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视力的关系研究2011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班周朋林(201111081143)、廖珮帆(201111081007)、黄雯婷(201111081027)第一部分:研究准备一、问题提出在课业负担与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中国学生的近视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近视作为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生理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然而,相比之下,社会对近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却略显不足。近视现象很可能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视力缺陷有可能引发学生的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体现在由生理缺陷导致的自卑以及由外部压力导致的自卑两个方面。首先,视力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生理属性,影响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观察力、对人的识别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而近视的学生在应对外界变化时能力减弱、交往能力受限、获得生活能力的速度也相应减慢,造成其自卑情绪。其次,虽然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遗传因素、过度用眼以及不良环境等,但校方相关负责人员往往为学校的“健康指标”考虑,希望尽可能降低学生的近视率,并对非先天近视学生进行责备。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小学中。在这一风气的影响下,近视学生非但不能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反而可能会受到家长的指责、同伴的歧视,加剧其自卑情绪。显然,近视有可能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其人际交往障碍的发生。因此,对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其视力之间关系的验证以及相关对策的提出,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有意义的。二、文献综述在可获得的文献中,暂时没有学者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其视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但与这一题目相关的文献很多,其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文献,有关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文献,以及有关视力与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研究文献等。1、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这种“期望”除了传统期望概念所指的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预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项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其中,“直接经验”以及“情绪的唤起”两项与本研究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直接经验”,强调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亦然。除了能力因素外,非能力因素,如活动任务的难度、个人努力程度、外力援助的多少等也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且人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由此可知,近视学生往往因其观察能力存在缺陷而遭遇失败,又因为他们往往将失败经验归因于主观能力的不足(近视),故会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1以下理论来自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0-221页.“情绪的唤起”,是指情绪和生理状态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紧张、危险、有压力、焦虑、恐惧、烦恼、疲劳的场合都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由此可知,近视学生可能在由生理问题引起的内在焦虑以及外在压力的双重影响下,陷入消极紧张的心理状态中。另外,自我效能感还会随着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化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自我效能发展的每一阶段,人们都必须应付社会环境的新要求,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使自己不断重估与发展自我效能信念。在自我效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来自家庭、同伴、学校的影响对儿童有着关键作用,青年期与成人期是自我效能不断拓展与确立的阶段。2由此可知,近视学生如果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得不到来自他人的理解与帮助,就很可能在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关键阶段无法获得必要的成功体验,降低自我效能感。2、关于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提出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这一概念被心理学界广泛接受,引发了大量的基础和实证研究,成为成功心理学取向的重要心理变量。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领域性。因此,学者认为,在实践中并不存在一个普适的测试自我效能感的工具,它的结构和测量方式必须针对所要研究的领域。正因如此,研究者们针对不同领域的研究开发了若干量表,同时也对其结构进行了探讨(张鼎昆等,1999)。关于本研究所涉及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谢晶、张厚粲提出的概念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交往活动的判断,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人际交往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交往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人际交往效能感产生于交往活动发生之前,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交往活动的效能预期。”(2009)在构建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结构、编制相关测量工具方面,谢晶、张厚粲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鉴(2009):他们编制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经检验,信度、效度良好),从六个维度来评判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高低:1、亲和效能(个体对自己的亲和行为的效能判断)。2、自我印象效能(个体对在他人眼中的自己的第一印象判断)。3、利他效能(个体对自己的利他行为的效能判断)。4、沟通效能(个体对自己的言语沟通能力的效能判断)。5、情绪控制效能(个体情绪控制的效能判断)。6、自我价值感(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也有学者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如刘彦华等编制了《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衡量包括:1、尊重与谦虚自我效能感。2、真诚与热情自我效能感。3、灵活沟通自我效能感。4、表达和理解自我效能感。5、人际融合自我效能感。(2008)我们可以对上述维度进行整理归纳,将1归为谢晶、张厚粲研究中的“利他效能”,将2、5归为“亲和效能”,将3和4归为“沟通效能”。由此可见,谢晶、张厚粲用以测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几个维度,对于测量中小学生的效能感也是存在借鉴价值的,不过尚需实践的进一步验证。3、关于视力与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研究关于视力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但学者已经对视力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这种心理状态也包括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为本研究所借鉴。在这些研究中,韩琪媛通过对高中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近视组具有高敏感、低稳定、低怀疑的特点(2004)。刘晓玲等选取体检中无全身和其他眼部疾病的近视高中生分两组: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对比两组的人格特征分布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因子中,除了躯体化外,其余各因子分高度近视组都明2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科学》,1992年,第6期.显高于中低度近视组,尤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更明显(2012)。周艳丽,黄安培对近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近视对学生的性格有明显负面影响,且使学生产生对就业、下一代、办事效率等问题的忧虑(2010)。综上所述,近视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存在着负面影响,其具体表现是敏感、焦虑、抑郁等人格特征的形成。这些带有负面色彩的人格特征,应当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产生不利影响。在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后,本研究旨在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其视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研究,在“人际交往”这一领域中增加“近视”这一可能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负面因素。三、研究假设学生的视力与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关系,具体表现是,在控制年级、专业与城乡变量的条件下,对于非近视学生,视力因素对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对于近视学生,视力因素会对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且近视程度越深,负面影响越明显。四、研究方法为检验上述研究假设是否正确,我们采用数据收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1、数据收集本研究所要收集的数据是学生在当年体检中的视力水平。对视力检查的要求是: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筛查,检查距离为5米。3保留学生的视力数据,以备与问卷调查的结果相对照,进行相关性分析。2、问卷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是某地各年级在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学生发放问卷,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进行测试,通过等级量表法进行量化,并与其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谢晶、张厚粲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但在基本信息的填写要求方面进行了改动,且针对大学生以外的中学生、小学生被测者,对部分题目也进行了改动,改动后题目的测量维度保持不变(由于测试对象的变化,问卷的信度、效度有待检验)。问卷的第一部分要求被试者填写基本信息,以备控制变量之用,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在选择需要控制的变量时,本研究借鉴了蔡玲丽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可能受到其年级、专业、城乡、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2011)。另外,对于本研究的题目即“视力对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而言,近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受同龄人视力的普遍水平和“学习努力导致近视”这一观念的影响);还可能受到生源地的影响(各地卫生条件与科技水平的情况差异,可能导致学生视力水平的差异)。总之,对上述变量的控制,在本研究中是必要的。问卷第二部分的题目以量化等级测验为主,以谢晶等人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为蓝本,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进行测试。在对有效问卷进行收集后,根据基本信息对问卷进行分类计分。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是五点计分法,每题后设置五个等级选项(“很不符合”,“较不符合”,“不确定”,“较符合”,“非常符合”,以较为直观的文字方式呈现出3此测量方法引自赵荣凤,孙雅丽:《小学生近视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年,第1期。来,便于中小学生作答),并根据被试者的选择结果分别记1分、2分、3分、4分、5分(反向计分的题目有:21,24,25,2,31,16,20,22,23,6,14,27)。根据谢晶等人对原问卷的说明,六个维度与问卷题目的对应关系如下:亲和效能:34,1,13,7,36,35;自我印象效能:21,25,24,26,19,29;利他效能:2,3,4,31,32,30;沟通效能:10,9,33,17,12,5;自我价值感:20,23,22,11,18,16;情绪控制效能:14,6,15,8,27,28。在数据收集与问卷调查工作完成后,对每类问卷中每位学生的数据(视力与人际交往自我效能分数)进行汇总,并对两类数据进行相关分析。3、访谈对数据收集与问卷调查所涉及到的学校和家庭进行访谈,了解校领导、学校卫生健康负责人员、非近视学生、近视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对待近视问题的态度,依据访谈结果,对相关人员对近视学生心理状况的关心程度进行质性评估,再与该校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相关人员的态度是否对近视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产生了影响。4、预期结果本研究方案的预期结果是学生的视力与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关系,具体表现是,在控制年级、专业与城乡变量的条件下,对于非近视学生,视力因素对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对于近视学生,视力因素会对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且近视程度越深,负面影响越明显。第二部分:研究总结根据预期结果,学生的视力与其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关系。这就说明,近视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学生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及社会化发展的不同方面,不仅造成其感知、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弱化,也造成其对各种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弱化。这一现象提醒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