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地下水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地下水的水力特征和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包气带水是指储存在包气带(含有空气的岩土层)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水温和水质随着当地气象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主要用于农田灌溉用水。承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具有压力的地下水。当人们凿井打穿不透水层,揭露含水层顶板的时候,承压水便会在水头的作用下上升,直到到达某一高度才会稳定下来。承压水具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只能间接接受其上部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因此,承压水受当地气象影响不很显著,存在滞后现象。根据地下水的储存与出露状况,可分为潜水、承压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四类,下面着重介绍潜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潜水: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称为潜水。其上通常没有隔水的顶板,并通过上面的土壤或松散堆积物和地表直接相联系。由于潜水充满了岩石所有空隙,因而有统一的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在山地区域,由于河流切割,往往可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如柴达木盆地山前地下水藏深达40米以上;平原地区埋藏较浅,通常只有数米、数十厘米。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例如,南京城内井水深度,夏季不到2米,冬季超过3米。这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紧密相连。含水层从外部获得水量补充过程,称为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补给数量多少,与降水强度及历时、地面坡度、岩石透水性、地面覆盖状况等条件相关。例如,暴雨时水量大,在山区因地面坡度大很快形成径流而流失,在平原因地面平坦有利于下渗,补给较多。同样是暴雨,有森林覆盖的山地要比没有森林覆盖的山地补给的要多得多。黄河中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河流则经常补给地下水。承压水(自流水):地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称为承压水。在隔水顶板未能破坏或未被打穿时,地下水被限制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并承受一定的压力。当隔水顶板被破坏或打穿时,地下水从裂隙或穿孔中向上涌,直到它所承受的压力高度为止。在适当条件下,地下水可喷出地表,所以又叫自流水或称喷泉。承压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水头,在通常情况下,它只能从隔水顶板以外的含水层出露地区获得补给和排泄。因此,它的分布(承压区)、补给区和泄水区往往是不一致的。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构造,例如盆地、向斜、凹陷、单斜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均可形成承压水。我国四川盆地、山东的淄博盆地等,均是承压水盆地。济南是我国著名的“泉城”,城南由奥陶纪灰岩组成山地,这些灰岩岩溶比较发育,在济南附近没入地下,并受到不透水的侵入岩(辉长岩)岩体的阻挡,而上覆的第四纪山前堆积物透水性不好,从而形成承压水构造。它在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城区则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向外排泄。故济南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说。泉水之多,闻名全国,有名的趵突泉,日涌水量可达7万立方米。近年来,由于大量人工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有些泉甚至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