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监理监控要点及手段编制日期:2006年11月23日一、CFG桩施工方法的确认:监控要点:CFG桩常用施工方法有振动沉管法和长螺旋排土法两种:①、振动沉管法主要优点是无需排土、成桩效果好;主要缺点是对相邻桩体影响较大、噪声较大。②、长螺旋排土法主要优点是施工迅速、对相邻桩体影响较小、穿透夹层能力较强;主要缺点是排土量大、成桩效果较差。监控手段:根据地质情况、现场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予以确认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方法。二、CFG桩试桩的监控:监控要点: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桩机配重、终孔电流、拔管速度、每延米投料量、施打顺序等工艺参数。监控手段:现场监控试桩过程,审签试桩报告。三、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监控:监控要点:所用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证明文件。监控手段: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四、混合料坍落度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按试桩确定的坍落度值进行控制。②、现场每台班做3次抽样检验。一般情况下,振动沉管法混合料坍落度为3~5㎝、长螺旋排土法混合料坍落度为16~20㎝。监控手段: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五、CFG桩强度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按试桩验证的设计配合比单进行配料。②、现场每台班做1组(3块)试块进行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试件抗压强度检验。监控手段:检查施工单位的实际配料情况,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抗压强度。六、CFG桩数量、布桩形式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的数量、布桩形式进行施工。②、桩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③、桩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监控手段:现场观察、量测、清点,全部检验。七、施工流程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振动沉管法正确施工流程为:原地处理→测量放样→沉管机就位→下沉至设计深度→停机→混合料入管→均匀拔管至桩顶→沉管机移位。应特别注意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加料,不允许停拔再投料。②、长螺旋排土法正确施工流程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停钻→泵送混合料→均匀拔管至桩顶→钻机移位。应特别注意向管内泵送混合料时,混合料的泵送量按试验确定的数量进行,泵送时不得停泵待料。监控手段:现场巡视检查。八、拔管速度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按试桩确定的拔管速度进行控制。振动沉管法拔管速度一般为0.8~1.2m/min。②、拔管过程中须均匀提拔。监控手段:现场巡视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原始记录。九、桩长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应在机架上作明显进尺标记(标注计量数字)。②、终孔电流值按试桩确定值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振动沉管法出现“抬架”现象并进入持力层2m即可终孔;长螺旋排土法当主机电流>180A并进入持力层2m即可终孔。③、施工桩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50cm,以满足破桩头后桩长符合设计要求。监控手段:现场巡视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原始记录,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十、施打顺序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按试桩确定的施打顺序进行施工。②、振动沉管法施工为避免挤土效应及对周边桩的影响,应从路基中间向四周推进施工。有条件应采用隔排跳打;当采用连打隔排施工时,补打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监控手段:现场巡视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原始记录。十一、每根桩投料量的监控:监控要点:①、施工单位按试桩确定的投料量进行控制。②、一般情况下,振动沉管法充盈系数为1.3,长螺旋排土法充盈系数为1.4。监控手段: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十二、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监控:监控要点:CFG桩施工完毕28天后施工单位按总桩数的10%抽样检验(低应变检测)桩身质量及完整性。监控手段:按检验桩数的20%见证检验。十三、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监控:监控要点:CFG桩施工完毕28天后施工单位按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平板载荷试验)。监控手段:全部见证检验。2006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