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摘要: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普遍认为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法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无能为力。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成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和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监测方式及政策工具加以介绍,并对宏观审慎监管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进行分析。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压力测试,跨行业维度,时间维度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是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际金融组织都在着力于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理念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借以防范和化解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虽然我国的金融体系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全面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也是我国未来金融监管工作的重点。因此,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在我国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在我国还相对不足,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一、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演进、逻辑及维度宏观审慎监管是相对于微观审慎监管而言的,主要着眼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在该部分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演进、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逻辑和维度进行分析。(一)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演进“宏观审慎”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1979年6月28-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前身库克委员会(CookeCommittee)在一次关于国际银行贷款期限转换的讨论会中首先提到了“宏观审慎”一词。该词的第二次出现是在1979年10月英格兰银行的一份背景文件中,该文件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宏观审慎理念用于限制单个银行放贷的措施之中。而“宏观审慎”一词在公开文件中的首次亮相却是在1986年,欧洲煤钢联营(ECSC)在当年的《国际银行新近创新报告》中用部分段落正式讨论了宏观审慎政策。随后,“宏观审慎”一词开始被越来越多地提到,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作为一个驱动因素,此后“宏观审慎”一词开始大规模应用。1998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迈向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框架》的报告中最先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用于监管金融体系。自此,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正式被提出并开始用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2000年10月,时任国际清算银行总裁的AndrewCrockett在一次关于银行业监管的国际会议演讲中,提出了将金融稳定划分为两个层面的建议,即微观审慎层面的稳定和宏观审慎层面的稳定,并认为与这两个层面的稳定相对应的是以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稳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和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同时他还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是金融监管安排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并存体系。国际清算银行(2001)将宏观审慎监管定义为,宏观审慎监管是微观审慎监管方法的有益补充,该方法不仅考虑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更是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角度出发对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监测,从而实现金融稳定。ClaudioBorio(2003)对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进行了详细区分,并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自此,人们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解也更加深入。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理论界及实务界对整个金融体系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是维护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稳定的必要手段。因此,宏观审慎监管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二)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AndrewCrockett(2000)简要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ClaudioBorio(2003)在AndrewCrockett(2000)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区分(见表1)。宏观审慎监管的初始目标是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则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危机,避免单个金融机构的破产;宏观审慎监管的最终目标是避免金融体系的风险给实体经济带来破坏,从而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幅度的波动,造成GDP的损失,微观审慎监管则主要着眼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给金融机构的投资人或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者提供稳定性,而不考虑给实体经济带来的风险;在风险模式上,宏观审慎监管认为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是内生的,金融机构的“集体行动”通过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等方式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而实体经济又通过反馈机制对金融体系产生反作用,而微观审慎监管则认为金融风险是外生的,单个金融机构对资产价格、市场状况和实体经济不存在影响;在相关性方面,宏观审慎监管认为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存在着共同的风险暴露,而微观审慎监管则认为金融机构之间不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在校准目标和方式上,由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因而其采取的是自上而下(top-down)的校准方式,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因而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校准方式。基于上述区别,微观审慎监管认为,只要单个金融机构是稳健的,则整个金融体系就不会出现问题;而宏观审慎监管则认为,如果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那么以风险资本要求为基础的微观审慎监管体制就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才能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普林斯顿大学教授StephenMorrisandHvunSongShin(2009)给出了一个系统性风险传递的经典模型,并用此来说明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不同。由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资本的重要来源,它们的破产会给资本带来巨大损失并增加资本的使用成本。因此,系统性风险传递的经典案例一般从某个银行受到信贷损失的冲击或破产开始。如图1所示,银行B向银行A提供贷款,满足银行A的资金需求。当银行B受到外部冲击而遭受信贷损失时,它会用自己的权益资本来弥补,当其权益资本耗尽时,银行B会尽可能地收缩风险敞口,使其账面资产规模与股权资本规模相适应。在上述情况下,如果采用微观审慎监管的方法来确保银行B的稳定,其解决方式则是减少银行B的放款额。通过减少放款额,银行B可以降低其风险敞口,实现自己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然而,银行B放款的减少,必然造成银行A的流动性短缺。在无其他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A只能降价出卖自己的资产。当然,在这个模型中存在着三个假设:(1)银行A没有其他的资金借贷来源;(2)银行B放款减少的幅度相当大;(3)银行A的资产缺乏流动性并只能以超低的价格出售。在这种情况下,银行B紧缩放贷的行为无异于挤兑了银行A,也可以说银行B的审慎之举对银行A带来了严重影响。如果将这一模型扩展到多家银行,则如图2所示,银行A从银行B借款,银行B从银行C借款……如果银行A发生信贷违约的冲击,则银行B受到损失,如果银行B的损失大到必须出卖其资产的时候,则银行A违约,银行C受到冲击。当银行C的损失足够大的时候,银行C违约,又会使下一个银行受到牵连。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便会无限延伸出去。由于银行业在现代资本市场中位于中心环节,众多企业依靠银行业的资金生存,因此,资本市场的倒塌将会通过连锁反应影响到其他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危机和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并带来GDP的损失。本次危机中,贝尔斯登的挤兑、雷曼兄弟的破产无不遵循了这一模式。对此,StephenMorrisandHyunSongShin(2009)等人的结论认为,单个金融机构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相反还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提高某个机构偿付能力的微观审慎监管目标与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之间根本不相容。(三)宏观审慎监管的维度宏观审慎监管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跨行业维度(across-sectionaldimension),一个是时间维度(timedimension)。1.跨行业维度宏观审慎监管的跨行业维度主要关注的是在某一给定的时点上,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是如何在金融体系内分布的。从实践来看,跨行业维度主要考察的是哪些大型金融机构具有系统重要性以及其对金融体系的风险贡献率,这可以为监管机构对那些“太大而不能倒(toobigtofail)”的大型金融机构提供监管依据。由于金融机构可能直接暴露于相同或类似的资产类别或间接地暴露于与这些资产类别相关的其他资产,因此跨行业维度对单个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和金融产品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特别关注。白川方明(2010)曾用一个较为详细而生动的案例对此加以解释。当某个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集中于房地产等特定行业时,一旦房地产行业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房价下跌,则该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暴露。如果多家企业都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和投资具有特殊的偏好(当然,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美国次贷危机的前期,其房地产市场情况即是如此),则整个金融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即使单个金融机构没有将全部风险敞口暴露于房地产等特定行业,而是部分集中在此行业,但如果众多金融机构都部分地持有相似的风险敞口,则整个金融体系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房地产价值下降,所有金融机构都会设法掩盖自己的风险暴露。如果所有金融机构都采取相似的方式来应对这种风险暴露,则风险敞口很难覆盖,而且问题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都会面临着断裂的风险,金融市场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局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拥挤交易(crowdedtrade)”。拥挤交易一般是由市场参与者对市场风险判断的同质性所致,造成了对经济走势判断的趋同性。在现今的条件下,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作为衡量和管理风险头寸的工具。由于数学模型的复杂性,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没有能力研发适合自身风险管理模式的数学模型,这就导致了金融机构之间风险管理方法的雷同。在应对风险时,金融机构之间不仅对特定的风险暴露是相同的,而且其交易期限、处理风险的方式也是同步和相似的。因此,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大为增强。此外,当今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一个由资产负债表相互关联的网络。大型金融机构处于支付的中心环节,一旦出现问题,会自然产生某种溢出效应,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冲击。错综复杂的金融网络意味着某一个金融机构(尤其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受到冲击,则会通过机构之间的关联放大,并很可能蔓延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金融机构并形成系统性。对此,在政策问题上就是如何判断哪些金融机构具有系统重要性及其风险在金融体系中的分布情况、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暴露于哪些行业,以便对其实施有效监管。2.时间维度宏观审慎监管的时间维度(timedimension)重视风险的动态变化,即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维度与经济周期相关,其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即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风险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建立并演进的,系统性层面的风险如何通过金融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而放大。金融稳定论坛(FSF,2009)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定义为金融体系和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反馈机制。金融体系可以放大经济周期,而经济周期的波动反过来也会恶化金融体系的稳定。这种反馈机制在经济下行时期或金融体系面临压力时尤为严重。例如,当金融机构发生损失时,其缓冲资本减少。此时,它们便会减少信贷扩张或出售资产。金融机构的这种行为会弱化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的弱化会给金融体系带来进一步恶化的风险。理论界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原因给出了较多解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根源的一个常规解释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当经济不景气时,抵押品价值下降,此时信息不对称就意味着即使借款人为能够盈利的项目融资也可能难以获得可靠的资金来源。当经济景气时,抵押品价值上升,借款方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并刺激经济更加繁荣。这种经济和金融周期的解释通常被称为“金融加速器”。而ClaudioB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