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学与地貌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实地观察,使我们对课本上的地学知识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巩固了我们的地学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为将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二、实习时间2011年1月4日1月5日三、实习地点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平桥、太平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习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雅安市就地貌看,介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就地质构造单元看,位于四川东部地台区和洗布地槽区之间。就地槽区与地台区下分的构造单元来看,雅安地区占有川东地台区的龙门山褶断带南段、康滇地轴北段、峨眉断块西部,以及四川中台拗次级构造单元芦山褶断束大部。地壳运动的活动性和不均一性表现非常突出,地貌显得特别复杂。[2]雅安地层状况大都是下第三系名山群泥岩、砂岩,且为钙质,风化土壤容易形成中性及弱酸性土壤,滴盐酸均能看到剧烈的反应。2、实习工具地质罗盘仪速测箱铁锤3、主要内容3.1由水流因素产生的地貌3.1.1茶马古道遗址区:河流阶地茶马古道遗址区域,沿青衣江形成3个台面,为青衣江河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阶地。一级阶地以下洪流能够淹没的区域为河漫滩,其组成主要大量卵石及泥沙等物质。一级阶地为早期河流下切,地壳抬升所形成,一般情况下是河流汛期不能淹没的最低区域,物质组成为近代河流冲积物,体现出“近河岸粗,远河岸细”的分布特点。一级阶地土壤质地好,土层厚,耕性好,供水肥性强,适宜农作物生长,但此区域在较大的洪水到来时易被洪水淹没,若种植农作物会造成对水域的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在土地资源较为匮乏的城市地区,可以将此区域建造临时建筑物,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态势。河流的二级阶地,结构稳定,高低适宜,且形成、堆积时间长,土壤有轻微黄化现象,相比一级阶地的土壤更细腻,此区域适合作为居民点用地,具有地基稳定、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等优点。河流的三级阶地(原飞机坝),形成时间更早,受到风化剥蚀的作用更为严重,土壤形成大量黄壤及少量的白鳝泥,土壤适宜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农作物区域。四五级阶地为乔木生长的林地。(如图一所示)3.1.2芦山县龙门乡:河流改道、水系、溶洞3龙门乡可以明显看出河流改道的迹象,原河道内只有很小的水流经过,而在原河道不远处另有一个较大河道,为某一时期突发的较大洪水经过,因为河流来不及弯转,直接由原来河流形成的阶地上流过,冲积过后,形成新的河道,并且切割形成一个较大江煮,其土壤松散肥沃,供水性强,适合作为农业用地。(图2)该地区山脉四周高,中间低,形成一个典型的漏斗形地貌。河流沿岸冲积物多为沉积岩类,岩层产状较为平缓,其水系的形式为树枝状水系,此水系常见于岩石强度比较均一的地区。整个漏斗地区四周高出流水会集与中间低处为向心状水系,所以排水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问题,地表水会岩石的冲刷,地下水也渗透到岩石的内部,溶解大量的矿物质,使水体盐分含量重,地壳内部的温度低,水体温度相应的很低,这些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不不良影响。所以需营建与之相适应的排水工程,并留神农田的高灌低排,避免因积水和碱土状态造成深胶难泥潭,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由于受到地下河水的侵蚀河漫滩土质绝对蓬松,地基不稳,不合适在河流两岸营建屋宇,只合适发展农田。龙门溶洞地处东部平原与西部丘陵低矮山区向青藏高原巨大山系的过渡带上,洞区正处于邛崃山脉南段与罗绳山脊间的河谷宽地的谷坡上。该地区的溶洞不是石灰岩所形成,是由砾岩形成的。且此区域是世界最大的砾岩溶洞。龙门乡四面环山,山体岩层以可溶性砾岩层为主,具四周高中间低的漏斗地形,尽管岩层坚硬,但可溶性和透水性好,加上构造断层发育,地表水的树枝状水系发达,易受水溶解,形成通道,岩石在水流的作用下,磨圆度较高。3.1.3双石乡双河村:河流袭夺河流改道在双十村,我们可以看到河流形成的幼年期,河流水流量不大,其两岸有较多较细的河流冲积物,并且可以明显观察到河流向旁侵蚀的痕迹。此区域的地形及河流可以推断出曾经发生过河流袭夺及改道。因为地壳运动,原山体岩层断裂,形成一个相比于原来的河床更低的水流出口,使原来河流的上游改道,从此处的断流地带流出,原来河流的下游则逆流,与新形成的河4流汇集,形成今天所看到的河流。(图3)3.1.4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3.2地质构造与地貌3.2.1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5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3.2.2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平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3.2.3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图4)陇西河太平桥地区,岩层趋于水平,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平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3.2.4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6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3.2.5岩层产状、风化:老君岗老君岗可以看见裸露的下第三系名山群泥岩、粉砂岩。此地可以看到球状风化、碎屑风化以及泥岩风化。粉砂岩较泥岩硬度大,用锤头本别敲打粉砂岩和泥岩,可以看到泥岩非常容易形成碎屑而脱落,而粉砂岩更坚固,不容易形成碎屑。泥岩的组成更细腻,粉砂岩组成颗粒更粗糙,故泥岩更容易被风化形成粘重的适宜耕作的优质土壤。此地粉砂岩的厚层或块状构造,交叉裂隙的发育,难与溶解以及其等粒结构构成了球状风化的条件,形成了典型的球状风化。在老君岗,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岩层产状,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来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使书本上的知识再次结合实际,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3.3地质灾害遗址3.3.1陆王沟泥石流据吴老师介绍,陆王沟在1979年曾发生过重大泥石流灾祸,造成300多户村民除一人外出幸免于难外,其余全体遇难。陆王沟三面环山,处在单面山的逆倾坡,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很不稳固,同时,雅安降水丰富,有水作为泥石流的发生的润滑剂,造成了这次损失惨重的泥石流。现在,陆王沟已经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如可以拦阻地表水的环山沟,引流入河的顺沟,道路旁边的堡坎较其余地方也有所加固,另外这里还有泥石流监测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生物措施,树林可以固定山体泥土。3.3.2滑坡:陇西大滑坡7陇西大滑坡地形同陆王沟一样,三面环山,有大量的松散物质,在雅安大量降雨雨的作用下发生大面的滑坡和泥石流现象,曾经一度对人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也为碧峰峡的旅游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如今的陇西大滑坡,已经是曲径通幽的大片竹林,所到之处均可看见竖沟,便于积水的排放,山腰上还有大量的环山沟,防止积水对松散物质的直接冲击,降低了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而相比之前看到的陆王山对滑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