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1一、专业领域简介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理论问题、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探索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中。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政治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思政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年,特殊情况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一年。四、培养方式(一)采用全日制脱产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方式。(二)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学年。(三)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四)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经验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应具备的教师专业素养。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为36学分,原则上16-18学时为1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学科(思政)课程与教材分析(3学分)2、学科(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学科(思政)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学科(思政)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4、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5、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6、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7、学科(思政)发展史(1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1、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形式。其中教育见习1学分、微格教学1学分、课例分析1学分、教育实习3学分、教育调查1学分、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1学分。3、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4、实践教学考核: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采取相应的考核方式,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六、教学方式(一)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相结合。(二)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强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三)以实践课程教学为辅,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聘请教育实践基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校外导师;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七、学位论文(一)学位论文是保证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时间为第三学期开学前两周,保证研究生有一年时间撰写学位论文。(二)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下进行,着重选择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进行研究。(三)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四)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八、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阅并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可提出学位申请。在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二)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各位导师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组织预答辩、答辩等重要环节。(三)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九、其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授课学期考核方式教材学位基础课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361考试英语+专业英语2401考试教育学原理2361考试课程与教学论2361考试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2考试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2考试学位专业课思政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3541考试思政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542考试思政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361考试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362考试专业选修课思政学科学习理论与方法2362考查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2362考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362考查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364考查中外教育简史2364考查教育政策与法规1184考查思政学科发展史1184考查非师范专业补修课教育学考试心理学考试学科教学论考试跨专业补修课政治经济学0541考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0721考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0541考试欧洲哲学史0541考试实践教学(8学分)序号实践形式具体要求考核方式学分安排学期1教育见习至少见习5次、并撰写见习报告。考查11-32微格教学至少8次,并撰写教案及体会报告。考查11-33课例分析至少2个课例分析实例或报告。考查11-34教育实习集中实习或顶岗实习。考查335教育调查至少1篇教育调查报告。考查11-36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1份班级与管理实务报告。考查12-3十一、学位专业课简介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简介主要参考书目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研究生了《教育测量与评价》,胡中锋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理解测量的意义、原理与方法,了解并掌握评价的重要性及主要评价方法,能对基础教育阶段中各种评价问题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王景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教育测量(修订版)》,王孝玲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小学教育评价》,(美)博里奇,(美)汤伯里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学科(思政)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思政)课程与教材分析”是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领域思想政治课程的地位、设置沿革、课程特点;教材的功能、特点、结构、组织和运用方法等,能纵横有效把握基础教育各段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特点和教材结构基本情况,并能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谢树平等著,《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熺何亮著,《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学科(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思政)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机智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就思政课教学主体行为、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堂建设、课堂组织和调控、板书等方面的教学设计进行介绍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应用教学设计原则和基本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分析说明各种教学案例,并能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综合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完整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邝丽湛著.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孟庆男著.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编写组编.普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吴少荣著.中学政治教育新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齐佩芳著.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学科(思政)发展前沿专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学科发展的时代脉络,掌握学科研究的新动态,获取学科体系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并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基础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