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知识让人生更美丽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二)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思辩能力。(三)知识: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学习——成才的阶梯以“学”字打头名言警句接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海无涯苦作舟。学问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果。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改变气质。学习对于头脑,如同食物对于身体一样不可缺少。学无止境。问题:听到、看到这些名言警句以后,你有什么感悟?我们从学到生活的本领到做人的道理,一切知识、技能皆来自于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学习亮丽人生,学习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学习这个话题。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学习——成才的阶梯:a.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b.学习可以增长才干c.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学海拾贝:名言感悟,学习体验(1)收集反映读书好处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名言蕴涵的道理。(2)让学生说出对自己的品德修养最有影响的一本书,并简要介绍心得。通过学习,我获得了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方面的技能。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处理和解决方面的问题。为了将来的发展,我还要学习。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体会和认识,谈谈学习对自己品德修养、精神生活、才干增长等方面的影响。教师总结: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学习可以明辨是非美丑,塑造健康人格,涵养高尚品德。古今中外具有崇高品德修养的人,无不是善于学习的结果。学习也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但学与不学,结果大相径庭。2.案例启发:学与不学故事一:东吴吕蒙,骁勇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他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议,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鲁肃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战略应该早定,决不能仓促从事啊!”并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非常折服,并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2故事二:宋代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5岁便会做诗,被乡里称为奇才。但他出名后,不求上进,整日与父亲到处吃喝受礼,慢慢变得骄傲自满,不再学习,终于“泯然众人矣”!在学生阅读故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两个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学习对品德修养、增长知识才干的作用,明白如果不勤奋学习,天资再好,也不能成才。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必要的归纳、引导和评价。3.榜样激励:邓亚萍邓亚萍,这位在世界比赛中屡屡夺冠的乒乓球运动员,曾经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运动场上顽强的精神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高度评价。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她被录取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她除了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外,连走路吃饭时都在看书。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英语,仅三个多月,她就在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上用英语发言和交流。后又受教育部公派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不服输的精神获得了硕士学位。邓亚萍现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希望凭自己的学识能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问题:功成名就的邓亚萍为什么还要继续深造?教师指出: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信息急剧增加,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只有终身学习,不断地补充营养,才能具备求知的能力、做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引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由于大中专生毕业后就业难,读书前景无保障等原因,学生“厌学率”正呈逐步上升趋势,新“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请同学对该问题进行辩论。4.唇枪舌剑:读书有用VS读书无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辩论:第一回合:双方陈词——正反双方各由一名代表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第二回合:短兵相接——双方自由辩论,发挥自己的辩才,积极寻找对方的漏洞。第三回合:扩大战果——双方各由一名代表总结辩论成果,强化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通过辩论来让学生深入了解读书的重要知识的价值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公司请德国机电专家施坦敏茨来帮忙。只见他看看转转,写写算算,两天两夜后,他在电机顶部画了一条线,让修理工把他划线地方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很快被排除,这是何等潇洒的一画!事后,施坦敏茨要价10000美元。他在付款单上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9999美元。”通过材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知识的价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二、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你们为什么要上学呢?今天我们就从法律的角度来聊聊上学这个话题。二、【共同探讨——学习新知】板块一:解读权利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活动一:故事启迪实话实说]一:唐晓静的故事唐晓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妹,她仅用3年时间就通过本科自学考试并考上研究生,这简直是个奇迹。她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我的命运”。5年前,18岁的唐晓静在青岛一家公司打工。由于什么文凭也没有,她只是个给别人跑跑腿儿的小打工妹。但她知道惟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就是知识。于是她报名参加了自考培训班。为了考研究生,她已经全力以赴拼搏了四年,四年来她甚至连电视都没有正经看过一次。正3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的信念,唐晓静实现了人生精彩的飞越。二:一根稻草,两种命运那一年,肖琴五年级,妹妹肖燕云2年级。两个喜欢读书的土家族小姑娘在欣喜的盼到开学的9月时,却在妈妈手里攥着的两根稻草前呆住了……“家里只供得起你们中的一个上学,这两个稻草一长一短,抽到长的去上学,抽到短的留在家里做事……”妈妈说。结果妹妹抽到了长的,妈妈对肖琴说:“你认命吧!”劳作了一天之后,坐在门口的老树上,肖琴偶尔会目光空茫:她的成绩曾那么好,比妹妹要好,考试从来不出前三名。妹妹说:“如果姐姐读书,一定能考上大学,而且肯定比我好得多。”“现在我还没有条件,等将来毕业后,我一定要让姐姐的小孩上一个很好很好的学校,不让这种悲剧重演。”现在妹妹研究生毕业后,在江苏的一所师范学院当老师。然而姐姐仍然在家务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听了看了这些故事和资料,你有什么感悟?师生共同总结: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只有接受教育,我们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对于个人而言,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求国家赋予我们受教育的权利。[活动二:关注国家发展]代表中国取得的成就(青藏铁路、杂交水稻、人造太阳、克隆牛、神州七号、申奥成功、嫦娥一号……)问: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你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生回答,教师引领:我们之所以会取得这些伟大的成绩,是靠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师展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30年来取得成绩的数据,说明我国重视教育发展。青壮年文盲率:18.5%降低到5%。人均受教育年限:4年上升到12年。大学在校人数:89.16万人发展到2500万人。教育投入:81.24亿元增加到2182亿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现已达到98%。先后颁布8部教育法律,10多项教育行政法规。师: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想迎头赶上,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那么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答,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点拨总结:一个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为了祖国的发展,我们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我们光荣的义务。因此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活动三:法律学习堂]教师: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赋予了受教育以神圣的法律地位。这项基本权利、基本义务,法律又是如何规定的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板块二:维权利尽义务,我在行动——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活动一:法眼看社会]新闻片断(新闻梗概:一位父亲不准孩子上学,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教师提问:父亲的言行对吗?为什么?孩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回到课堂继续读书?学生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听取学生看法,参与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回答,适时的给予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确受教育是权利,是不容侵犯的。下面这几种行为是否侵犯了我们的受教育权?如果遇到了,你会如何维权?某饭店招用了几名未满14周岁的女孩做工。4小斌的家境贫寒,但是父母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供他完成了初中学业。七年级的小军因为在学校表现较差,被学校开除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必要的归纳、引导和评价。教师总结:面对侵犯青少年受教育权的现象,我们应该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活动二:走进生活明辨是非]《晓菲的故事》(晓菲因为母亲不让自己玩电脑,拒绝上学)问:如果晓菲自愿中途辍学是否合法?为什么?生答后教师总结: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作为义务,我们不得随意放弃。师继续提出问题:晓菲的行为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如果你是晓菲的老师你会如何去劝说晓菲呢?学生针对上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进行引导,点拨。生答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你认为下面两个同学是否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呢?为什么?a小明:“我讨厌体育课,作为学生学习好就行了,体育无所谓的!”b小勇:“我实在不是学习的料,等初中毕业了,我就再也不用上学了。”生判断、回答。教师总结:我们不但要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还要全面发展自己,同时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活动三:夸夸我们的好同学]师:在我们身边,有些在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方面做得非常棒的同学,你发现他们是谁了吗?让我们来夸夸我们的好同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对比这些同学,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做得还不够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学习别人的长处,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不但要完成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还要做到全面发展,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三、【收获季节——静听反思】教师:其实我们拥有了很多很多,只是因为一切都拥有,所以觉得一切都是无所谓,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在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眼中,我们拥有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西部地区孩子艰苦求学的图片。出示问题:“老师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西部地区的孩子们我想对你说……我想对我自己说……”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能读书真好。三、学会学习(一)实际操作,:学会学习计算1+2+3+4+5+……+97+98+99+100,首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几种计算此题的方法。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常规的方法计算,一组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计时,看一下用哪一种方法计算的快,并进一步比较两组的平均时间相差多少。通过计算,大家能发现用科学的方法计算速度快,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刚才的数学计算,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大家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他们的观点归纳提升: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就要到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