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作业题目:安顺市人口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系名:资环系姓名:刘武星班级:10级城乡规划班学号:201007084051任课教师:殷老师安顺市人口构成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内容摘要:分析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决不能忽视该区域人口的构成对本区域的影响。现在,利用安顺市近几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和抽样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从安顺人口的人口数量、人口文化素质、人口增长率以及产业结构的产值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分析安顺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并对安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在未来实现跨越式提出建议和意见,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切根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教育文化事业的支出,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努力发展安顺市的社会经济。关键字:人口构成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消费支出人口是经济发展行为主体和基本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作为生产的人口即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能、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成的劳动力。因此,这就需要对区域人口的构成作出科学的分析,因为区域人口的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人口增长率、文化素质等方面与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安顺市人近年来人口的纵横分析,以求找出人口构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内在关联,为安顺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1人口数量与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个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的利用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少及其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到区域生产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积累水平。安顺市从2000—2010年的总人口数量,如图所示: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244.2262246.6723249.3289250.5887256.1685256.8815260.9804267.039270.3013273.4926279.7871年末常住人口(万人)252.29255.17260262.43252.26248.64243.68240.28235.14230.4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得出,安顺市近几年的人口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是增长速度趋缓。安顺市作为一地级市,拥有“五县一区”,而人口总数却只有二百多玩,这必然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安顺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人口数量也比较少,这不利益其经济发展对于人口的需求,扩大其经济发展规模。当然,我们看问题也不是绝对的,并不是人口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相反,在人口过多的地方,由于资源的限制,生产规模不能与人口规模同步扩大,将会人力资源过剩,失业严重,人口收入水平不,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问题,从而影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2人口增长的速度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似乎不难发现,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张水平存在一个矛盾现象,即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而人口机械增长却很快。区域人口的增长由出生和死亡所决定的自然增长与人口迁移所构成的机械增长的影响。人口的增长的意义在于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即是人口增长既能满足发展所需人口数,又能繁衍,使社会持续发展。我们现在就从安顺市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分析安顺市将来人口增长的趋势,从而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什么直接的影响。2003年安顺市的人口状况2007年安顺市人口状况安顺市人口状况(续)地区别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安顺市17.186.9310.25西秀区15.466.409.06平坝县16.806.909.90普定县16.716.5010.21关岭县17.927.0010.92镇宁县17.977.0010.97紫云县18.578.659.92安顺市人口状况年末常住人口(万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安顺市267.3613.06.66.4西秀区84.6512.36.06.3平坝县36.0413.06.66.4普定县42.2612.56.06.5镇宁县35.7512.86.66.2关岭县33.4913.16.76.4紫云县35.1713.06.46.6从安顺市2003年和2007年的人口状况来看,我们发现,2007年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低于2003年,这一人口增长趋势符合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可以预测,在今后的发展中,安顺市的人口必然沿着这一趋势继续走,这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较,安顺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符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安顺再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3劳动力分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在职业分配上的比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一个区域的劳动力,看其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这一关联因素,我们来看看安顺市从2000——2010年这十年间,三大产业总产值的增长情况,从而预测安顺在将来的发展中的人口职业转变和分配问题。2000—2010年三大产业总值年份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58.457118.8320.579219.047915.96200163.503318.922323.04421.53718.66200270.727617.542629.736123.448921.11200378.750620.031633.146525.572521.9200487.790521.178938.172428.439224.66172005106.033424.007840.891941.133747.11492006123.737526.486144.671952.579567.82192007154.948928.512758.183168.253180.21542008181.325335.464162.415983.445368.39382009195.703836.14769.182190.374784.24472010232.92140.325388.5907104.005111.343根据这一表格显示,我们把安顺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2000年到2010做一个对比,我们就很容一的发现,安顺市在三大产业中的增长都处于增长趋势,但是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有大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发展速度虽有增长但是速度比较缓慢。从这安顺市的三大产业发展来看,它符合我国现在努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符合我国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而在今后的发展中,安顺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对其综合素质也会越来越严格,这对于发展比较落后的安顺来说,必须加大对安顺市人口的文化教育培养,为将来的发展做铺垫,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4文化构成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分析4.1人口文化构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4.1.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文化构成,并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4.1.2经济是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表明,劳动者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现代经济发展也证明,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言,物质资本的多寡固然重要,但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的增加更加重要,一方面反映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弥补物质资本的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可以发挥倍数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本随着其积累的增多,其边际收益将递增,而物质资本则存在着使用过程中边际收益递减的缺陷。基于这样的关系,我们来看看安顺市2000年—2001年的教育状况:安顺市2000—2002教育状况指标单位2001年2000年2001年比2000增长(%)在校学生数万人45.2844.362.1招生数万人10.529.955.7毕业生数万人7.337.87-6.9学龄儿童入学率%98.1498.180.0从这个表,很直观的就能看出,安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多,几乎接近100%,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而在在校学生、招生数、毕业生数所占总人口数比重来看,需要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投资,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从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为安顺市将来的发展储备人才。5基于安顺市人口结构对安顺发展的对策建议5.1抓住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安顺市市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这是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关键。当前安顺市进入劳动年龄处于上身阶段。所以应抓住这一契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在集中力量发展自有核心技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还应从安顺市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和高技术相结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劳动力比较优势与国内外资源优势、资本优势得到真正结合。5.2注重人口素质提高,尤其是农村庞大人口存量的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一是依托技术学校,加强重点产业实用技术人员的培养与培训,稳住国内人才,吸引国外人才;二是壮大企业科技人才队伍。造就一支庞大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三励和支持农村教育.充分利用农业函授大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等,对农村适龄青年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5.3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城镇化。一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漳州市人口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走人口城镇化、工业化之坦途;三是要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之路,推进农村城镇化;四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这是解决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问题的重要举措。5.4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就业蓄水池(特别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参考文献:【1】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77—87.【2】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1.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2.【3】侯亚非.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M】.j}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