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地貌学定义(名词解释):研究地球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地貌学的分支(填空):气候地貌学和构造地貌学近代地貌学的发展历史中的两大代表人物和奠基理论(填空):戴维斯——地理地貌循环说,彭克——山坡梯地学说。第二章构造地貌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参考课件,简答题)1.第一级:大陆和海洋【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是在宇宙性的动力作用下形成的,是岩石圈板块在地幔软流层上的规则运动,因此称为全球构造地貌。】2.第二级:山地、平原、盆地、高原,海洋中的大洋盆地、洋脊、海沟和岛弧等。【在内力为主的作用下产生的,是动态构造(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积极表现者,即不同板块沿着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运动,称为大地构造地貌。】3.第三级:断层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火山和熔岩地貌等【迭加在第二级之上的,主要是地质构造被外力剥蚀的结果,是静态构造(岩性、产状、地质构造)的消极反映者,由具体的地质构造单元如褶皱、断层、火山和熔岩控制形成的地貌,称为地质构造地貌。】地壳均衡理论(理解此理论的含义)(名词解释,填空):密度小的固体地壳子啊熔融状态的地幔之上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的块体一样,地壳厚的地方,突出地面越高,插入下部地幔越深,称山根;反之,地壳薄的地方,插入下部地幔越浅,地表相对也低,这样就形成地壳均衡。海底构造地貌单元(填空):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断层构造地貌类型(填空):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线崖、断层谷、断块山、断陷盆地褶曲构造地貌类型(填空):单斜地貌、背斜地貌与向斜地貌、穹窿山地地貌。顺地貌和逆地貌定义(名词解释):顺地貌:岩层发生褶曲在地表形成高低起伏,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他们地貌形态与构造一致逆地貌:如果褶曲构造受外力作用,在节理较发育的背斜轴部,侵蚀作用较强,发育成谷地,即背斜为谷,而向斜为山的地貌。熔岩地貌类型(填空):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盖、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熔岩湖第三章坡地重力地貌坡地重力地貌(名词解释):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并常有一定水分参与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风化作用(名词解释):出露地表的岩石,受阳光照射、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大小不同的岩屑、砂砾和黏土。崩塌(名词解释):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移动。崩塌形成条件(简答)地形条件:坡度和相对高度。崩塌只能形成在陡峻的斜坡地段。相对高度超过50米是,就可能出现大型崩塌。地质条件:岩石中的节理、断层产状和岩性等都对崩塌有直接影响。气候条件:崩塌与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密切相关。(气温和降水)其他条件:地震和人为破坏。倒石堆(名词解释):沿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半锥形体。滑坡(名词解释):斜坡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影响滑坡的因素(简答题)斜坡上的岩、土体本身的重力所引起的下滑力大于岩、土体的抗滑力时,就会产生滑动,其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岩性和构造1)岩性:滑坡主要出现在松散堆积层中,基岩滑坡相对较少。松散堆积层中发生的滑坡,主要和粘土有关,2)构造:一是滑坡常沿断层面、节理面或岩层不整合滑动二是沿岩层层面滑动。特别是岩层倾向和斜坡倾向一致的情况下,岩层倾角小于斜坡倾角,最容易形成滑坡。2.地形:必须具备一定的坡度才能有利于滑坡滑动,松散土层滑动坡度在20度以上,而基岩的滑动坡度在30~40度。3.地下水:滑坡与地下水的关系密切,饱和地下水能加速滑坡的进行,其作用是①水渗入斜坡岩、土体、孔隙中增加了单位体积的重量,加大了剪应力而促成了下滑;②水进入了岩土层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将解除颗粒之间的吸附力,溶解颗粒之间的胶结物,使其丧失粘结力;③地下水大量进入斜坡,使潜水面升高,相应增大静动水压力,对滑体起托浮作用,减少抗滑力。④软化岩层。4.地震和人为因素:地震直接破坏岩石结构滑坡的形态特征(简答题)1.滑坡体:滑动的岩土体沉滑坡体。它以滑动面与下伏未滑地层分割开来。滑坡体有:①滑坡阶地:滑坡体移动时,由于上下各段滑动速度不同,产生多个滑动面,构成几块滑体,滑体之间呈台阶状。②滑坡鼓丘:滑坡体前缘受阻,而被挤压鼓起成丘状。③滑坡舌:在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深入沟壑低地或河道中的部分。④滑坡洼地:土体滑下后地下水出露。2.滑坡面:滑坡体移动形成的面,滑动面上可以看到滑坡时留下的磨光和擦痕。滑坡体内也可形成滑动面,称分支滑动面。3.滑坡壁: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部形成的陡壁。它的相对高度表示垂直下滑的距离。滑坡壁平面呈弧线形。4.滑坡裂隙:是滑坡开始滑动时形成的,根据分布部位和力学性质分:①环状裂隙:位于滑坡壁后缘,由拉力所致。②羽状裂隙:位于滑坡中部和两侧,由剪力所致。③鼓张(压)裂隙:位于滑坡体前部,由拉(压)力所致。④放射状裂隙:位于滑坡体前缘,由拉力所致。蠕动(名词解释):是指斜坡上的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的移动现象。第四章流水地貌横向环流(名词解释):在弯曲的河道或沟道中,水流在水面由凸岸流向凹岸的汇聚水流,在河底由凹岸流向凸岸的分散水流,构成一个个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流水作用类型(填空)水流的破坏作用有三种方式,即冲蚀作用,磨蚀作用和溶蚀作用。按侵蚀方向:下切侵蚀和侧方侵蚀。不同的地貌类型区的侵蚀形式不同,如坡面上片蚀(面蚀)、沟谷为沟蚀、河流为河床侵蚀。洪积扇类型(填空)垒叠式、串珠状、不对称垒叠式影响洪积扇发育因素(简答题):(1)气候变化——气候湿润时,洪积扇面积变大;气候变干时,洪积扇范围缩小。(2)构造运动——影响洪积扇类型。溯源侵蚀(名词解释):水流在流动过程中向源头方向侵蚀,是一种后退的侵蚀。侵蚀基准面(名词解释):河流下切侵蚀不是无止境的,当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一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均衡剖面(名词解释):当河流发张到一定阶段后,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水流动力正好消耗在搬运水中泥沙和克服水流内外摩擦阻力方面,在地质构造相同、岩性均一和气候等条件相对不变下,这是河床纵剖面将呈现一条圆滑均匀的曲线。称之为均衡剖面。河床(名词解释):河谷中枯水期被水充占的谷底部分,具有长年流水。河床的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型。河漫滩定义: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河漫滩二元结构(填空):洪水时,河漫滩处水较浅,使悬移质沉积。上部覆盖一层粘性土(河漫滩相),下部为河床相。河流阶地(名词解释):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的成因(简答题)成因:两个条件——宽阔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一个是河流拓宽谷底,形成宽阔河漫滩的时期。另一个是河流强烈下切,使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成为阶地的时期。1、构造运动(升降)2、气候变化(干湿、冷暖)3、侵蚀基准下降4、河流袭夺也可形成局部阶地河流阶地类型(填空):1.侵蚀阶地(基岩阶地)由基岩组成,阶地面上冲积物较少,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2.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在河流下游最常见。————气候变化3.基座阶地由两层不同物质组成,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或其他成因类型的沉积物。___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气候变化。4.埋藏阶地——地壳变化,侵蚀基准面变化,气候变化(1)侵蚀基准面下降,形成多级阶地,而后侵蚀基准面上升,把早期形成的阶地埋没形成埋藏阶地。(2)地壳长期下降,不同时期的冲积物叠加,形成假埋藏阶地。分水岭迁移(名词解释):分水岭不对称导致两侧的坡度、坡长不一样,河流的溯源侵蚀速度也不一致,结果使溯源侵蚀速度较快一侧分水岭高度不断降低,并向另一侧移动。河流袭夺(名词解释):分水岭的迁移导致一侧的河流夺取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水系类型(填空):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放射状水系、环状水系、向心状水系(辐合状水系)、网状水系、倒钩状水系三角洲(名词解释):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而在河口区形成的堆积平原泥石流(名词解释):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条件(简答题)泥石流的形成和地质、地形、气象、水文等因素与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泥石流的固体物质补给、泥石流水体补给和泥石流的沟谷条件等。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源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破碎带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碎屑物质来源:2,岩石风化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质:3,高山地区的厚层冰碛物;4,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使土石体汇集于山谷,导致泥石流形成。泥石流水体补给源来自集中降雨、快速冰雪融化和冰湖溃决等。泥石流形成的沟谷坡度。泥石流的形成不仅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控制,还受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都可使山体进一步失去稳定,雨季时可能促使泥石流的发生。水流的搬运方式(填空):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水流堆积地貌(填空):由坡面流水堆积下来的物质称坡积物,坡积裙。由沟谷流水堆积下来的物质称冲积物,洪积扇。河流堆积发生在中、下游及河口地段冲击物,河漫滩和三角洲等。第五章岩溶地貌喀斯特(岩溶)作用(名词解释):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称为喀斯特作用。(是水(地表、地下)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素岩等)以化学作用(溶蚀和沉淀)为主.以物理作用(流水侵蚀和机械崩塌作用和沉积、堆积)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简答题)岩石: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水的流动性水的溶蚀能力地表和地下岩溶形态类型(填空):地表喀斯特地貌1、溶沟和石芽2、漏斗3、落水洞和竖井4、溶蚀洼地5、坡立谷(溶蚀盆地)6、干谷和盲谷7、峰丛、峰林和孤峰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和岩溶泉岩溶水的垂直分带类型(填空):垂直循环带(充气带),过渡循环带(季节变动带),水平循环带(饱水带),深部循环带(滞流带)溶洞(名词解释)洞穴又称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岩溶地貌地带性特征(简答题)1)热带岩溶:岩溶作用非常强烈。热带地区雨量充沛,水循环快,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可以不断进行,同时热带地区气温高,化学反应快,植物分解产生大量的CO2,并分泌出有机酸,加速岩溶作用过程。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如溶蚀盆地和洼地,锥状峰丛和塔状峰林,石芽和溶沟发育极好,有时成为石林式石芽;地表地下发育的水系相互连通,地下洞穴系统发育,地面多塌陷。2)温带岩溶:分温带季风气候岩溶和干旱区岩溶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分配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雨季降雨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地貌不发育,只有一些小的溶蚀浅沟,但地表水渗入地下滞留时间长,地下溶洞较发育。温带干旱区降雨很少,地表岩溶作用极微弱,几乎看不到现代岩溶地貌。但地下水中含较多的SO42-,因而地下形成一些小溶洞3)寒带和高山寒冷地区岩溶:气温极低有永久冻土或季节冻土,溶蚀作用及缓慢,主要以地下溶洞为主。岩溶发育阶段特征(简答题)幼年期:从上覆地层上迭置下来的河流还保持了原来的基本流路,地面上出现许多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青年期: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逐渐趋于均衡剖面。漏斗、落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表几乎完全转化为地下水,原来的河流全部消失,只有主河仍然存在。中年期: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溶洞顶板坍塌,许多地下河又转变为地上河,有大量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和峰林形成。老年期:当可溶性岩层的不透水层广泛出露地面时,地表水流又发育起来,出现了泛滥平原,平原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这时岩溶地貌发育进入老年期阶段第六章荒漠地貌世界荒漠分布带(填空):①南北纬度15~35度之间的副热带高压带。②北纬在35~45度之间的温带、暖温带内陆。风力作用(名词解释)风对地表的作用。风吹地面将沙粒吹离地表以悬移、跃移和蠕移等方式进入气流中运动,对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