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学研究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地方相关部门培养地理科学专门人才。二、就业主要领域(方向)1、中等学校、教育部门进行地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学教研、教学管理岗位。2、与地理科学相关的机关(如国土资源管理局、旅游局、环保局等)、事业单位(如城乡规划设计院等)的管理和研究岗位。三、培养规格(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1、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现代地理技术手段和基本思想方法。2、专业面向的职业所需技能:(1)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并通过教学实践环节,获得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2)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修养。(3)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具备地理实际应用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素质和能力。(4)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5)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的能力。3、关键能力(1)勤奋敬业的精神: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思想端正、定位准确、诚实守信、努力学习。(2)学习能力:学习并掌握专业要求的课程知识、技能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3)工作能力:胜任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2(4)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运用地理科学的相关知识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职业延展能力:能运用地理科学研究内容广泛的特点和学生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其所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二)核心职业能力1、语言:具备流利的中英文交流能力,必须取得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证书和相应的英语证书能力。2、知识:具备较全面的地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知识。3、能力:具备较强的地理课堂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课程体系和主要链路课程(一)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主要内容。课程体系上,构建既能确保基本规格要求,又能发展学生个性,体现专业特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与社会实践有机互动的,科学完善的“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结构。专业必修课程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为核心课程。同时强调地理科学体系中的技术层面和工程技术层面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提供比较丰富的选修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要求,注重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以及职业技能培养。(二)主要链路课程1、对应培养“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公共道德和法律素质”(1)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含军训)、《社会实践及成果》、《创新教育及成果》。(2)选修课程:2、对应培养“坚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1)必修课程:《高等数学》、《地球概论》、《地图学》、《地质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土壤植物地理学》、《遙感概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3《人文地理学概论》。(2)选修课程:《地理学导论》、《概率与数理统计》、《导游业务》、《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研究》、《专业英语》、《计算机地理制图》、《区域原理与分析》、《社会学概论》、《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地理调查研究方法》、《乡土地理》、《地理科学文献研读与写作《区域经济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系统科学与地理学》。3、对应培养“专业面向的职业所需技能”(1)必修课程:《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论》、《教师口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2)选修课程:《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微观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人口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人文地理科学研究热点专题》、《岩石矿识别》、《实用天气学》、《自然灾害与防治》、《海洋地理学》、《全球变化》、《自然资源学导论》、《土地适宜性评价》、《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学》、《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热点专题》。4、对应培养“有较强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能力。”(1)必修课程:《人文科学基础》、《环境科学概论》、《大学语文》、《体育》、《教师口语》、《创新教育及成果》、《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2)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