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基础在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学基础在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摘要】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地学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岩性特征等。地貌类型可以决定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利用方向。地质学、地貌学为农业规划、土壤区划、农田基本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各种农业规划、土地规划、土壤区划、农田基本建设时,往往要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而地质学、地貌学是自然条件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地学基础如何应用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关键词】地学基础土地利用规划一、地质学、地貌学及土地利用规划(一)地质学含义及发展史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和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变化历史。地质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源远流长。在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始朴素的地质知识逐渐形成了地质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地质知识发展的程度,并参照其社会文化背景,可将地质学发展史划分为5个时期。①地质知识积累和地质学萌芽时期(远古~1450),以认识的直观和解释的猜测性为主要特征。②地质学奠基时期(1450~1750),其特征是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地质知识趋向系统化。对地质现象试作理性解释,并逐步建立了观察和推理方法。③地质学形成时期(1750~1840),一方面地质知识得到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人们将地质作用、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思考,给予解释。地质思想、理论和学说十分活跃,由此初步形成了地质学体系。④地质学发展时期(1840~1910),其特征是地质知识和理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综合分析方法,初步提出了全球性地质发展史的认识。⑤20世纪的地质学(1910~),这一时期特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地质学说、地质学理论不断涌现,地质学分支学科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形成了全球性地质学体系。(二)地貌学含义及发展史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学科。地貌学主要是近百多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开发的需要,使它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貌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逐渐从以往的定性描述转入数理分析和定量研究。首先,大量引进相邻学科如河流动力学、海洋动力学、冰川动力学、风沙动力学等先进理论和技术来充实自己。其次,由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海底地貌和构造地貌的研究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石油及其他沉积矿产勘探的需要,推动了沉积地貌学的发展;遥感技术、地貌年代测定技术、孢子花粉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都有重大进展。(三)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的战略性布局和统筹安排。它是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利用为中心,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做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土地规划是对土地利用的构想和设计,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组织土地利用的专业知识,合理地规划、利用全部的土地资源,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开展具体任务时,需要地质学地貌考察土地类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土地的利用方向和任务,调整用地结构消除不合理利用,避免出现浪费、空置的现象,保护土地资源,协调城乡用地之间的关系,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耕地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我国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国人均耕地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优质耕地只占全部耕地的1/3。耕地后备资源潜力1333万公顷(2亿亩)左右,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生态脆弱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导致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优质耕地减少和工业用地增长过快,1997-2005年,全国灌溉水田和水浇地分别减少93.13万公顷(1397万亩)和29.93万公顷(449万亩),而同期补充的耕地有排灌设施的比例不足40%。新增建设用地中工矿用地比例占到40%,部分地区高达60%,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条件的居住、休闲等用地供应相对不足。建设用地粗放浪费较为突出。据调查,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26.67万公顷(400万亩)。全国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0.3-0.6,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997-2005年,乡村人口减少9633万人,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近11.75万公顷(17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局部地区土地退化和破坏严重。2005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00万公顷,退化、沙化、碱化草地面积达13500万公顷。一些地区产业用地布局混乱,土地污染严重,城市周边和部分交通主干道以及江河沿岸耕地的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三、我国存在的土地问题及灾害(一)斜坡地貌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块,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称为块体运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称为斜坡地貌。斜坡地貌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坡地物质风化阶段,形成大量碎屑物;(2)坡地山的风化碎屑物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块体运动,形成斜坡地貌。斜坡上的块体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快速运动的崩塌、滑坡,也有缓慢运动的挠曲、倾倒等蠕动破坏;有破坏力大的滑坡、泥石流。也有破坏力小的蠕动。我国山区面积大,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中都会遇到蠕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交通、建筑物、农田等破坏性很大。(二)水土流失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荒漠化我国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方面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为方面主要有开荒、过渡放牧、不合理的中药材挖采与树木砍伐、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土地沙化正急剧缩减着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许多地方因沙漠化趋势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四、地质地貌如何应用于我国土地规划(一)对滑坡的防治在选择防治措施之前,要查清滑坡形成的原因、条件,滑坡的性质、稳定程度及其对工程的危害,认真研究滑坡所处的发展阶段,结合工程特点综合选择防治措施。通常的防治措施有防渗与排水、削坡减重与反压、支挡措施和锚固措施等。例如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防滑工程,抗滑挡土墙,它位于滑坡的前缘,借助自身的重量支挡下滑力。(二)对黄土地区的治理黄土是适于植物生长的土质。但是,强烈的现代侵蚀破坏了当地的土地资源,给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造成障碍;大量泥沙入河,淤塞河道,妨碍水力资源顺利开发,并使下游河道经常泛滥成灾。所以,必须对黄土地貌进行改造。改造黄土地貌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首要目标是控制水土流失,方法是增加地面植被,削减地面坡度,抬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如坡耕地修筑水平梯田、谷底修筑土坝和非耕地造林种草等。改造利用要因地制宜,黄土塬区执行“固沟、护坡、保塬”的方针;黄土丘陵区采用“坡修梯田沟筑坝,峁顶谷坡搞绿化”的办法。(三)洪积扇的利用在山地到洪积扇顶部,主要分布一些残积物和粗粒洪积物母质,形成的土壤类型为粗骨干,加之地下水埋深大,因此该范围分布林地;往下为洪积扇扇中相上部,分布一些稍细的洪积物形成的褐土,为园林利用方式;再往下为扇中相,主要分布一些更细的洪积物,因地下水位较浅,便于利用,因此,在土地利用上为村镇建设用地;再往下为扇中相下部,地下水埋深更浅,为一些冲积、洪积为母质形成的潮土、潮褐土,与之对应的土地利用是菜地。继续向下是洪积扇扇缘带,分布着细粒的湖积物、洪积物形成的水稻田,因而这一范围分布了许多水田。参考文献:[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王数,东野光亮《地质学与地貌学教程》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