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地域联系-2-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目标导向:1.能够判读区域交通布局形式图,对比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能够联系实际对不同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重要性:对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①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货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②选择依据:不仅要考虑运费的多少,也要体现经济上的多、快、好、省,还应考虑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等因素。-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通信。①分类邮政通信: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电信通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②发展变化: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商业贸易。①主要环节: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②分类:在我国,对内商务称商业,对外商务称贸易。③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④商业与城市的关系: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动力,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项目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量大→小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最慢较快较慢最快运价低→高灵活性差居中最好好最差连续性最差好居中差最好成本投资少投资大、占地广居中投资大投资大-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C)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考法分析:本题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主要考查调动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说明青瓷的销售市场;“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古代的陆路运输方式是驼队和马队运输,海运为船运。-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图表信息:-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运用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分析。海上运输路线比陆上丝绸之路路线要长;轮船运量比车马运量大,可增加运量;海洋运输比陆路运输平稳,可减少货物破损;陆路运输方式在沿途可进行瓷器的贸易,而选择海运方式只有在船只靠岸后才能进行贸易,因而陆路运输贸易更灵活。-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6山东济南质检)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第1~2题。-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铁路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运量小、速度较快,为公路运输;乙运量最小、速度最快,为航空运输;丙运量较大、速度较快,为铁路运输;丁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为水路运输。第2题,甲为公路运输,适宜短途运输;集成电路因体积小、贵重,由北京运到拉萨,适宜航空运输;丙为铁路运输,受水文影响较小;丁为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答案解析关闭1.C2.B-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湖南十校联考)京哈高铁又称京哈客运专线,该专线走向大体上与现有京哈铁路平行,从北京出发,终点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铁路全长约1700千米,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时。据此完成第3~4题。3.京哈高铁在中国已有的高铁技术条件下需要克服的地区性难题是()A.沙尘暴B.台风C.崎岖的地形条件D.极端低温天气4.京哈高铁的建设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A.网络化B.高速化C.大型化D.综合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从材料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出,该专线经过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则极端低温天气是其需要克服的地区性难题。第4题,现代交通运输有三大发展方向,即高速化、专业化和大型化,从材料所给信息“设计时速为350千米/时”即可判断其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答案解析关闭3.D4.B-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5.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的轮船,更大型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9小时。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千米,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下图示意巴拿马和哥伦比亚拟建铁路的位置。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答案答案关闭优点:适宜大宗货物运输,速度快,耗时少,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缺点:运费贵,运距长,(运输连续性较差)对小宗货物运输缺乏吸引力。-20-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知识梳理考点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目标导向:1.能够判读区域交通布局图,对交通线路和交通站点的合理性作出评价。2.能够判读区域商业网点或商业中心分布图,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3.能够判读城市空间分布图,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具体影响。-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1)城市区位: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2)城市形态: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3)航运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木船时代——依附江河支流发展轮船时代——沿江延伸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铁路、公路的发展不仅催生了新一代城市,而且推动城市继而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1)从集中式的团块状向更分散的形态发展。(2)从单一到多方向发展。(3)从内聚到沿轴放射状发展。-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1)布局:自古以来,以城市为代表的商业网点大都建设在主要交通线上;大城市往往布局在交通枢纽处。(2)原因: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既有可能集散大量商品,也能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集中的场所,从而发展成商业中心。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1)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距离不再是决定顾客商业行为的主要因素,而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2)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要求在郊区形成相应的商业中心,而交通运输布局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前提条件。-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即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交通线发生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及成因区域山区平原网点密度小大成因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以伸展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乡接合部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续表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5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3.5~-2℃。-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3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图a图b-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答案: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结冰,影响路基稳定性。(2)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答案: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3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典题试做题组训练考法分析:本题以我国青藏铁路建设为背景,考查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解决措施,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释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