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形成的真正原因对于地震是如何发生的,现在的书上及网络上根本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而我根据平衡受力的原理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地震是地球受力不平衡自身作出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调整时,以回到相对平衡状态的一种应变反应。大家知道,由于引力的作用,地球作为一个相对平衡的球体存在于这个天体当中。(说明:尽管地球绕太阳自转,但它本身还是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中进行的。)如果这个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呢?那地球将会怎样呢?那地球为了保持它的相对平衡,肯定会相应地作出反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就跟地球的构成特点有关系了。如果地球是一个整个像铁一样某种密不可分的物质构成,那地球肯定是整体跟着移位,因为它里面密不可分的特性是非常力所破坏作出移位变化的。而地球是不是这种物质组成?显然不是。现在的教科书上把它说成是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我不太断认这种说法,因为地球那么厚(赤道半径6378.2千米,极半径6356.8千米),有谁钻到里面探过究竟,而现在的科学发展也没到这个水准,目前为止最先进的钻探技术还只是12千米。这种说法只是人们根据某些现象(像地震波、地磁波、地热现象、火山喷发等)分析的一种结果。那地球究竟是一个什么构成结构呢?虽然不能知道它的具体构成,但整个地球硬壳内部肯定含有不同成分(元素)的岩石组成这是少不了的事实。另外还应该有一些油液一样的东西(象石油、柴油),或者应该说还有软体一类的东西(象火山喷发出的岩熔浆类)。但只要有这些物质构成,那么在受到不平衡力的情况下,它们之间肯定会作出反应,当不平衡力大于这些物质承受力时,这些物质就会发生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的移位变化。而发生这个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地震发生的过程。由于地球硬壳表层是由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断裂岩层带组成(相对这点人类科学已经可以测出),所以地震的发生多以此为突破口。有哪些因素使得地球受力不平衡呢?这里应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地球外因素,一个是地球内因素。地球外因素是一切非地球属性物质对地球的施压力。象陨石下落地球,各种星球有可能撞击地球的情况。如果是星球撞击地球,那这个地震有可能是相当大的。很有可能大陆下沉变海底,海底上升变大陆。不过这种现象是很难遇得见的。或许百万年,或许千万年才有可能发生一次。但现在在一些高原大陆或大山脉中时常发现一些岩层里面有海洋鱼类化石,(象在喜马拉雅山的岩层里,找到了如三叶虫、笔石、珊瑚等古海洋生物化石。)也不能不怀疑不曾发生过这种现象。地球内因素是指地球上一切移位变化物质造成的局部承受力改变的情况。这里当然还包括地球上一切气体包括水蒸气移位造成对地球不同压力的情况。这个移位变化应该是好懂的,象人与动物随时走动、江河之水流动、海水蒸发、矿藏开发、水库蓄水、车辆运输、城建汇物等等。需要理解明白的是,虽然这些都局部造成了受力改变,但不一定就意味着地球整体受力改变了,或受力有点儿改变了。因为有可能各个局部的移物变化所承受的压力改变刚好互相抵消,或者基本上互相抵消,而这时实际上不存在地球上整体受力不平衡的情况,或基本不平衡的情况。所以对于地球受力不平衡(指内因素),应该是一个整体理解:即地球上各物体移位时重量改变形成对地球承压改变的综合反应出来的压力差。但是地球上各种物体情况是否都能抵消得了呢?理论上或许有这个可能,但是实际上肯定不会。由于地球绕太阳转及本身不十分圆的缘故,所受太阳光热肯定有所不同,而以此形成的水气蒸发、降雨、降雪也肯定不是一个相同的过程,这自然给地球所受的力不同。还有,由于各处物质不同,受时间长短变化的原因,它们的沉积变化也定然不同。再一个依地球上动物活动来说,它们之间不规则活动的施力肯定是一个不能互相抵消的力。这些自然现象给地球造成不平衡力应该还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只是后来人的活动才逐渐打破了常规,才使得地球所受压力差逐渐加大,也以致使得地震的级别和频发率加大或加快。现在人们有哪些常规打破之举?影响又将具体如何?我看,至少涵盖了下面所说的一些情况:一、森林等植被被严重破坏。森林等植被现在破坏到什么程度,人们可想而知。而森林等植被是调节降水和培护沙土的最佳物质。森林等植被的过度破坏,就会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和不均,这会使降水量相对减少。并且不均匀分布,极易出现暴雨和旱灾的情况,而这很容易引发地球局部承压失衡。同时沙土也易随水流失,这也引起地球局部承压失衡。这一点看看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就会知道沙土流失带来局部承压改变严重的情况。实际上弥漫空气中的水蒸气不均,也易成为强对流天气的推手,而这也会影响地球所受风压力。另外,由于地表沙质化,裸露化,所含水分相对减少,在受太阳光热时,由于缺少水分的蒸发散热,会使气温升高,而这会影响全年总的气温,使得全年总的气温升高。而这会加快水的蒸发量。在夏天,由于气温偏高,则更会加大水的蒸发量并可对一些永久性冰雪起融化作用。而这显然影响地球所受压力。这一点我会在第五点作进一步的说明。二、人类修建水库,开发矿藏。象修建三峡那样的大水库,蓄积了多少立方米的水。如果说不影响地球平衡受力那才是怪事?同样,人们到处开发矿藏,掏空地(山)腹,也定然改变地球的局部受力。三、人类城市化建设,人物汇聚。以中国广东沿海城市为例,改革开放以前,这里有多少人,有多少房子,有多少其它物品,而现在是多少。四面八方的人和物汇聚这里,这里不知增加了多少重量。这显然改变地球的局部受力平衡。四、地表硬质覆盖化。地表硬质覆盖化包含广泛,为了便于说明,就以水泥地表硬质覆盖化为例。现在人们建房、铺路、整坪等等都是以水泥打头阵,可以说一座城市几乎就是被水泥所覆盖。这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呢?对于这一点,人们现在根本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它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水泥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越来越大了,可以说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完全不可忽视的问题了。水泥硬质覆盖,它把水隔离,不让水浸入土层,除了直接使水流入径流,影响局部受力外,还会影响地表水蒸发面积,使蒸发面积减少,间接给降水和空气对流带来影响,会造成降水减少,不均,引发干旱天气并有引发强对流天气造成风灾。这显然影响地球局部受力情况。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由于地表水泥硬质覆盖化,当太阳照在上面的时候,由于缺少水分的蒸发散热,水泥表面就会积温升高得多。同时使得周遭的空气也干温(热)得多。这尤其在夏天表现更会明显。而进一步影响全球温度,使全球气温升高。而这种干温(热),一则也影响空气对流,使空气对流加大,加大风力级别;二则会因升高的气温,影响水面的蒸发量。由于内陆的水面相对减少,海洋的水面相对增加,所以蒸发的比例就会更不协调,而这会使空气对流和降水受影响,也会使空气的对流加大,造大风力级别和降水不均。另外,还会影响一些永久性冰雪的溶化情况。而这些都会给地球局部受力带来影响。——也显然看出,这也是引发极端天气的一个原因。五、温室排放和热量释放。温室排放是指人们排放CO2等气体演变成全球气温升高的情况。人们对它已经有所了解,认识,并已引起重视。但对于热量释放,人们到现在为止,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引起重视了。实际上它对地球上气温升高的影响根本不是一个小窥的问题,而是一个响当当的大问题。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正是温室排放,热量释放,以及前面讲过的森林等植被被破坏地表少水化使气温升高的情况和地表硬质覆盖化效应使得气温升高的情况的共同累积结果。人们仔细去想想,现在人们生活(活动)几乎就是一个释放热量的过程:建房用的红砖都是从火里面锻烤出来的;现在人们大量地使用(油类)汽车代步工具,它既是一个CO2废气排放的过程,更是一个直接释放热量的过程;现在的工厂林立,人们操作大量的机器在日夜不停地运转,它都要释放大量的热(包括磨擦热);更不用说人们日常生活用电,用柴,用煤,用液化气所释放大量的热量了。这些源源不断地释放热量,不使地球的温度升高那才是怪事?当各种共同作用使地球温度升高后(注:这种共同作用不包括自然因素,象太阳光热,火山喷发之热,地热现象,而是人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来的。),则会带来两点极大影响:一点是影响水的蒸发量;一点是影响一些永久性冰雪溶化情况。(这两点在前面已稍有讲过。)由于陆地地表沙质化,裸露化,所含水逐渐减少(前面讲过,是森林等植被破坏的缘故。)和海洋水面增加,在影响水的蒸发时,陆地与海洋的水分蒸发越来越处于不相协调的局面。陆地相对来说,蒸发量越来越少,而海洋却越来越多,这就为空气对流和降水带来影响。对空气对流影响则是使之流速加快,而这极易引起台风,龙卷风,飓风等风灾,而强大的局部风力接触地球时则定然造成地球局部受力受影响。对降水带来影响则是使降水不均,而这易出现暴雨,急雨,持续暴雨的水灾情况和小雨,极小雨,不下雨,持续不下雨的干旱情况。这显然引发地球局部受力失衡扩大。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降水不均,即是内陆之间的降水不均,又是内陆与海洋上的降水不均的情况。对于影响一些永久性冰雪溶化情况,这一点已经被明显证实了:人们发现北极洲、南极洲和其它高山等一些永久性冰层在一年年变薄,冰覆面积在一年年变窄,且处在加速的势头。据今年初(2011年)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空局资肋的科学研究发现,依据对20年来每个月的卫星测量数据和地方气候模式数字,了解南北极和其它地区的永久性冰雪溶化情况:平均而言,格陵兰岛和南极每年流失4750亿吨冰量。相比之下的2006年的一次调研中,其它的一些冰覆地区冰量估计流失为4020亿吨。调研还发现,格陵兰岛和南极冰雪的溶化速度每年都在加快,这些年来的冰溶量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多363亿吨。这么大量的冰雪溶化流失还不足以改变地球局部承压而引起受力大失衡吗?更有俄罗斯气象学家亚历山大·弗罗洛夫根据近些年永久性冰雪的溶化情况,在去年七月份预测说,北极地区2050年夏季将无冰,届时海平面将上升七米。上升七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地球海洋这个大局部不知要增加多少重量,而相对应被溶化的北极洲、南极洲和其它的冰覆地区不知减少了多少重量。一个被大大增加,一个被大大减少,一增一减,届时不造成地球局部受力不大改变也怕是不太可能的了。而我在此也作出大胆的预测:届时真要是如此的话,在这段溶化的时段里必然会爆发超级大地震。除了上面所说的情况外,应该还有其它的情况,但我认为这几点是主要的。尽管如此,但是对于人类打破常规不要一味地认为都是坏事,站在已经被破坏的事实上,有些实际上还是好事,象人类破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上游修建合适的水库,可以有效减轻流失到下游的重量,起一个相对抵消的作用。另外从其灌溉的一面也起到调节降水和空气对流的作用。知道地震发生成因之后,该如果去减少地震的级别和发生的几率呢?我看现在人类根本还无能为力,一则统一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千难万难的事情,二则就是统一认识了在付诸于实施上也是一个千难万难的事情。这里稍微举一下例:象城市化人物汇聚,地表硬质覆盖化,矿藏开发等,人类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是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因为这些人类还正在向相反的纵深走去。再举一个实例,象日本、美国在联合国召开的两次气候大会上对温室减排的问题上,为了自身眼前的一丁点利益,思想是多么的反道。借此,我也多么希望他们这些国家多发生一些自然灾难,以反推他们思想走向正道。象这次的美国频繁龙卷风灾难,日本大地震,大海啸灾难,或许是他们反道思想的报应吧。不过,有几点人类还是可以做到,如果迅速行动的话,还可以起到一点弥补作用。象城市布局合理一点;让森林等植被尽量的恢复起来,尤其是很好的治理沙漠,让沙漠变成真正的绿洲;鉴于人类还必须走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在发展当中,尽量的与绿化结合起来,最好把植树绿化作为优先的位置;尽量的开发利用新能源,尽量的少使用柴,煤,一切油类和液化气类燃料。但是现在人类会这么做么呢?或尽快采出行动呢?基于目前现在人类破坏地球不可收拾的地步,届时,风灾、雪灾、水灾、旱灾等其它自然灾害将会演绎更加的疯狂,而地震将会以更大的频发率和级别在血腥地考验着人类。完稿于2011年5月1日QQ:1414530639手机:13192034839曾祥华(好好理会运用,可以帮助预测地震,并对了解极端天气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