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运用课外资源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运用课外资源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兰陵镇韩塘中学陈勤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加强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开源才能节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合理开发与整合各类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深刻感受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课程改革改变了地理教师对课程消极、依赖的态度,要求地理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素材性资源中,图片、视频资源由于其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而受到重视,但文本资源部分的课外读物较少受到关注。笔者认为,课外读物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与视频、图片资源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样应该得到适当的开发。二、课题的界定课外资源指的是在素材性资源中的图片、视频资源。由于其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而受到重视,以及文本资源部分的课外读物。笔者认为,课外读物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三、课题研究依据1、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7-9年级。2、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特级教师计划中国特级教师文库人民教育出版社。四、研究的目标及内容1、课外读物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任何人的生活范围都是有限的,对学生而言,只能获得对自己生活区域内地理环境的直接感知。而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在生活中只能通过电视、电影、网络、书籍、报纸等渠道获取信息,进行了解和认识,这些渠道提供着海量信息同时造成负面影响,如使学生沉溺于电视或上网成瘾,因此阅读课外读物可能更容易被家长所接受和鼓励。2、课外读物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教学素材(1)知识与技能方面课外读物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课外读物的作者们在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对周围地理环境的体验和认识带入作品中,来自不同地域的作者会将不同地域的地理信息带入课外读物中。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中,地理环境经常作为故事的背景,从而增强了真实感。学生在阅读故事时,也会不知不觉地接触到地理知识。例如,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受青少年欢迎的作者秦文君的《十六岁少女》,描写一个女孩从上海到黑龙江林场的经历。在这个故事中,一方面描绘了上海的城市景观;另一方面,又细致地描述了黑龙江林场的自然环境、气候、水文、植被以及当地乡村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我国各地区间的差异,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差异,也有经济、文化、人口方面的差异。又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他的很多作品都以云南为背景,讲述以该地区动物及人与动物关系为主题的故事,表现云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通过阅读,可以增加读者对云南地区地理环境的了解。国内儿童读物的作者们将自己所熟悉的地理环境融入作品,表现出我国自然、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但可以增长对我国地理环境的了解,也可培养对祖国的热爱。类似的,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作者也会把自己周围的地理事物带入书中,表现出世界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学生在阅读时,也就不知不觉地增进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同时感叹世界的神奇和丰富多彩。例如,比较经典的儿童读物《海蒂》,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海蒂的小女孩和爷爷在阿尔卑斯山生活的故事。通过阅读,很容易注意到书中对于阿尔卑斯山的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描述。由此可见,儿童读物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与视频、图片相比,针对记忆方面,文字可能更具有优势。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之丰富自身的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求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生活中,学生获得的地理信息并非全部来源于直接的感知,很多地理信息是通过电视、报纸、书籍等渠道获得的。课外读物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提取地理信息,并提出问题、搜集资料,通过总结、分析、归纳获得对地理规律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从生活中接触到的文本资料中提取信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地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儿童课外读物的自身特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良好素材。儿童文学关注自然、描述自然、描述人对自然的感情。而且这种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是非功利性的。优秀的儿童文学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将读者带入书中的世界,看到书中描写的自然景观,体验情感的波动,这是图片和视频资料难以做到的。比如,《鹿苑长春》描写一个男孩收养一头小鹿的故事。作者用平静、细腻的笔触描述着森林、水塘、各种动物,读者似乎也可以体会到男孩对于森林的依恋和喜爱。而小鹿因糟蹋庄稼被男孩父母杀害后,男孩伤心地离家出走,读者也会跟着为小鹿的死感到痛苦、伤心。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仿佛跟随男孩经历了一切,感受到了他对大自然的爱和对野生动物受到伤害的痛心。这种强烈的感情波动是难以通过观看森林图片或关于鹿的视频而产生的,但这种感情正是培养环境保护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综上所述课外读物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课外读物中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描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视频和图片相比,课外读物具有自身的优势,作为地理课程资源同样应该得到重视。五、研究的方法1、系统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由于系统论的出现而产生了地理系统概念。地理学位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接点上,由许多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一些分支学科所组成,因此综合研究地理系统显得尤其重要。系统方法为这种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2、模拟方法种类很多,地理学多应用数学和物理模拟。它的意义在于条理化、简化、概括所研究的事物和过程,以深入探明其本质和活动规律。目前在地理学中已建立了很多模型,如自然综合体、生产综合体、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运输流等。但也不是所有的事物和过程都能用模型加以确切的表示,甚至有时建立模型时的简化会歪曲事物和过程的本来面目,故在建立模型时应加以注意。六、研究的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从备课中开发教学潜在资源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在未被学生使用时只是一种潜在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材的处理者,如果说编制教材是对教材的第一次开发,那么教师备课、教学就是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教师要能够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把其转化为适合自己班级的材料,从备课第一关进行教材资源开发。新课程改革,教材内容的展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地理教材来说,内容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的展示,有地图的展示,有图表的展示,更有以活动形式来展示的,并且以文字展示的内容较少,但所有这些都是教材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把这些看似“紊乱”而“死”的知识变为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第一关去对教材资源进行深人的组织、整合、挖掘,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激活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当成为教材知识的驾驭者,教材资源的挖掘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学目标、备方法、备学生、备自己,更要备教材中存在的隐性的潜在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隐性的知识技能资源,还包括隐性的智能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性知识,备好教材资源第一大关,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资源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2、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从课堂中开发教学动态资源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舞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共同处于课堂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互动。教师应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种教育资源,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及其文化背景、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具有课程的意义,这样,课堂就是一种以文本或活动为载体的对话空间,课堂教学就成为多种教育资源的交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自主建构,对他人都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学习的信息。如: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疑惑,在争论中出现的困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发的思维火花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情感的交融,进而产生的智慧的机灵;学生受现有知识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在回答问题或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这样和那样的困扰的制约,进而产生一些错误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听到一些富有创建性的想法,甚至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个动作、一副表情、一种神态等非言语信息。有些虽然不是教学的直接内容,但却对教育教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课堂上所产生的这些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把握这些稍纵即逝的动态信息,及时记录下来,进行筛选、加工、改造,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并可以直接用于以后的课堂教学。当然,在这些生成的动态资源中,一切生成皆有可能,因此一定会出现与我们备课预设相差甚远的问题,也难免会出现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甚至有故意背道而驰的情形出现,教师要机智应变,有效生成。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是大量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主要渠道,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除了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捕捉、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外,更要学会有效生成并能丰富和催生出更多的动态资源,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的精彩起来,课堂内容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3巧设作业练习,从作业中开发课外教学资源作业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适时适量钓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布置作业和练习,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作业类型,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因此在设计作业和练习时,要本着目的性、阶梯性、多样性和启发性的原则,把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结合起来,从作业和练习中挖掘教学资源。特别是课外作业,如地理小制作、小论文、地理观察、手抄报、作图填图等,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尤其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些作业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能训练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对某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保留开放式的结果。从这些形式不一的答案中,老师们可以洞悉到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思维空间和创造性能力、领悟到学生们充满思想、充满情感、充满智慧的“生活”。如果把这些作业练习答案进行总结归纳,实现优势互补,并进行提炼升华,就是一种可以直接利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记得有一道乡土地理作业题是这样的:为把我市恐龙园建设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请你提出两条宝贵的建议。作业收上来批改后,我发觉同学们的想法太丰富了,一个班的作业答案我整理了约有十条,然后,再到另外几个班去布置,告诉他们已经有一个班提出了宝贵的十条建议,并告知了答案,但老师还想知道其他班有没有更好的建议,作业收上来后再整理又有了不同的答案,最后我把同学们想到的所有答案全部集中起来,在各个班进行交流,同学们异常兴奋,有同学说这个建议是我提的,有同学说那个答案我也想到了等等。从这里我体会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体会到了资源共享的快乐,更体会到了开发作业资源的重要。七、研究的对象及步骤1、研究对象:全校7---9年级学生2、研究时间:2013、9—2014、73、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3、9)A、确定课题B、信息搜集,制定方案(2)全面实施阶段(2013.9---2014.7)A、按照实施方案,定期开展活动B、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3)完善总结阶段(2014.1---2014.7)A、写出实验报告,总结成果,进一步细化研究B、依据实验报告和论文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