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014·南昌一模)读“我国东部服装、箱包、针织等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东部八大专业市场向重庆转移的原因是东部地区()A.市场狭小B.交通不便C.原材料匮乏D.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解析: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东部地区的政策优势不再明显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地区一些服装、小商品、皮革等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答案:D2.吸引东部八大专业市场落户重庆的有利区位是()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②地租水平低③便捷的交通④优惠的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重庆等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地租、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对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吸引力较大。答案:B(2014·徐州质检)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回答3~4题。3.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B.原料C.市场D.劳动力解析: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该类企业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是一样的,但是甲地的劳动力成本较乙地明显偏高。答案:D4.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①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②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③促进转入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④有利于转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企业转移有利于转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加快转入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转出地而言则有利于其产业升级。答案:C(2014·山东德州3月)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下图为各国对iPhone手机价值贡献率。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5~6题。5.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意义()A.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B.有利于节能减排C.有利于缓解南方沿海地区的用工荒D.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解析: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企业增长快,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A对。工业生产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B错。工业发展快,需要的劳动力增加,不利于缓解南方沿海地区的用工荒,C错。工业发展快,需要的能源多,不利于缓解能源紧张,还可能加重能源的紧张状况,D错。答案:A6.做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是()①核心技术的开发②自主品牌的培育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④建立健全营销网络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做为第一贸易大国,我国发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注重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①对。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②对。逐渐减少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③错。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扩大销售范围,④对。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⑤对。答案:B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环境B.扩大市场C.降低运费D.输出技术解析:宝钢为“临海型”超大型钢铁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新建钢铁深加工和配送中心,很显然是为了扩大市场。答案:B8.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宝钢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可采取降低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等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因国际燃料市场波动很大,如果只提高进口燃料比重而不是降低钢铁生产能耗的话,其竞争力未必增强。答案:A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9~10题。发展阶段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9.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解析:该公司在①②阶段主要目标是打开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故应选A。答案:A10.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解析: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属于其海外投资生产阶段,其投资方向应为其产品市场所在地,以实现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更利于其产品的销售。答案:C(2014·湖北4月质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再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新趋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结合下图,完成第11~12题。11.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原料、劳动力、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乙企业劳动力成本比重最大,因而最容易面临用工荒的问题。答案:B12.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在甲、乙、丙、丁四国之间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A.甲国→丁国B.乙国→丁国C.丙国→乙国D.丁国→甲国解析:甲国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不发达,经济落后;丁国第三产业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因而最可能存在产业转移。答案:D(2014·东营5月)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读图完成13~14题。13.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的突出优势条件是()A.科技力量雄厚B.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C.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D.市场广阔解析:保定经济发展水平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少,科技力量不强;保定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人口数量较少,市场需求没有优势;而从图示分析,保定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便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答案:B14.保定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①建设产业转移基地②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腾出足够的空间③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④快速推动城市化,为产业转入储备足够的劳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为了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建设产业转移基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保证转入产业正常运转;而承接大量的重化工工业,会引起环境污染;快速推进城市化,会加剧城市环境问题。答案:C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5~16题。1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解析:读图即可判断。答案:C1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读图可知,北方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均较多,但水资源缺乏;西南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均较少,但水资源丰富。答案:B(2013·北京海淀模拟)下图是中国两张传统的典型民居照片,读图回答17~18题。17.甲图反映出()A.聚落规模大B.水运便利C.气候湿热D.商业繁荣18.乙图所在区域()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C.是蒙古族、苗族主要聚居地D.位于黑河—腾冲一线东南解析:读图可以看出,甲图民居为竹楼,为南方住宅,反映出该地区气候湿热,这种住宅利于通风散热。乙图民居为蒙古包,该民居所在区域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答案:17.C18.B(2014·安徽十校联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我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9~20题。19.近年来我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市场广阔B.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资源丰富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D.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科技水平高解析:本题考查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是我国吸引日本投资的主要原因。答案:A20.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可能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有()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②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③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④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日本向外转移的主要是产业的生产加工环节,而研发仍集中在本国;生产加工环节的转移会造成国内产业的“空心化”,使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客观上能提高接收地的管理与技术水平。答案: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如下图),回答21~22题。2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解析:流域主要是指某个河流水系的集水范围,因此属于按单一的自然指标划分的区域。尽管地形因素是影响流域划分的主要因素,但气候特征不是流域划分需要考虑的因素。答案:A2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解析:读图可知,乙地位于西北地区,最主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最主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丁地位于渤海,最主要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答案:C二、综合题(共56分)23.(14分)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产业转移后M地区只有研发中心,工厂都转移到N地区。第(2)题,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方面考虑,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提高。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24.(14分)读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代表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输送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源生产基地中属于三个重点水能开发基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属于________基地(填字母),这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的是________(填字母),由该地向东输送能源的工程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