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中表示人口停止增长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图中③点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即人口停止增长。答案:C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2~4题。2.③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B.1.5%C.4%D.3%3.④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下列哪一模式()A.“高高低”模式B.过渡模式C.“低低低”模式D.“高高高”模式4.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A.开发劳务市场B.实行计划生育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加大教育投入解析:第2题,③地人口出生率约为3.0%,死亡率约为1.5%,故其自然增长率约为1.5%。第3题,④地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3.0%以上,故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第4题,①地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是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答案:2.B3.A4.C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5~6题。5.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线形分散为主解析:读图可知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移动特点是沿工程向两侧以线形分散。答案:5.C6.D读我国农业地区示意图(甲图)和某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乙图),回答7~9题。7.下列地区中,与①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A.美国中央大平原B.墨累-达令盆地C.巴西高原D.尼罗河三角洲8.乙图所示循环经济产业链可能分布在甲图中的()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9.乙图所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C.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解析:第7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①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平原,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之相似。第8题,考查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乙图所示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甘蔗(制糖原料)产在热带地区。④区域盛产甘蔗。第9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该产业链中的废弃物排放少而不是零排放;该产业链实现了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不是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该产业链中的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答案:7.A8.D9.C棉花要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后才能制成服装,构成从棉花到服装的生产链。读图回答10~11题。10.服装生产链中的R工厂是()A.织布厂B.印染厂C.服装厂D.纺纱厂11.R工厂生产过程中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重点治理工业废气的排放B.布局在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C.工业废水治理达标后排放D.布局在接近垃圾处理厂的地方解析:第10题,根据加工工序可知,棉花首先要经过纺纱厂生产成纱,然后经过织布厂织成布,再经过印染厂生产出各种花色的布,最后经服装厂加工成各式服装,因此图中的R代表印染厂。第11题,印染厂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易导致水污染,因此应对印染厂产生的废水进行治理,做到达标后排放。答案:10.B11.C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12~14题。12.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13.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B.人口密度小C.自然灾害少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北省技术水平发展快,能耗比迅速下降,生态良好B.新疆人均生态足迹较大,达到人均生态承载力的一倍,生态恶化严重C.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资源恶化最严重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解析:第12题,考查区域生态发展的相关知识。生态赤字指人均生态足迹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坐标图可判断出西藏为生态盈余,其余三省为生态赤字。第13题,考查影响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因素。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主要是由于人口少,土地面积大,而不是土地生产能力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且多地震、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弱。第14题,考查我国四个省份的基本概况和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河北为生态赤字,生态环境在恶化;读图可知新疆人均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两倍多;坐标图中大多数省份生态恶化,资源消耗超过生态承载力。答案:12.B13.B14.C下图为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示意图。其中专线穿过的张茅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首座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的超大断面特长铁路隧道。由于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工程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世界罕见。据此回答15~17题。15.下列关于郑西客运专线走向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河谷地形→城市分布→铁路走向B.地形地势→河流流向→铁路走向C.纬度位置→气候特征→铁路走向D.河谷地形→河流流向→铁路走向16.造成张茅隧道工程艰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处我国大的地层断裂带,地层构造不稳定B.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开挖大断面隧道时非常容易变形塌方C.需穿越的山体主要为背斜构造,岩体承压能力较差D.石质隧道距离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17.郑西客运专线的开通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拉近西部大城市和中部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B.加强煤炭的外运能力,促进能源的跨地区调配C.促进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带动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解析:第15题,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分布的首要因素,即城市分布是影响郑西客运专线的首要因素。但在线路的具体设计上,地质、地形等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分布与河谷地形有密切的关系。第16题,析图可知,张茅隧道刚好要穿过一段黄土层。而湿陷性黄土遇水成泥,加上开挖大断面隧道时容易变形塌方,工程非常艰险。第17题,客运专线与煤炭的运输无关。答案:15.A16.B17.B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回答18~20题。18.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19.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20.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解析:第18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产业链中a、b、c环节代表的企业类型,从产业链中a与建材厂的关系知建材厂既利用了a的物质能量,又利用了其副产品或废弃物,可推断a是电厂,建材工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废渣。b是盐场,利用太阳能晒盐,其中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也可以被盐场利用。c是化工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盐场废弃的浓盐水。第19题,通过上题判断结合图示可推断,A选项中发电厂的废水被海水淡化站利用,废渣被建材厂利用,但废气没有被有效利用;图中制盐的副产品被化工厂利用;从图示可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到生态链之外,没有得到利用。第20题,选项中只有冀东临海,有条件建设海水淡化站、盐场等。答案:18.C19.B20.C二、综合题(共40分)2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甲、乙两图为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材料二丙、丁两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对比图。(1)指出图甲中a所在地区与图乙中b国农业结构的不同,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2)图丙中的c地和图丁中的d地附近都有世界著名新兴工业区。简要分析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6分)解析:第(1)题,图甲中a所在地区为太湖平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图乙中b国位于欧洲西部,农业类型为畜牧业(乳畜业、花卉园艺业)。造成农业结构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两地气候类型不同,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业发展;b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第(2)题,新兴工业区的共同区位条件可从知识、人才、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回答。答案:(1)a地以种植业(水稻种植业)为主,b国以畜牧业(乳畜业、花卉园艺业)为主。a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适宜种植业发展;b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2)有高等院校,人才众多;交通运输便利;环境优美。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甲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地形图。材料二某学校学生就“农村居民到哪里去购买衣服”为题做了一个社会调查。他们发现农民买衣服主要去甲图中三个城镇,并把调查到的资料画在示意图上,如乙图(图中线条连接的是消费者的居住地和买衣服的地点)所示。(1)根据甲图简述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2分)(2)据现有资料可知,三个城镇中________城镇规模可能较大。假如某银行要在三个城镇中设立一个分行,最有可能选择________城镇。根据调查结果画出三个城镇的服务范围。(4分)(3)据预测,甲图中A、C城镇将会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请依据甲图说明它们不同的区位条件。(6分)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有区域地形地势特征、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城市区位等。第(1)题,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第(2)题,根据乙图中线条的长短可以判断城镇服务范围的大小。B、C两城镇级别相同,服务范围的大小基本相同;A城镇的服务范围较大,可以部分覆盖B、C城镇的服务范围。第(3)题,城市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交通、经济腹地等)。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AA(3)A城镇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便于人流、物流的集聚和中转;河流为城镇提供充足的水源。C城镇距海较近,利于港口建设。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的消耗,煤炭、秸秆、薪柴占80%以上,其中秸秆约占31%,薪柴约占25%,传统的炉灶秸秆、薪柴的能源利用率只有10%~15%。材料二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材料三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消费量大增,最近全国许多城市油价大幅提高,石油短缺,出现了排队加油的现象。(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所用能源56%来自生物能,它带来的后果有哪些?(4分)(2)材料二反映出,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6分)(3)读材料三,鼓励私人购买汽车,能促进相关产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除加剧石油短缺和交通拥挤外,还能产生________问题,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在生活能源中大量使用秸秆和薪柴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与植被破坏。第(2)题,由图示可知,图中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最高。我国今后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第(3)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尾气排放,是保护环境、提高大气质量的重要措施。答案:(1)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破坏。(2)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提高利用率(通过提高节能技术、加强管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调整产业结构(或缩减能耗高的产业比重,鼓励发展能耗低的产业);制定相关法律、培养人们的节能意识。(3)交通污染使用清洁能源;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公交优先;街道边广种花草树木;减少尾气排放(通过改进燃油技术、或加装尾气净化装置、或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或使用无铅汽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