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例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例题(25)2009-8-1115:31:382009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保过搅拌机致人受伤事故一日,某县燃料公司蜂窝煤生产车间,王某和曾某操作搅拌机,另有3人负责捡蜂窝煤。约8时30分,曾某有事离开,由王某单独操作。8时50分,王某见搅拌机不能正常将煤料送上运输皮带,便站在搅拌机有旋转齿轮的一侧,用铁锹将机内煤料铲到出口处。在铲料过程中,搅拌机一对离地约80cm、直径约15cm、相向啮合的齿轮将王的衣袖夹住,王拼命想把衣袖拉出,因自身力量太小不能成功。而离他仅7m远的3个捡煤工人,竟无一人看见。事故导致王某右肘以下粉碎。据调查,该公司搅拌机投入运行10多年来,其齿轮一直没有安装防护罩。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将上机操作的工人衣服夹住,但因其转速较慢且工人采取的措施得当,一般只将衣服夹烂,未出现伤人事故,未引起企业的重视。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立即派人安装了防护罩。但对于右臂仅存10cm的王某来说,一条手臂换了一个安全防护罩,代价太大了。在机械传动装置中的各零件所造成的伤害事故中,齿轮所造成的伤害占很大比例。在齿轮传动中,齿轮啮合处以及各轮辐间的空隙是最大危险点,工人的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极易被卷入而造成伤害事故。本案例中,工人王某的衣袖就是被齿轮啮合处咬住,导致右肘以下粉碎。1.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事故分类》(GB6441—1986)。确定这起事故的事故类型,并列举人机系统中常见的事故。参考答案机械伤害。人机系统中常见的事故有:(1)物体打击:(2)机械伤害:(3)触电;(4)灼烫;(5)其他伤害。2.试分析造成该事故的原因。参考答案直接原因:(1)齿轮部位没有安装安全防护装置:(2)操作人员忽视安全,凭以往经验做事。间接原因:(1)企业领导不重视安全防护投入:(2)工人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20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例题(24)起重机倾覆事故某日上午,在某工程现场,一台起重量为50t、起重臂为25m的履带式起重机准备配合基坑土方挖运及钢支撑安装施工。9时吊装结束,起重机停车熄火。10时左右,司机甲又发动了该起重机主机进行充气。此时该起重机的位置是:起重臂与履带平行,方向朝南,起重臂与水平方向的角度约67°。甲见到位于前方10多米处另一台起重量25t的履带式起重机转向无法到位,便擅自跳离自己的驾驶室,上了25t起重机驾驶室帮忙操纵。10时15分,无人操纵的50t起重机由于未停机,起重臂由南向北后仰倾覆,砸垮施工现场临时围墙(起重臂伸出围墙外6.1m),倒向路面,造成6名行人伤亡,其中两名死亡、1名重伤、3名轻伤。单项选择题1.从人机安全的角度来讲,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C)。A.机械设备存在先天性潜在缺陷B.设备磨损或老化C.人的不安全行为D.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2.由案例可推断事故发生时起重机处于(A)时期。A.早期故障期B.偶发故障期C.磨损故障期D.应用故障期多项选择题1.按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该起重机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的有(C、D)。A.起重机零件缺乏合理的安全系数B.没有备用机构C.缺乏结构安全设计D.安全装置不齐全2.司机甲的行为反映了人的(A、C)心理特性。A.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B.操作能力差C.情绪上急躁D.意志力不坚定3.司机甲在人—起重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A、B、D)。A.传感功能B.信息处理功能C.事故预感功能D.操纵功能20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例题(23)某风景区客运索道失控坠落特大事故某年10月3日10时50分左右,A市某风景区发生一起索道钢丝绳断裂、吊厢坠落事故。此次事故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该索道于1994年开工兴建,1995年竣工。经检查,该索道没有遵守原劳动部颁布的《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监察规定》,未将设计图样送国家索道检验中心进行审查,未经验收检验,未按规定取得“客运架空索道安全使用许可证”,违规运营;在设计上多处违反《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发生事故的当时,索道严重超载,在限乘20人的吊厢里,却挤进了35人。当该索道从下站运行到上站时,由于没有备用制动器,仅有的一套制动器失灵后,索道失控,急速冲向下站,牵引钢丝绳断裂,吊厢坠落在下站站台。当场死亡5人,在抢救过程中又死亡9人,受伤22人,多数为重伤。1.请分析事故原因。参考答案(1)违规设计、安装、使用。该索道违反原劳动部颁布的《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监察规定》,设计图样未经审查,竣工后未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和验收检验,在未取得《客运架空索道安全使用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运营。(2)设计严重违反安全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规定:“每台驱动机上应配备工作制动和紧急制动两套制动器,两套制动器都能自动动作和可调节,并且彼此独立。其中1个制动器必须直接作用在驱动轮上,作为紧急制动器。”该索道设计、制造未执行以上标准规定,在驱动卷筒上没有装设紧急制动器,运行中唯一的制动闸失灵,造成索道失控坠落。(3)站长、操作司机和管理人员未经专业技术培训,无证上岗。(4)运行管理混乱,工作人员违规操作。(5)吊厢严重超载运行。2.如何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参考答案(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客运索道设计审查工作,未经设计审查合格的,一律不得建设。(2)加强行政执法,将客运索道列为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察;加强检验工作,坚决杜绝无证运营。(3)加大宣传力度和安全教育,使人民群众树立安全意识,不乘坐未经检验合格的客运索道。(4)严禁超载运行,索道站长、操作司机和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0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例题(22)液氨钢瓶泄漏事故与预防措施某年7月某日12时左右,某区甲交通管理站一辆装运乙液氨气体有限公司液氨钢瓶的运输车辆,在丙有限公司卸完2瓶液氨后,途经某饭店,驾驶员和押运员离车用餐。约20min后,在烈日的暴晒下,1只200kg钢瓶突然爆裂,泄漏的液氨气体导致现场附近108人中毒,先后送至区中心医院救治。事故发生日,当地平均气温为35℃,最高温度为38.7℃。事故发生时,车载10只液氨钢瓶,其中6只为200kg,4只为50kg。200kg钢瓶中4只原就是空瓶,2只为刚在丙有限公司卸完液的钢瓶,爆裂钢瓶是刚卸完液氨的1只钢瓶。事后经称重发现,有1只200kg瓶内尚有残余液氨31kg;4只50kg液氨钢瓶为满瓶。驾驶员和押运员持有相关证件。钢瓶运输过程没有遮阳措施。气瓶充装时间为事发前8日,充装单位没有相关瓶号的记录。用户单位采购资料中没有相关瓶号记录,也没有现场卸液氮操作的相关记录,无法真实反映卸液氨瓶号、卸液氨前后压力变化、储槽液位记录等。满液气瓶于事发日9时30分左右到达用户作业现场,卸氨后约11时15分离开。卸第一瓶液氨用了20min;卸第二瓶时由于下方的液相接口连接出现问题,便将卸液导管接在了上方的气相接口上,连接导管用时10多分钟,然后用了近1h卸液,期间操作人员曾对液氨管路系统的阀门进行操作,以瓶体结霜为确认液氨是否卸完的依据。用户无卸液计量设施,储槽液位计模糊不清,难以正确确定液位,且没有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在系统压缩机工作的情况下,存在操作失误导致系统内液氨倒灌至钢瓶的条件。在对钢瓶表面除漆后,未见气瓶制造单位钢印。发现4处检验钢印,最早的检验钢印是1990年8月,其中“03”钢印明显有误。反映该气瓶检验单位管理混乱,也不排除是不具备资质的非法检验单位。破口呈塑性断裂,断口上未见明显的金属缺陷。破口沿简体中部纵向破裂,长约710mm,宽约50mm,距下焊缝约4lOmm。破口中央在纵焊缝的热影响区近熔合线处,断口处测得的最小壁厚为3.1mm。简体周长约1978mm,破口最大处简体周长约2030mm。事故瓶外表面腐蚀较严重,瓶体表面存在大量点状腐蚀,尤其是近焊缝处。对事故瓶简体进行测厚、金相、磁粉、射线、化学、母材和焊缝机械性能等检验和试验,未发现严重超标缺陷。1.请分析事故原因。参考答案排除气瓶设计、制造、材料不合格等因素,造成气瓶爆炸破裂的直接原因有如下3种可能:(1)气瓶内存有过量气体(液氨)。(2)液氨钢瓶超期使用,严重腐蚀。(3)高气温促发事故。液氨钢瓶运输过程没有遮阳措施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1)充装单位对充装环节疏于管理,没有瓶号及操作等相关记录;(2)用户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装卸液氨的操作规程;(3)对驾驶员和押运员培训不到位;(4)有关部门对气瓶充装企业的资质及充装人员的培训与监督管理不到位。2.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参考答案(1)充装单位对充装环节应当严格管理。(2)用户单位对卸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3)运输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运输,对运输和作业人员应当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4)有关部门要严格规范气瓶充装企业的资格许可和安全管理工作。(5)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瓶的维护保养和报废处理情况的检查。(6)有关部门要加强气瓶充装人员(含充装前检查人员,下同)的监督管理工作。2009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精选例题(21)某酒精厂蒸汽锅炉爆炸事故2002年11月5日6时55分,A县某酒精厂发生蒸汽锅炉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2001年9月4日,A县所属B市锅检所在定期检验时发现该锅炉由于擅自修理,且修理质量低劣,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做出了停止使用的通知,并报B市劳动局批准。于9月5日依法对该锅炉进行了查封。2002年4月27日,A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厂擅自启封使用被停止运行的锅炉,立即派员前往该厂检查,发现该厂正在使用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被查封的锅炉。执法人员当场责令该厂立即停炉熄火,并依法予以封存,同时进行了立案处理。2002年IO月,该厂正值生产旺季,蒸汽不足,业主和其子共同商议擅自启用该台被责令停止使用的锅炉。10月30日开始检修该台锅炉,并请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派人对该台锅炉进行了化学清洗(末按规定报批)。11月4日16时15分正式点火升压,5日1时交班给3位司炉工(1人无证,2人操作证过期),至6时55分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该台锅炉筒底原修补处的一块1000mmx650mm钢板炸开,飞至左前方10m外墙根的沙石堆内。从爆炸的1000mm×650mm锅筒底部的焊缝看,所开坡口不当,且未焊透,所补钢板厚度为16mm,焊缝最薄处为6.5mm,最厚处为13mm,补板4个角没有形成半径不小于100mm圆角,这块挖补钢板里面又挖补2块300mm×200mm的小钢板,且形成2处T形焊缝。锅筒爆炸后,锅炉耐火砖及护板全部炸飞,锅炉本体向上飞起,冲坏锅炉房钢筋混凝土屋顶及一条大梁,跌下后向前移位约1m,锅炉及锅炉附属设备全部损毁,锅炉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部断裂,双侧砖墙被强大的冲击波炸毁,直接经济损失42.04万元。事故设备名称:卧式快装锅炉;设备型号:KZG3—10;设计工作压力:10MPa;许可使用压力:0.8MPa;额定出力:3t/h。该设备于1972年由B市锅炉厂制造.1983年10月由乙化工厂移装到A县某酒精厂,并投入使用。2001年9月4日B市锅检所在定期检验时发现厂家擅自对锅筒底部挖补,补板上发生鼓包,鼓包处有过热现象,鼓包长260mm、宽240mm、突出高度20mm。补板的材质不明,焊缝的外观质量低劣,并有T形焊缝。厂家还擅自对该炉右水冷壁管8条管和左水冷壁管9条管采用贴补方法修理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察部门做出了停止运行的结论。1.请分析事故原因。参考答案这是一起由于违法指挥、违法操作、违规修理、违章清洗而造成的最大责任事故(1)该厂业主无视执法部门的行政决定.强令工人违章作1业,擅自启用存在重大隐患已被责令停用的锅炉,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2)当班司炉人员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具有系大隐患已被责令停用的锅炉,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3)由于该厂锅炉运行管理很差,致使该锅筒底部多次鼓包,并擅自对其多次进行挖补,挖补质量低劣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4)甲科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