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信息技术与生活》(一课时)2.课型新授3.辅助工具(1)教具√(2)多媒体√4.教学内容(1)教材简析和教学重、难点本课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一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材;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难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的展示(3)课堂练习设计小组讨论;任务驱动5.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课,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今,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因此,内容的理念和掌握并不是很难,以具体的实例来理念抽象的概念将很容易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已经比较频繁和多样。(3)学生差异分析学生差异不大,部分可能会出现对理论的理解稍难,注意以理解为主,不用深究概念。6.教学方法1、教师教授2、任务驱动3、学生讨论4、实际操作7.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和本学段课程目标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知道信息技术和人类的关系。(2)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初步了解和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认识信息及信息技术概念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及学好信息技术的动力。8.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信息技术老师,我的名字叫xxx,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就是信息技术课,我们的这门课安排在每周五的下午第一、二堂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信息技术与生活》。”二、新授任务一、说说生活中的信息1、出示问题一:什么是信息呢?大家看课本page1上面有一句话。(信息就是消息,比如刚才老师的那段话,就是消息,就是信息,你从那段话里知道了什么?)2、出示问题二:小组或同桌合作,通过看课本page1,讨论和说一说生活中的信息有哪些?3、教师再强调生活中的信息,通过更多的例子来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4、出示问题三:信息传递的途径即“媒体”是什么?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红绿灯、骑车尾灯、交通警手势、学校铃声、报纸、广播、电视、电话、有些动物身上的鲜艳颜色等(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颜色、动作等)任务二、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1、学习和认识信息信息传递的历史。2、和学生一起总结什么是信息技术。(传递信息的方法、方式、技术)3、通过比较来体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便捷)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pgae2“做一做”。三、课堂小结以例子的形式总结今天的所学四、作业布置1、尝试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传递信息。(打电话、写信、做手势等)2、寻找生活中的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使用,并写任务一1、学生看书学生回答(信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消息)学生回答(知道了信息是一门新课程,老师的名字,每周几上信息技术课,每周上几节)2、学生看书、讨论、回答。4、学生看书、讨论、回答。任务二2、学生回答3、学生回答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出具体通过什么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了什么信息。9.反馈(1)当堂教学效果反馈(作业)通过举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形象的和生活化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2)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课,也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好奇感会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很积极,他们都想早一点动一动电脑。但是,本节课是很理论很抽象的知识,基本上不用接触到电脑,所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纯理论的堆砌,那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还要在这第一课上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信息技术课不是简简单单的电脑课,更不是玩电脑的课。本课通过尽量多地结合生活,通过举例,通过学生的讨论,通过大家的共同交流,一方面变理论为直观,另一方面也没有消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在一方面还使得学生很牢固地理解和掌握住了所学的知识。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在举例的时候只能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而不能以具体的实物来展示。10.板书设计信息技术与生活1、什么是信息呢?2、说一说生活中的信息有哪些?3、“媒体”是什么?4、什么是信息技术?1.课题《认识计算机》(一课时)2.课型新授3.辅助工具(1)教具√(2)多媒体√4.教学内容(1)教材简析和教学重、难点本课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二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材;重点:计算机的认识,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正确方法。难点:计算机特点的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作用;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正确方法顺序。(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3)课堂练习设计同桌合作指认,动手操作启动和关闭5.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好动,好奇,多的练习和操作是他们最喜欢的。(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有不少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对计算机的组成及正确的启动关闭方法不甚了解和掌握。(3)学生差异分析有部分学生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而另一部分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只是见过,因而在熟记上有些许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强调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和操作正确性的重要性。6.教学方法1、教师教授2、任务驱动3、学生合作4、实际操作7.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和本学段课程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特点和作用。2、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掌握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方法。(2)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计算机部件组成,能指认计算机各组成部分名称及作用;掌握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正确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合作指认,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计算机及掌握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和操作态度。8.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的相关内容。2、由最新型的信息技术即计算机引入本课二、新授任务一、了解计算机的作用1、提问:到现在,你知道计算机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结合生活举例)2、教师强调,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社会和生活中,计算机发挥着其无可比拟的巨大重要作用。任务二、认识计算机1、展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各自名称。(四部分)2、介绍和学习四个部分的各自作用。(传递信息的方法、方式、技术)3、教师强调。任务三、学会计算机的开启和关闭1、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正确的开启方法。教师讲解演示两步骤(要强调开机顺序及开机后的相关要求: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开启之后不要动计算机任何部位,等待计算机自动进入)2、桌面的简单认识。3、学生简单鼠标移动操作。4、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正确的关闭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四步骤(要强调关机顺序,要记得关闭显示器,要让学生知道主机会自动关闭,不用再按主机按钮)三、课堂小结任务一1、学生思考、交流、回答任务二1、学生观察、认识自己的计算机。2、教师介绍完后,学生看书学习,并通过同桌合作指认四部分,并说出名称及相关作用。任务三1、学生动手开启自己的计算机。(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强调)3、学生操作,移动鼠标。4、学生操作,关闭计算机。(教师注意巡视,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帮助和强调)5、学生重复操作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所掌握了的技能。四、作业布置1、熟记计算机四个组成部分名称及各自作用。2、熟记计算机的开启和关闭正确方法、顺序。3、熟记课本page8的《上机守则》9.反馈(1)当堂教学效果反馈(作业)能亲手碰到电脑,摸一摸鼠标和键盘,学生很激动,学习劲头十足。通过教师的之前讲解,之中演示,之后纠错和强调,学生对本课知识点及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至本节课时,学生接触的很少,反复的开关机又不能频繁,所以,会有一部分学生对开关机的顺序糊涂,这在今后的多接触、多操作之后会很快解决。(2)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真真正正地接触到了电脑,他们好奇,他们激动,他们有着很高的学习兴趣和很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每个人都很认真,学习起来也很快。不过,由于本节课所要求的操作很严谨,而又有一部分学生对电脑很陌生,部分学生出现了畏首畏尾不敢操作的现象及错误操作现象,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在操作之前反复强调操作的方法和正确的操作顺序,在学生操作之前,之中都要做好巡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并做好之后的强调工作。另外,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开机和关机,在按显示器和主机电源开关的时候,有部分学生力度不到而打不开,也有部分学生没等显示器灯亮就去开主机了(有些是显示器按钮没有按下,便去开主机,导致了顺序颠倒),这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强调。10.板书设计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的作用有哪些?2、计算机的组成:显示器显示主机“心脏”键盘输入文字鼠标“指挥”3、计算机开启的步骤第一步:按显示器按钮打开显示器第二步:按主机按钮打开主机4、计算机关闭的步骤第一步:鼠标点击开始第二步:鼠标点击关闭计算机第三步:鼠标点击“关闭”第四步:按显示器按钮关闭显示器1.课题《灵巧的小鼠标》(一课时)2.课型新授3.辅助工具(1)教具√(2)多媒体√4.教学内容(1)教材简析和教学重、难点本课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三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材;重点:鼠标的结构及常用操作。难点:鼠标的常用操作。(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常用的标准鼠标指针。(3)课堂练习设计说鼠标的结构,动手操作鼠标。5.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好动,好奇,多的练习和操作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的快,但分不清,易糊涂。(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第二课鼠标的认识,及简单的移动操作。(3)学生差异分析家庭调节的不同使得学生接触电脑的频率不同,也因此,学生的熟练程度差异还是较大的,但是,在已学过的知识及新知识的掌握上差距不大,学生都能学会,知识熟练程度上略有差距。6.教学方法1、教师教授2、任务驱动3、学生合作4、实际操作5、游戏教学7.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和本学段课程目标1、初步认识鼠标的结构。2、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2)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和认识鼠标的结构及观察和学习教师的演示,掌握操作鼠标的能力,并逐渐熟练运用。过程与方法:由鼠标结构入手,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个别辅导纠正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和操作态度,培养学生对学校公物的爱护。8.教与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的相关内容。2、由计算机的组成引入鼠标的介绍和学习。二、新授任务一、认识鼠标1、提问:鼠标的作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谁能告诉大家,它的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强调)2、以实物展示介绍的方法学习鼠标的结构。信号线左按键滚轮右按键3、讲解鼠标各部分的作用4、认识和了解鼠标的种类及区别。(实物展示)任务二、鼠标操作1、学习和掌握正确的鼠标操作姿势即如何正确握鼠标。(教师演示,学生实践)2、学习基本的鼠标操作动作。(分别讲、演示及学生操作,及时纠正,相互比较不同)(1)移动:(2)单击:(3)双击(4)右击:(5)拖动:3、总结各操作动作的不同和联系。三、学生练习1、完成page12“做一做”拖动“我的文档”。2、自由练习完成page12“试一试”。3、学生回答,集体完成page12“试一试”练习结果。四、课堂小结1、鼠标的结构?2、鼠标的操作动作有几种?3、你掌握了什么技能?五、作业布置1、熟记鼠标结构名称及各自作用。2、熟练鼠标的基本操作动作。3、勤加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任务一1、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同桌合作,指认说鼠标的结构各部分名称。任务二1、学生观察,自己动手按正确要求握鼠标,同桌相互检查。2、学生看书和观察教师演示,分别完成相应的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检查。3、学生操作、交流后回答。1、学生动手操作2、学生动手操作3、学生举手回答9.反馈(1)当堂教学效果反馈(作业)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和操作积极性、主动性很高,能很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实物展示讲解能让学生最直观、最直接学习和掌握新知,整节课效果较好,很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