恶化。受污染农田面积逐年增加,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水污染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15%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还浪费无度。物种资源丧失加剧……我国现实的环境危机引起了学生们极大震撼,纷纷表示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6再有就是向学生展示身边的熟悉的问题,例如黄河问题,黄河曾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却渐渐成了举世瞩目的“问题河”。历史上黄河大的决口有26次之多,我们的母亲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年年发生断流,而1997年的断流累计竟达270多天。母亲河正在变成季节河。如果环境继续恶化,那么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后代子孙面对的将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基于此当今我国政府极度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教师可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联系历史洞悉现实问题。汉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成为最发达的地区,而这种发达或繁荣的背后却是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自汉武帝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可耕地几乎全部被垦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甚至呈现出一片“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的景象。这种“田尽而地,地尽而山”的后果,便是后代子孙们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西汉末年,由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淤积,已使“河水高于平地”(《汉书》卷二九《沟洫志》)改道成为无法挽回的定局。《诗经.魏风》中唱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那曾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古老图画,无奈此时已成明日黄花。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地图册来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从西汉、东汉时期全图,北宋、南宋时期的形势图,明时期全图以及鸦片战争形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等图幅中,看出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造成的决口、改道而使黄7河走向发生的变化。在此提供适量的历史地理知识,目的并非仅仅让学生掌握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某些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提供一种物证,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综上所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再造秀美山川的艰巨任务。“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成为现实,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够自由自在的享受阳光和雨露。因此,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环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因为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