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安徽省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学生最后热身(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选择题(第Ⅰ卷1~6、8题,第Ⅱ卷15~18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9~14题,第Ⅱ卷19~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的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考试结束,务必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已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徽商文化的作用程必定徽商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一是观念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地域文化。观念文化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它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徽州号称“东南邹鲁”,又是“程朱理学”的故乡,封建理学的观念文化在徽州地区牢固地处于思想统治地位;制度文化是社会管理和政治层面的文化,在封建社会的基层,它的核心是以家族宗族乡族为形式的宗法制度文化,徽州地区形成并保留着最完整、最有效的家族宗族乡族结构体系,世世代代维系和控制着徽州人的思想和行为;地域文化是劳动人民历史地创造的乡土文化,但徽州的地域文化却是层次很高的乡土文化,扬名于世的就有徽剧、徽菜、徽派建筑、徽州朴学、徽州版画、徽州篆刻、徽州文书、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洋洋大观,光彩夺目。观念文化从思想理念的层面推动着徽商的繁荣发展。徽州地区儒风甚盛,受封建理学的深刻影响,徽州人仍然崇尚业儒进仕、扬名显宗。所以,徽州地区书院甚多,明清时期考取进士、状元的徽州人屡为安徽之冠。读书做官固然很好,但成功者毕竟只有少数人,而经商是一条相对容易的道路,因而大多数徽州人便“弛儒而张贾”,经商渐成风气,形成“微人什六七从商”的局面。在从商过程中,徽商更经儒商为荣,他们笃信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第2页以利为利,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仁心为质,和合为用;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义利观渐成徽商的经营理念。徽商的大量史料表明,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从观念文化层面对徽商繁荣发展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制度文化从家族和社会层面推动着徽商的繁荣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着“双重统治格局”的制度体系,即“国”与“家”的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统治体系的基础,是家族宗族乡族严密而有序的组织,这在古徽州地区表现得最为充分。从中原迁来的每一户士族都希望能在徽州繁衍发展、举族兴旺,乃以家谱、宗祠、祭祀等多种形式维系着家族的精神与文化联系,各姓氏、各门户都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进取性。宗族中的每一户人家,都以家族为重,以从商的业绩光耀门户,为族人争光;而族人又以经商富户为楷模,鞭策子孙,努力奋进。徽州的商人以家族宗族乡族为纽带,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所以,他们能走出徽州,在各大城镇和商埠从商,不仅站稳脚跟,而且能蓬勃发展,形成气候。地域文化或乡土文化从个人素质层面推动着徽商的繁荣发展。徽商是一个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他们非常注重从书本中去学习经商技能,又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并且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可以说,这也是繁荣昌盛的徽州地域文化所培育的。徽州商人在幼年时期大多在由宗族兴办的学堂或书院受过启蒙教育,成人后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而走向商海;许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信徒、诗画戏曲爱好者或文物方面的收藏家,更有一些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他们经商致富后,更加热衷于乡土文化建设,在家乡投资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给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繁荣昌盛的徽州地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商,而徽商的发展又为徽州地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徽商兴衰的文化解读》有删节)1.根据原文,下列对“徽商文化”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商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文化三个系列。B.徽商观念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封建理学观念处于思想统治地位。C.徽商制度文化就是以家族宗族乡族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文化。D.繁荣的徽州地域文化抚育了一代代徽商,而徽商的发展又为其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2.下列各项对“徽商观念文化的作用”的理解有误一项是(3分)()A.受封建理学的影响,徽州人崇尚业儒进仕,扬名显宗,因而在徽州地区建立了许多书院。B.由于徽州人在书院的书多,大家以儒商为荣,因而形成了徽人什六七从商的局面。C.徽商以儒商为荣,笃信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经商原则。D.受封建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义利观察逐渐成为徽商的一种经营理念。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徽州人创造的徽州地域文化是当时中国社会层次最高的乡土文化,并形成了洋洋大观扬名于世的文化形式和流派。第3页B.因为当时徽州儒风甚茂,封建理学影响深刻,书院很多,所以明清时期考取进士状元的徽州人是安徽最多的。C.在徽商制度文化的影响下,徽州商人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进而使得他们最终走出徽州,蓬勃发展,并形成气候。D.徽商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很注重从书本中学习经商技能,同时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与乐毅谋伐齐乃.瞻衡字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若因.而乘之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D.而.又欲劫之以兵酌贪泉而.觉爽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组是(3分)()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②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第4页③故用国者立而王,信方而霸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⑥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人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齐国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国土。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去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D.文中的齐湣王是齐宣王的父亲,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就与他们二人有关。7.将本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3分)译文:(2)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4分)译文:(3)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3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所归隐。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紫千红的百花已经凋零,青青的芳草开始枯萎,美丽的春天已经逝去。B.尽管眼前已没有缤纷的春景,但在池塘深处应还有宜人的景色。C.我年事已高,大好的青春风华旋成痛苦的记忆,往事不堪回首。第5页D.绿叶扶疏茂,绿叶虽平淡,却是活力长存,生机盎然,生生不息。9.“看花应不如看叶”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1)世间行乐亦如此,,……。,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引》)(3)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方字,完成11~14题。灵魂的镜子李瑰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灵魂的那面镜子。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第6页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