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发展中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如何在发展中建立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以呼和浩特名城保护为例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丽【摘要】呼和浩特市于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区域协调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通过多年的建设实践,在建设与保护矛盾体相互作用之下,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然给今天乃至于后人留下了那段历史时期宝贵的文化财富,这种财富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它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城市的服务业、旅游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更影响着这个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塑造。本文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从保护名城、街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以及对现阶段优秀建筑、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城市软环境的优化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深化拓展这样一座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差异化城市的名城保护基础体系,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名城。【关键词】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保护体系呼和浩特市于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自治区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近30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如今的呼和浩特市依然保持着名城的风范,在北方少数民族地2区发挥着其名城的效应,影响带动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呼和浩特市带着国家授予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光环,在区域协调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名城本身以及这张名片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效应不可估量,通过多年实践,在建设与保护矛盾体相互作用之下,我们的城市依然给今天乃至于后人留下了那段历史时期宝贵的文化财富,这种财富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它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城市服务业、旅游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更影响着这个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塑造。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为集中组团式,明.归化城、清.绥远城及明国时期平绥线(京张铁路延长线)归绥火车站片区三个独立组团逐渐被填充,形成现在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城市外围则是几个开发区、物流园区和工业区,城市对外交通较为发达。两座古城始终吸引着人们向它靠拢,归化城---俗称旧城,到今天为止依然以其最初的建城特色—商贸服务、宗教集中、多民族集聚为发展原动力,展现着传统商贸、旅游服务聚集区及以蒙、汉、满、回等多民族传统文化相生为特色的归化城独特魅力;绥远城---即新城,也称满城,是清朝八旗军的驻防城。呼和浩特从战国时期的云中城到清朝时期的绥远城,到现在的新城,军城文化的影响一直很深,至今保留的一段城墙,城内棋盘式的街道、严谨有致的衙署建筑依然将这座满城的形制娓娓道来,城市格局清晰可见。目前绥远城承载着居住、文化、教育、商业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职能。两座古城及联系它们的中山路商业街是形成整个城市集中发展的向心力,是这座名城3到现在为止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的对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珍惜,越来越宝贵,对真实性保护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基于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的差异,在一段时间里,呼和浩特市也存在着对名城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建设性破坏,当然,有不少城市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呼和浩特市政府以及规划、文物、建设等部门也在做着积极的努力,抢救城市中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及其“生存”的环境。那么,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结合城市基础条件及现实情况,怎样建立和完善适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差异化城市的名城保护体系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1、保护名城从名城保护体系的角度来讲,应增加对名城进行动态化保护的内容,这种思路是基于城市动态发展这一辩证理论而建立的。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曾多轮组织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6版呼和浩特总体规划中,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保护明.归化城(蒙古名库库合屯)、清.绥远城两城历史发展格局,以及大召及其周边历史街区和众多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目标及保护措施,指导着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最近一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以规划至2020年呼和浩特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进行编制的,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保护古城现有4的发展格局,尽可能地保护并恢复原有街道布局形式,沿袭原有街道名称;疏解老城区人口,改造老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老城区生活环境品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风貌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用地进行控制,对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控制;传承古城原有文化特征,如归化城的召庙文化、以特色餐饮、休闲旅游等传统商贸服务业为特征的城市慢生活文化等。实践工作中也体现出这一点,归化城很好地保护了大召、席力图召召庙群,在对塞上老街及大召历史风貌区保护基础上,发挥其传统商业街区特色,打造了以大召、塞上老街、九九街为核心的传统特色商业街区,延伸并提升了归化城商业服务功能;加强了历史文保单位之间便捷的联系,使之成为能够连续观展的历史文化旅游体系,带动了城市旅游业发展。绥远城整体格局及街道形制至今未变,现阶段对将军衙署及其周边环境保护的深化工作也已启动;编制了《清.绥远城墙遗址公园规划》,进行了公示宣传,对规划范围内的用地进行了控制,为更好地保护清.绥远城历史环境创造了条件。2、保护街区2.1首先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2012年建设部和文化部检查组曾莅临呼和浩特市,就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条件的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当检查到是否还拥有名城成立的两条历史街区条件时,呼和浩特市几乎面临被摘“帽子”的危险,在这种情况督促下,我们确定除了塞上老街历史街区外,增补了公主5府街区、兴盛街(圪料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公主府街区虽然破坏严重,但还是有条件保护下来,因此,将公主府向南延伸的景观视线通廊保护下来,并将原公主府公园(现在是傅作义将军及抗日战争烈士陵园)成为这一中轴的对景,纳入到历史街区整个保护范围中来,完成了保护规划的编制。另外对席力图召周边的兴盛街,俗称圪料街,也做了街区保护规划,丰富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内容。也因此可以有法可依地对这两条街区周边过度建设进行有效的控制。2.2精心建设并保护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是动态发展的,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某一时期都只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段过程,所以针对名城保护的对象也应该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和方法去看待、去保护,不能就名城论名城。“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段中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形的“实体”,因此,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真正落脚点恰恰是在“现在和未来”,而不只是局限于“过去”,它永远处于人们智慧的创造之中,因此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丰满充实的过程。名城保护不只是名昨天、保昨天,也需要名今天、保今天,否则会把更多的遗憾留给明天。因此,针对呼和浩特市现阶段建设特点,促进发展和时宜保护体现城市蒙元文化特色的成吉思汗大街,也是对名城进行保护过程中的一项创作性地实践。围绕建设草原大都市新时期城市的发展目标,从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及文化资源潜力角度出发,2003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力图打造一条6自治区具有草原文化特征的特色景观街,并确定成吉思汗大街作为蒙元文化景观大街开始建设,从规划到实施,针对其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行控制,保护其形成的基础条件,发展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如蒙元文化的研究、特色建筑风格形式的规划设计和特色景观的营造、大型高品质公共设施的建设等,通过精心建设,如今这条街的特色已非常明显,为城市特色的营造抹上了重重一笔。这项工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差异化城市的名城保护内容填补了空白。3、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部门、文物部门都在名城保护上作了许多工作。去年呼和浩特市又新增确定了6个国家级历史文保单位,分别是云中古城、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庙群等,文物部门下了很大力气去普查、考究,规划部门也会同文物部门共同组织编制了相应的保护规划,建立了保护框架体系。4、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及现阶段优秀建筑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城市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过去历史建筑的保护没有跟上建设步伐,致使许多历史建筑淹没消失在新建设的大潮中,在这种状态下,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那段历史时期城市建设水平的见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精神。针对呼和浩特市建设发展条件及特征,我们将老的内蒙古博物馆(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时的献礼项目之一)与其周边风貌协调统一的内蒙人大、人民会堂、政协办公大楼、蒙古领事馆等一组建筑群划定为近现代历史建筑风貌区加以保护,并通过对周边环境7的整合,绿化景观环境的营造及功能的转换和再生来完成对其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我们还列出内蒙古博物馆、乌兰恰特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这一组建筑群,自治区赛马场、体育中心、体育馆建筑群等作为优秀建筑予以保护,联系历史发展的时间节点,促进保护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对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是联系、承接和丰富城市历史发展信息和内容的关键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来支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名城,不让城市的发展史在实物空间范畴内断代,需要建立一整套评价体系来予以规范。5、保护工业遗产呼和浩特市留下的工业遗产不少,有东、西南工业区、北面大青山上水泥厂及生活区、还有专运线—呼哈铁路轨道线、京张铁路线上的老车站——白塔火车站等,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是那一段城市建设发展史的辉煌,有很多可以保护下来改作他用,并传承下去,为城市留下美好的回忆。铁路文物是我国珍贵铁路历史发展史的物质遗存,是一部物化了的中国铁路发展史,白塔火车站(老站)建于1921年,为平绥铁路沿线现存极少、又保存较好的三级站,与新的白塔火车站相邻,是自治区优秀的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平绥铁路是当时西北地区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物资和信息交流的主渠道。铁路的开通引起了西北地区交通格局的巨变,有力地促进了周边8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原白塔火车站是詹天佑工程师设计的京张铁路沿线站房形式仅存的建筑之一,保护其建筑风格和形式并建立具有浓郁人文风貌的外围特色建筑空间环境和老站历史风物博览区,来抢救并积极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呼哈铁路线作为呼和浩特市另一处工业遗产,目前也已经对它的保护和利用作了研究、探讨和规划,使之成为市民及游客去往大青山自然保区的第一条轨道交通旅游专用线,并作为呼和浩特市未来现代轨道交通第一条线路加以保护和利用。6、名城保护要实现软环境的优化和保护城市中古树名木及50年以上树种所形成的绿化景观软环境更能够烘托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厚重发展史及老城韵味。古树名木的保护在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有涉及,但没有与名城的整体保护成一系统、相融而生。在实际工作中,古树名木保护有法可依,然而针对我们这样一座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绿化环境起初重视不足,50年以上树种保护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在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我们提出将50年以上树木列为保护对象,与古树名木保护要求一致,还对20年以上树木的迁移、砍伐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要求,从规划角度促进名城软环境的保护,体现城市文明程度。7、结语名城保护工作因其保护内容的动态发展特点也随之具有动态性特征,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时俱进的名城保护体系立法加以规范。要保护传承它的过去、悉心经营它的现在、还要放眼展望它的未9来,这样才能保护好发展中的名城。实践工作中要从城市发展的需求出发,更多的考虑民众需求、惠及民众,名城保护才更具实效性,才能走得更远。作者简介:张丽呼和浩特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城市规划师参考文献:1、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城市规划,20072、冯立异,关于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诺干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3、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4、王景慧、陈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5、倪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以淮安故称为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3)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