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上的大气》专题综合复习卷二一、单项选择题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2题。1.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2.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3~4题。3.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5~7题。25.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7.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8~9题。8.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D.各地经度差异39.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C.受山地影响D.受台风登陆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为990百帕,乙地气压为1010百帕。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单位:百帕)与上图天气系统相符是()11.有关甲、乙、丙、丁四城市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肯定是晴朗天气B.甲城市空气质量比乙城市好C.丙城市吹偏北风D.丙城市比丁城市气温日较差小下图是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2.下图正确反映济南市该时段气压变化的是()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413.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4题14.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a→c→b→dB.b→c→d→aC.c→b→d→aD.d→a→c→b图1为北半球某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图2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2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6.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是()A.温暖干燥B.低温阴雨C.风和日丽D.细雨连绵新华网拉萨2009年9月26日电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各种影响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研究数据显示,1961年至2007年,西藏平均气温大约以0.32℃/10年的速率升高,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增温速度,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近年来正以5年均10~15米的速度退缩。据此回答17~18题。17.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中,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是()A.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库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可再生的新能源使用量C.大量砍伐森林,使全球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D.将温带农耕区的农田全部变为牧场18.全球变暖虽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也会带来好处,下列有关全球变暖利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增加,从而使各地变得更为湿润B.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使部分农作物的产量提高C.全球变暖会给一些海拔较低的岛国带来灭顶之灾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更加适合农业生产的发展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该地经历了()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B.寒冷—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干—暖湿交替变化D.干冷—湿冷—湿冷交替变化20.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中纬度地区变得更加干旱B.现代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C.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D.海平面下降下图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和降水差(甲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减去乙地各月的气温和降水)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21.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6A.①—甲、②—乙B.③—甲、①—乙C.③—甲、④—乙D.④—甲、②—乙22.形成甲、乙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A.大气环流B.纬度C.地面状况D.暖流(2009•重庆高考)读图,回答23~24题。2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24.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咖啡、甜菜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D.亚麻、花生7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25—26题。25.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26.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二、非选择题(共50分)27.(16分)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甲)及沿30°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若两图的季节相同,完成下列要求。(1)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和(填序号①a→b②b→c③e→f④f→e)。(3分)(2)b表示的气压带是,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高空、近地面)凸出,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8分)(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原因。(5分)28.(18分)(2010•黄冈质检)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8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5分)(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5分)9参考答案解析: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得到日温差。通过计算可知,该段时间日温差增大;影响日温差变化的因素为天气状况。答案:1.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读出9月24日杭州地区天气转阴,风力加强,阴天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答案:2.B解析: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3℃,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答案:3.D4.B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故0°~10°、10°~20°的地方都盛行东北信风,20°~30°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40°的地方盛行西南风,即D项正确。答案:5.D解析:根据甲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可知,甲代表北半球冬季;乙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可表示7月份,故B项正确。答案:6.B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P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如C图所示。答案:7.C解析:我国南北跨度大,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因此,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会出现三种季节的自然现象。答案:8.C解析:此时我国开始进入冬季,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较小。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大范围的降水最可能是受锋面活动的影响。答案:9.B解析:据图可知,该天气系统是暖锋,A选项中的等压线由数值小的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为低压槽,在其槽线附近最可能发育锋面。答案:10.A解析:读图可知,甲城市位于气旋的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乙城市位于高压一侧,气流没有甲城市上升强度大,所以甲城市空气质量比乙城市好。丁城市位于锋前,受到暖锋云系的控制,多降水天气,白天气温低,夜晚气温较高,所以丁城市比丙城市气温日较差小;丙城市位于锋后,吹偏南风。答案:11.B解析:读图可知,这一时段内济南市的气温先上升,然后下降,后来又上升,其气压是先下降,然后上升,后来又下降,如B图所示。答案:12.B解析:以天气状况示意图为情景,考察天气形成的季节,需要考生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天气预报相关知识作答,属于较易试题。该图的判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首先要求考生对于天气符号比较熟悉,其次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根据图像判断,我国东部地区的这条经线在华北地区出现了沙尘,可判断为冬春季节,排除C、D;在东北地10区出现了小雪、小雨、大风;可进一步判断为B。答案:13.B解析:寒潮是冷锋天气过程,冷锋是从北向南移动的,故选C答案:14.C解析:由题意可知,图1为北半球低压中心,由内向③④处延伸的槽部形成冷锋,由内向①②处延伸的槽部形成暖锋;甲处气温较低,最可能在③处附近。答案:15.C解析:甲地在冷锋后,形成阴雨天气,且被冷气团控制,气温低。答案:16.B解析:大量砍伐森林会使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从而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答案:17.C解析: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并不是全球各地降水增加。答案:18.A解析:温暖期,树木生长速度快,年轮稀疏;寒冷期,树木生长速度慢,年轮稠密。图中年轮呈现出稀疏—稠密—稀疏的特征,则对应的气候为温暖—寒冷—温暖。答案:19.A解析:M时期为寒冷期,会造成海平面下降。而A、B、C三项所述内容均为温暖期的自然现象变化。答案:20.D解析:由题干中图可知气温方面:5、6、7月份甲、乙气温差距不大,而且6、7月份甲等于乙;12、1、2月份气温差距较大。降水方面:8、9月份乙地大于甲地。综合以上方面可以判断:③对应甲;①对应乙。答案:21.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答案:22.A解析: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甲地全年气温高(最低气温在20℃以上),降水季节变化大,且5~8月份降水少,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对应各选项,选项B正确。德干高原属于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23.B解析:结合23、24题判断可得出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经济作物分别为咖啡和甜菜。花生属于暖温带作物,亚麻属于中温带作物。答案:24.A解析:25、C26、A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由甲图判断此时的季节,由乙图确定30°N附近,80°E~160°E之间的气压中心。第(1)题,由图中大气环流位置向北移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伦敦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东南风。第(2)题,由b气压带位置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e处的经纬度判断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半球夏季,太平洋低空为高压,等压面向高空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