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课程2015秋季终结性考核期末作业简答题1、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答: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实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精神,集中体现了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1)、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绝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2)、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一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二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3)、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是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二是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三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4)、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一是扶持,同甘共苦。二是共赴国难,生死相依。三是爱岗敬业,视企为家。2、简述“闯关东”精神。答:闯关东精神则是这段悲壮的移民史所蕴涵的人类为生存与自然与社会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充分体现。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闯关东精神让我们后人看到了先人们为了生存和理想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崇高品质。同时,这种精神也随着岁月的流转深深地沉积在我们这片黑土地上,成为今天黑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黑龙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乃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3、简述“红色丝绸之路”。答:拥有悠久历史的哈尔滨不仅仅中国北方的特色城市,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方。随着中乐铁路的修建,大量的工人从各地涌入哈尔滨,这些修筑铁路的工人把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赋予了这个新生城市。中东铁路的建成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很早就传到了哈尔滨,共产国陵县的使者、赴俄追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曾在哈尔滨中转停留,后经中乐铁路奔赴苏俄,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条通往苏俄和共产国陵县的“红色之路”。正是有了这条“红色之路”,从加快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步伐。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哈尔滨由于地缘的关系,最先领略到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风,使得这里工人的罢工也从一开始就具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特性。4、解放初期龙江戏剧取得的成就。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龙江戏剧事业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日臻成熟,走向繁荣。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黑龙江文艺》、《黑龙江艺术》这些发表戏剧作品的刊物,还成立了话剧演出的专业艺术团体,如黑龙江省话剧院、哈尔滨市话剧等。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在戏剧艺术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这一时期的龙江戏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论述题黑龙江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存在问题。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优势黑龙江是一片神奇富饶的土地,在旅游资源上具有四大优势,即地理气候优势、生态景观优势、边境区位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一是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冰冻、降雪期达4个多月,冰雕、雪塑、冬泳、冬钓资源也十分丰富;二是森林旅游资源分布广。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等林区,森林复被率达41.9%,可开发系列森林旅游产品;三是江河湖泊网络四布。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牡丹江、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连环湖、扎龙、莲花湖等,极具开发价值;四是湿地类型多、面积大。三江平源湿地达200万公顷,松嫩平原湿地达123万公顷,迎春湿地和扎龙湿地、兴凯湖和镜泊湖湿地。五是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草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1.2%,达7600万亩,草种1000多种;六是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富集。全省耕地辽阔、畜牧业较为发达,有洪河农场等现代化大农场,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七是野生动植物区系繁多。陆栖脊椎动物482种、两栖类13种、水栖类22科近百种。共有高等植物183科737属2400多种,植被类型多样;八是历史人文资源特征明显。古生物化石出土点88处,远古人类遗址12处,唐代渤海国,辽代、金代、清代“龙兴之地”遗址丰富,还有现代历史纪念地近50处,另有自古以来士人流入的文化遗产;九是民族文化风情浓郁。黑龙江为满族世居之地,还有赫哲、鄂伦春等北方少数民族,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十是对俄边境旅游拥有优势。全省沿边共有35个市、县对俄开放,有20多个一类国际客货口岸;十一是城市观光富有特色。哈尔滨的欧亚大陆风情、大庆石油文化、伊春林都风貌,以及黑河、绥芬河等口岸城市各具魅力。加之我省是粮、木、煤、油、畜牧等生产基地和重工、军工地区,与内地对比鲜明,形成独特旅游资源和产品差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景区景点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文化活力不强。文化是旅游产业的根基和灵魂,旅游品牌需要文化来打造。黑龙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但在深层挖掘、整理、包装、开发与运用等方面力度不够,与旅游产业结合不紧,旅游文化特色不够鲜明。大部分景区景点开发的产品处于低档次、初级化状态。新型体验式旅游设施极为缺乏,门票经济突出,龙江森林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产缺乏展示的平台和载体,是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市场概念上的重大流失。(二)旅游市场营销和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旅游业是对宣传依赖性很强的产业,黑龙江除冰雪旅游资源等少数旅游资源知名度较高外,其他旅游资源并不为人所知,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许多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神秘文化色彩的景区景点和民俗文化缺少力度和深度,导致游客对黑龙江省整体旅游形象印象不深。三)旅游资源开发不注重环保,生态持续恶化,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过程中存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包括规划开发不合理对资源的破坏,工程建设对景区的破坏,游客活动对资源的破坏等等。目前黑龙江省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各地滑雪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逐年增加致使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损害等现象说明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旅游资源开发几点建议:(一)创新旅游产品,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一是大力开发有龙江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是大力发展工农业旅游。二是适应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的趋势,大力开发新业态、新产品。今年要重点突出温泉旅游、避暑度假、休闲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商贸旅游六大产品建设,打造新特色,创造新优势。(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客源市场。我们必须加大宣传造势力度,立足国内,面向国际,营造强大的旅游宣传氛围。一要积极扩展宣传途径。加大在国际国内强势媒体的宣传力度,强化地域品牌,突出黑龙江整体形象。二要不断创新促销方式。要高质量、高水平开展节庆、赛事促销活动,充分利用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啤酒节,哈尔滨音乐会,哈洽会等等机会扩大黑龙江省旅游的影响力,营造强大的旅游宣传氛围。三要大力开拓客源市场。立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面向俄、韩、日、欧美和港澳台地区,全方位拓宽客源地市场。(三)坚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注意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政府对一些企业不顾生态、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要严加防范。此外,还要建立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统一协调的有效机制。(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配套功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加速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市省的转变,在食宿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综合提升,突出特色,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