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银川一中2014年高考化学策略心得互助民中吴有林聆听了银川一中特级教师张永宏对2014年高考化学的解读,受益匪浅,他对2014年的高考化学作了如下分析:一、理念改变——新课程理念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二、《考试说明》改变——2014年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原《考试大纲》的比较Ⅰ.考试性质新课标《考纲》与原《考纲》考试性质定位一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能力要求新课标《考试说明》将原《考试大纲》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2)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特别关注教材上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重组后,对“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Ⅲ.考试范围与内容原《考试大纲》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新课标《考试说明》将化学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比较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原《考试大纲》,新课程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了原考纲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新课标《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要求的变化如下:一、必考部分(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包含化学科学特点和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本质、定量研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5个子项的内容,其中,除“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外,都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以前教学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内容。具体如下: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删去原《考试大纲》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将原考纲中“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的考试要求,降低为“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3、溶液:增加“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在“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增加“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删去“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增加“了解核素的含义”“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等内容。将“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等内容移至选考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试内容。5、化学反应与能量:增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删去原《考试大纲》中“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将“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1年又增掌握常见氧化还应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增加“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07-09为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转化率的计算。)删去“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调整为“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7、电解质溶液:增加“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没有提及“酸碱中和滴定”的要求。(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该部分内容变化幅度最大,新考纲除了删去原《考试大纲》中“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等内容。对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虽然该部分没有呈现有关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内容,但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仍然明确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新课标《考试说明》该部分必考内容要求比较低,只突出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不要求用同系列原理拓展到类属,也不要求从官能团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凸显必考内容的“基础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五)化学实验基础1、增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等内容;2、把“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为“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把“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降低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七年的考纲上都为绘制和识别)3、在实验能力要求方面,原《考试大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试说明》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六)化学计算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降低,删去原《考试大纲》中的化学计算专题。将化学计算穿插分布在各模块的不同部分,强调化学计算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等结合,体现计算为化学应用服务。结合张永宏老师队2014年高考化学的分析,我肤浅的对高考化学作了以下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