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知行效合一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录入时间:2011-12-1211:23:31作者:乳山一中浏览次数:269文字大小:【大】【中】【小】来源:网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人格养成和人生前途起着基础性甚至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通过到市内外考察学习,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质量过硬的学校无一不是管理精细的学校、学生习惯优良的学校。为此,我们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优秀学校培养学生习惯的先进经验,对照自身找差距、查根源,形成了“抓质量就是抓习惯,抓习惯就是抓管理,抓管理就是抓精细”的共识,以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不断完善“知、行、效”合一的学生习惯培养机制,促进学生人格不断完善,学业不断进步。一、知为先,完善制度奠基础精细化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学生习惯培养中,我校坚持制度引路,从学生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建章立制,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在制度内容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学习习惯方面的,如《163高效课堂学生规范》、《学生学习常规》、《学生作业规范》等,各级部还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指南》,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如:《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学生考勤请假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教学楼管理制度》、《学生安全守则》等,教育学生强化自律意识,提升品行修养。许多班级还在征求学生意见、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自主制定班级规范,更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在制度设计上,坚持精细化、规范化和可行性原则,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状,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细致、周到,覆盖每个细节,使学生做每件事都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分寸。例如,在《学生学习常规》中,对“课前准备”这样要求:一是生理准备,课间到室外做轻松愉快的活动,不做剧烈运动;二是心理准备,上课铃响前静坐1—2分钟,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三是物质准备,准备好课本、学案、工具书、笔记本、练习册等,以免课上手忙脚乱。在制度宣传上,除了通过班校会、公告栏等渠道,今年三月份还开展了“规章制度学习月”活动,每个班级都制定了学习计划和配当,活动结束后组织了考核,提高了学生对规章制度的知晓度,做到学有得、行有据。二、行为重,丰富载体抓落实我们把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堂课、每项活动、每个细节,使落实制度与习惯培养一体推进。一是立足课堂抓渗透。围绕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开发了校本课程《诚信及文明礼仪教育》,每周为高一年级安排一课时,由政治教师和德育教师授课,通过诚信小故事、诚信格言和礼仪常识,教育学生文明做人,诚信做事。围绕优化学习习惯,要求每名学生每科都要建立“一本三集”。“一本”就是笔记本,记录课堂学习的难点、关键点、疑惑点和典型例题、习题等,如果由于课堂时间匆忙,课后必须重新整理,做到眉目清楚,书写规范。“三集”一是错题集,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把自己的错误点和解题的关键点标注出来,并注明时间;二是学案集,三是试题集,把每份学案和试题按时间顺序整理,便于复习时对照梳理。二是创设载体重体验。通过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到学生把活动体验内化为良好习惯。一方面,围绕行为习惯培养,开展文明礼貌月、节能减排月、感恩教育月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放倡议书、召开主题班会、举行征文比赛、办好手抄报和家庭、社区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父母、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公民素养。另一方面,围绕学习习惯培养,利用军训期间的晚上时间为高一新生举行学法指导讲座,每学段至少召开一次学法交流指导主题班会,每学期分级部举行一次优秀笔记、作业、学案、试卷、错题集展评活动,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先进的带动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规范的好习惯。三是抓实细节促养成。细节最能体现学生习惯的好与差。以前大课间开始前上厕所的学生较多,往往10分钟还不能集合完毕。为此,我们在下课后5分钟专门设置了一次铃声作为集合信号,信号后进入操场的视为迟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针对学生课间比较兴奋、上课铃响后不能迅速肃静的实际,实行了教师候课和交接班制度,要求教师至少要在课前三分钟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节课的教师要待下节课的教师来后方可离开教室,不仅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氛围,也有效维持了课间秩序,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三、效为本,多元评价促提升考核评价是检验习惯培养成效的最好方式。我们以落实《级部管理考核细则》为抓手,采取自下而上、一级评一级的方式,不断优化学生习惯,提升管理水平。学生评自己。学习习惯方面,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个人自评是指每名学生每个月都要写学习自省和计划书,反思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不足,制定下月的改进措施。小组互评是指每个周每个小组从课堂纪律、合作情况、典型案例、展示交流、学案质量等方面进行互评,评选出学习之星和最佳学习小组。行为习惯方面,采取班级评议和学生会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班级设值日或值周班长,把当天的出勤、纪律、卫生等情况记入班级日志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对相关学生进行帮教。同时,级部学生会每天课间、自习对教学楼秩序和课堂纪律进行巡查,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级部,级部在每周班主任例会上进行通报,督促整改。教师评学生。每学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作业完成情况等做出评价,占“课堂表现”指标70%的权重,如果与学生自评合计低于60分,不能认定学分;每学期末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大方面、69个评价点进行基础素养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发展报告》,作为毕业和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激励学生自觉提升综合素养。级部评班级。级部干部和值日教师每天不定时到教学楼和校园巡视,对学生学习行为、日常行为的亮点和缺陷建立台账,作为考核班级管理的重要依据;每周对学生的错题集、笔记本、学案等进行检查,分学科、班级量化打分,引导教师抓实学习习惯培养。学校评级部。学校督查办公室建立流动红旗督查台账,每月根据台账与级部自查结果的吻合度评价级部的习惯培养效果,三个级部分三档计分,对一档和三档级部的全体教师分别给予业务考评奖惩。精细化管理成为优化学生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今年以来,每次学段检测情况,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失分比上年减少30%以上,流动红旗班均月扣分比上年少16分。今后,我们将借鉴优秀学校的经验做法,在学生习惯进一步开拓思路,定实、定硬措施,引到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升华为完善和谐的人格,为成功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