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目录二、打下创新基础…………………………………………………………5三、培养创新精神…………………………………………………………6四、拓展创新思维…………………………………………………………6五、培养创新能力…………………………………………………………7六、提高创新能力…………………………………………………………7结语………………………………………………………………8参考文献………………………………………………………………8致谢…………………………………………………………………9摘要关键词一、诱发创新欲望…………………………………………………………54摘要: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的培养才能获得。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关键词:创新能力;兴趣;培养5前言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诱发创新欲望“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尊严”,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会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所谓“乐其师,听其言,效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想方设法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使自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位听众,一位合作者,也是一位指导者,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二、打下创新基础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置悬念就是很好的一个做法。所谓悬念,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运用悬念法引入新课,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从课文内容中截取一些令人担心的故事情节或概括叙述人物的悲喜结局,以激起学生探求的心理,如教学《负荆请罪》时,有位教师是这样设置悬念的: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上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想当6众羞辱蔺相如。可到了后来,他却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样一问,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油然而生,思维就活跃起来了。三、培养创新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问,鼓励学生质疑,在同中求异,遇问题多从几个角度思考,不被表象所束缚,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释疑,寻找知识的关键,加深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强化创新意识,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发问,首先要教学民主,废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然、民主、平等和具有科学气息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大胆质疑猜想,畅所欲言。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个知识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怀疑教师,敢于怀疑课本。这就要求教师要谦虚,对于学生的发问和大胆质疑,要加以肯定,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有享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一个肯定的目光,能给学生一种强悍的动力,激发起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荒唐的或错误的,也不能批评和任意抹煞。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在肯定其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上不合理的原因,再由本人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让学生自司自明。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创新、质疑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再次,在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平等性,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差生的创造潜能同样深厚,关键是你怎样去开采、挖掘。教师不能只关注优等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忽视对中、差学生的培养,要善于发现其优点、特长及创新的潜能。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表扬,不讽刺挖苦,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品质和创新精神。四、拓展创新思维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人在知觉、感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而能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设想。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思性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发掘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老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就会边学课文边在头脑里浮现画面。如教学《穷人》一文,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可让7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会怎样?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变好,因为有爱就能战胜一切,因为好人应该有好报。”有的同学说:“桑娜一家的生活会更悲惨,因为多了两张口要吃饭,渔夫有可能捞不到鱼,也有可能葬身海底,孩子也有可能生病……”学生想象被激活,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新知不断形成,思维异常活跃。五、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发现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丰富的体验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首先,课堂教学要开放,促进空间和时间上的灵活性,为学生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进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参观、调查、实验、创造发明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科学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应做个教育实践的有心人,经常思考新问题,探索新路子,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总之,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机会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对于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六、提高创新能力讲究创新方法是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基的,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并不一定要去创设“创造角”,设计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因为一旦使得创造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对象,教育者就会有意无意地将创造物化为创造结果。因此,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小学生内在的创新冲动释放出来。良好的环境,丰富的生活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激情,启动联想,发展想象,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效果,这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8结语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质疑是学生创新的一种表现,说明他有认真去思考、联想。想象不是任意幻想,而是在思想中去寻找新事物与现存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它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打破知识的限制,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参考文献:[1]龙立荣《创造创新条件,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教学通讯》2002年第4期[2]江家齐主编《教育与新学科》,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3]孔棣华、陈运森主编《当代外国教学法》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9致谢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而我又将开始下一站的旅程。此时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四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在大学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这四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鼓励帮助,所有这些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感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各位老师寻求帮助,而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以来,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各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此,我再一次真诚地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签名):年月10毕业论文评审表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指导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0%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5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能力水平45%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2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10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专业相关实践(实习、实验)经验和结论,总结信息。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文科5000字左右,理科4000字左右。5等级优秀优秀90-100,良好75—89,及格60—74,不及格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