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部分试题赏析安徽高考化学试题题目设计很好,亮点突出,特别是知识的结合方面,结合面比较广但又不偏离教材,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最突出的亮点在设置开放性试题,对教学中重视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起导向作用。1、(安徽·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分析与赏析:此题命题的背景新颖,属于新背景旧知识的题型。但新旧之间联系好,是一个难得的好题,考察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计算的内容。在考察考生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方面有比较好的作用。A项,因为是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改变,所以A说法错误;B项,NaHCO3、HCOONa均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所以B项正确;C项NaHCO3的C从+4价变成HCOONa的C的+3价,是被还原,所以C项错误。D项,从物质的量关系是正确的,但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所以2.24L氢气不一定是0.1mol,所以D项错。本题中容易错选D。本题C项,NaHCO3表现氧化性,也是新知识。本题如果改为C项正确,这个题目就更好。改动如下: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表现氧化性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2、(安徽·1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分析与赏析:本题是考察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断开K2,闭合K1,因为连接是直流电源,所以是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石墨作阳极,铜作阴极,实质是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阳极:2Cl--2e-===Cl2↑,阴极:2H2O+2e-===2OH-+H2↑,铜电极附近生成OH-,所以变红色,B错;总反应应该是2Cl-+2H2O电解2OH-+H2↑+Cl2↑,所以A错;断开K1,闭合K2时,由于生成的氢气和氯气并没有逸出,实际就成了氢气和氯气的在碱性燃料电池。铜为负极:H2-2e-+2OH-===2H2O,石墨为正极:Cl2+2e-===2Cl-.所以C、D都错。本题对学生困惑的是没有标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所以不会判断,导致后续也不好分析。4、(安徽·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时储氢释氢通电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K1K2石墨直流电源A铜①HF(aq)+OH—(aq)=F—(aq)+H2O(l)△H=—67.7KJ·mol—1②H+(aq)+OH—(aq)=H2O(l)△H=—57.3KJ·mol—1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H=+10.4KJ·mol—1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mol·L—1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分析与赏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旨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生所学知识的整合及应用能力。而且不是以教材的CH3COOH为代表,换成了HF,显示出有变的特点。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可得:HF(aq)H+(aq)+F-(aq)ΔH=-10.4kJ·mol-1,故A项错误。出现了电离过程是放热的,这也是新知识,会对考生的思维定势产生影响,会怀疑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当V=20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F)+c(H+);因F-水解,故溶液中存在:c(F-)<c(Na+)=0.05mol·L-1,故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取决于V的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F-)>c(H+)>c(Na+)>c(OH-)或c(F-)>c(Na+)>c(H+)>c(OH-)或c(Na+)=c(F-)>c(OH-)=c(H+)或c(Na+)>c(F-)>c(OH-)>c(H+),故D项错误。5、(安徽·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分析与赏析:本题命题意图很明显,主要想考查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没有注意到纵坐标的化学量设置不合理,所以答案为D是由歧义的。如果以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的话,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总要从0开始,尽管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后再生成氢氧化铝。为了合乎命题者的原意,应该作如下改变: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中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但这种歧义并没有完全排除,毕竟还是以Al(OH)3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最好的方案是把纵坐标改成“沉淀的质量”。由于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的摩尔质量不同,表现在坐标图中还有拐点和转折点的问题,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能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0V(NaOH)0V(NaOH)0V(NaOH)0V(NaOH)n[Al(OH)3]n[Al(OH)3]n[Al(OH)3]n[Al(OH)3]n[Al(OH)3]n[Al(OH)3]n[Al(OH)3]n[Al(OH)3]0V(NaOH)0V(NaOH)0V(NaOH)0V(NaOH)更改后,题目如下: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这样,题目即将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与沉淀溶解平衡融合在一起,又将化学反应原理与摩尔质量融合在一起,而且可以避免出现歧义。尽管有歧义,这个题目从命题者的出发点看,还是一个难得的好题。6、(安徽·28)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PbCO3(s)+SO42—(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全部为PbCO3;假设二:;假设三:。(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0V(NaOH)0V(NaOH)0V(NaOH)0V(NaOH)mmmm21.0固体质量/mg26.722.40200400温度/℃分析与赏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及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文字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⑴根据反应方程式容易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2423(SO)(CO)cc。⑵HCO-3难电离,相同浓度时,Na2CO3溶液中CO2-3浓度远大于NaHCO3溶液中CO2-3的浓度,CO2-3浓度越大,越有利于PbSO4的转化。⑶根据信息及假设一,不难得出假设二和假设三分别为全部为PbCO3·Pb(OH)2、PbCO3与PbCO3·Pb(OH)2的混合物。⑷若全部为PbCO3根据PbCO3△PbO+CO2↑,26.7g全部分解得到的PbO:26.7g267g·mol-1×223g·mol-1=22.3g,而实际质量为22.4g,因此假设一不成立。本题的最大亮点在最后一问:根据计算理论值22.3g与实际质量为22.4g相差0.1g是中学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所以回答合理就可以得分。使最后一问变成了开放性题目。参考答案:⑴2423(SO)(CO)cc⑵Na2CO3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c(CO2-3)较大⑶全部为PbCO3·Pb(OH)2PbCO3与PbCO3·Pb(OH)2的混合物⑷①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然后将样品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全部是PbCO3②同意若全部为PbCO3,26.7g完全分解后,其固体质量为22.3g;或者不同意,若全部为PbCO3,26.7g完全分解后,其固体质量为22.3g,与22.4g相差很小,可能是实验操作误差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