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51.“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有哪些教学内容?答: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第2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第3课“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第4课“土壤中有什么”中第5课“雨水对上地的侵蚀”;第6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第7课“河流对上地的作用”;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中“资料库”。52.本单元的编排依据课标中的哪些内容?答: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的“地球的概貌”和“地表的变化”。5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结构是什么?答:本单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地球表面是怎样的(地形)”;第二部分“地形变化和原因”。54.“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哪些科学概念?答:(1)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并知道这些地形的大致特点。(2)认识到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有的改变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4)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使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5)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6)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于、沙、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8)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9)上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l0)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55.“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在科学探究方面有哪些教学目标?答:(1)用一定的词汇简单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海洋等地形。(3)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4)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5)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士壤被侵蚀的程度。(6)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7)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56.“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教学目标?答:(1)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3)风化、侵蚀、沉积、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灾害,也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4)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会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57.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哪些教学内容?答:(1)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及特点;(2)从地形图L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3)关于地球表面还知道什么?58.在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方面,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什么?答:在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方面,我们要学生了解到:(1)地球表面地形多种多样;(2)地球表面崎岖不平。59.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答: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60.在地球外力和内力的作用下,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答:地壳运动会使地形抬升或沉降,形成山脉、高原、断层或裂谷;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岛、火山湖等;风化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侵蚀作用会形成石林、溶洞、河谷、峡谷、瀑布等;搬运和沉积作用会形成海滩、冲积平原等·其结果是使凸起的地方逐渐被削去,低洼的地方逐渐被填平。61.地形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l)地球内部的运动;(2)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重力等各种自然力的作用。62.自然的力且造成地形变化有哪些类别?答:风化、侵蚀、沉积等。63.什么叫凤化?答:在温度、大气、水分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岩石被破坏变化的过程叫风化。风化作用使坚硬的岩石变成碎小的石块、沙子和利上。64.怎样根据颗粒大小给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答: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部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利士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65.土壤中有些什么?答:土壤是沙、小石子、科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66.本单元设计“土壤中有什么”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验证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物及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下面的学习作些铺垫。比如认识土壤的侵蚀和沉积,以及减少土壤被侵蚀的意义等。67.为什么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答:土壤在地球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地球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的地球圈层发生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地表物质和能量转化的活跃场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高士其《我们的土壤妈妈》的诗中所作的生动形象的比喻。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从土壤是组成地表的重要物质、土壤和生命的关系去理解这个问题。重点认识土壤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热量等,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以及土壤为人类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68.什么是侵蚀?答:流水不断冲刷地表,把疏松的石块和泥沙带走,使地表遭受破坏,这种作用叫做侵蚀。下雨时,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因此雨点的降落便是侵蚀的开始。除了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也会侵蚀地表。69.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答: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耕作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70.侵蚀和沉积对土坯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答: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71.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还是东高西低?答: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72.我国平原大多在什么地方?答:我国平原多在河流的中下游。7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2)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运动的动力源自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循环。74.本单元主要有哪两种教学形式?答:一是以阅读、交流资料和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二是以推测、模拟实验验证为主的教学方法。75.哪些内容适合以阅读、交流资料和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哪些内容适台以推测、模拟实验验证为主的教学方法?答:“地表的地形;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表变化”适合以阅读、交流资料和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风化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流水对地表的影响;设计建造我们的家园”适合以推测、模拟实验验证为主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