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厦门市政管廊公司昨揭牌,将统一建设管理全市地下管廊2015-01-1907:10:46来源:台海网(厦门)台海网(微博)1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陈思亲通讯员李力)电力管坏了,不用再破路修补;供水管坏了,也不用再对路面“开刀”。昨天,厦门市政集团下属的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意味着,今后,全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将由专门的管廊公司进行统一建设和经营管理。与此同时,厦门还将再建将近100公里的城市综合管廊,并于今年申报全国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进一步消除城市“拉链路”,不再频繁对城市道路进行“开膛破肚”。成立公司统一建设管理综合管廊注册资金500万元,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昨日正式揭牌。导报记者获悉,作为厦门市政集团大家庭的新成员之一,管廊公司将负责今后全市综合管廊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成为地下共同管沟“大管家”。这也意味着,厦门今后新建的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将统一规划和设计,其施工和维护也将由管廊公司负责。市政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在此前,这项工作都是分开进行,只要一根管道破损,就要由不同的管理单位开挖路面维修。管廊公司成立后,不管什么片区,只要是被纳入综合管廊的地下管网,包括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给水、污水、雨水等,都将统一管理。市政人士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路面开挖的频率,还可降低管道维护成本及对道路通行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节约大量地下空间。比如,湖边水库片区综合管廊建成后,原高压架空线11KV和22KV缆化进入综合管廊,省下了约22万平方米的土地可供开发。管廊建设综合管廊总长将近200公里厦门究竟有多少管线被纳入地下综合管廊?导报记者从市政集团获悉,BRT沿线厦禾路、莲前路、云顶中路是最早建设综合管廊的路段,加上后来新建的湖边水库和集美新城核心区管廊,截至现在,全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48公里综合管廊。同时,管廊公司目前已对BRT沿线、湖边水库片区、集美新城核心区进行运营和维护管理,已纳入综合管廊的各类市政管线达50.17公里。这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投用的综合管廊长达98.17公里。与此同时,根据市政府加快推进全市综合管廊建设要求,今后旧城改造及新城建设等道路,要全面施行综合管廊,并由管廊公司建设管理。为此,厦门的地下综合管廊规模还在不停扩大,目前,全市在建的综合管廊53.79公里,正在办理工程前期阶段的综合管廊约40公里。算上已经投用的综合管廊,厦门未来综合管廊的长度将超过190公里。此外,市财政投入的资金将作为财政注入资本金,并根据综合管廊实际建设情况对建设资金进行相应的补贴。申报试点重点建设三大片区的项目除了进一步扩大厦门综合管廊规模外,导报记者还获悉,管廊公司将于今年启动申报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市政集团人士介绍,根据日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获得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的城市,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据了解,接下来,管廊公司将根据厦门综合管廊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大嶝新机场片区、翔安南部新城片区、马銮湾片区的综合管廊项目,同时理顺目前全市综合管廊投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综合管廊的投融资工作。揭秘新型综合管廊可通车七大系统智能监控维修看过电影《偷天换日》的观众,会对片中轿车在巨大地下管道内飙车的场景记忆深刻,事实上,新建的地下综合管廊远比这复杂许多,不仅构造和规模高大上,就连运行、维修和防火都十分智能。导报记者了解到,新型综合管廊类似于一个地下管道“仓库”,里面集纳了水、电、气、通信等各种各样的地下管网,综合管廊底部距离地面平均深度超过5米,有的达到8米甚至更深,其顶部距离地面也有两三米。一般的综合管廊,其管廊仓高有三四米,宽接近8米。这么庞大的管仓,如何进行管线维修?市政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厦门的地下综合管廊内部,配备了先进的技术管理设备,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自动排水系统、自动通风系统、安保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等七大系统协作,确保管廊主体及入廊管线安全运行。任何一条管道只要破损,就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直接定位,将情况传送至地面指挥中心。由于空间够大,维修车可直接进入管仓内维修,维修人员也可自由行走,甚至可以使用一些小型机械。由于管廊内管线密布,只要发生火灾隐患,管廊内的消防报警系统就会开启,并和自动通风与安保系统等联动,及时灭火。作者:陈思亲李力海口拟建地下管廊总长140公里投资36亿2015年4月,海口成功进入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与海口市委市政府共同努力,在34个申报城市中层层竞争赢得的一次机遇。“众所周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海口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避免了“拉链马路”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以后如果自来水管腐蚀了需要更换,只要把设备调进地下综合管廊里进行维修即可。除了方便管线单位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避免道路反复开挖影响交通、干扰居民生活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还有更多益处。“对海口而言,地下综合管廊最迫切的益处在于,通过高压线等入地下入管廊,集中化管理,实现台风中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承担海口此次地下管廊项目规划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师宋文清认为。既然地下综合管廊的好处如此之多,为何直到今天才进入操作阶段呢?一位熟悉市政工程程序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体制的原因,发展的原因,还有利益分配的原因。这位人士认为,自来水、天然气、电信、供电、城市排水等多个单位、部门互不隶属各自为政,从这些单位和部门自身来看,都有自己的施工计划,但综合来看,给人以无序和混乱的迹象。“譬如我们要拓宽一条马路,拿到设计施工图纸开工前要先通知水电气等单位,要求他们给予配合。但有些单位人手不够,时间排不过来,有的单位资金审批需要走流程。等路修好了,一些单位的钱才到位,于是路又遭‘开膛破肚’了。”这位人士举例说。而长久以来的管理体制已经形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惯例,工程缺乏前瞻性;由于工程跟踪测量率低,一些管线工程没有留下准确图纸,建设系统缺乏精准信息数据,致使常发生挖开后碰到障碍物不得不绕道、改线、改管等现象。“最重要的是没有钱,如果一个城市有雄厚的资金,能一口气投入建大管,自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海口市一家市政设施单位负责人回忆,10年前,海口曾经有人士提出过修路先建“共同沟”,但苦于当时微薄的财力,设想被扼杀在了摇篮里,市政设施建设只能“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有限的钱,干地面上看得见的事”。“‘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将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将极大地提高海口市的基础设施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一揽子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大大地提高管线的寿命,提升海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改善城市面貌。”省委书记罗保铭在多个场合表示。摸地下管网家底发现问题不少海口启动编制《海口市地下管线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对管网的集约化改造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同步实施管线集约化改造,对于有可实施性路段采用建设综合管廊方式,对于无综合管廊实施条件路段结合道路改造、采用高架线进电缆沟的入地方式;另一方面,对无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实施的区域,结合城市节能并网对管线进行集约化改造。以92分高分第3名进入试点城市之列海口是怎样胜出的?“海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热带滨海,台风多发。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老城区占比小、新区开发空间大,在海口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既有需要、也有必要、更有优势!”4月8日,海口市市长倪强代表海口赴京,在财政部、住建部领导及各位专家面前,朗声作“海口市申报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汇报陈述答辩。只要能通过此次陈述,海口就能获得12亿元配套资金,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阶段。相对海口当前的财政能力、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这个机遇很重要。机遇始于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从国家相关部门得知要在全国挑选城市搞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后,海口立即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为组长,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光平、副市长任清华为副组长,各职能局第一把手组成的市级领导工作小组,未雨绸缪。1月中旬,海南收到财政部、住建部联合下发的正式文件。两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将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海口属于省会城市这档。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指示,省委省政府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海口市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此后,省领导多次带领海口小组赴京领会精神,极力争取支持。“海口市申报‘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对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海口地下管网设施,提升海口省会城市服务功能、从而推动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省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认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还表现在省级财政配套上,将项目列入2015年的重点工作,省直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指导、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按要求,申报方案须于2月15日前上报到两部委。“海口从零开始、边学边干,抢抓时间,保质保量按时间节点完成了申报方案。”海口市参与申报的人士介绍,全国共有34个城市申报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资格初审后仅有15个城市进入竞争性评审,此时海口排名第7位。不到两个月时间,海口申报试点城市已经形成了省市联动、市级跨部门联动以及示范区企业联动的多级联动制度。在竞争性评审答辩环节,倪强反复修改汇报稿并参加答辩,汇报陈述海口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总体思路与规划,介绍示范项目与设计标准,解释项目实施与投融资模式。当得知海口最终以92分的高分,获得第3名时,海南省、海口市两级政府代表欢呼起来。最后的答辩,海口在激烈的竞争中名次大幅提升,与第一名仅差2.64分。获得首批试点城市依次是沈阳、苏州、海口、长沙、包头、白银、厦门、六盘水、十堰、哈尔滨10个城市,多为直辖市、特大城市、经济发达一线城市,按海口的综合实力能胜出,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实属不易。高起点规划+新老区统筹海口“地下综合管廊”这样建管廊规划总长140公里已编制的海口地下综合管廊总体发展规划中,全市管廊规划总长140公里。“海口地下综合管廊优先选择在新城区实施,与新城区道路建设同步进行。”海口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海口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海口首先开始2处示范区、3个试点项目建设,涉及范围109平方公里,总长44.68公里。到2016年底,有不少于10.98公里的综合管廊进入运营期。示范区为西海岸新区和美安科技新城,其中西海岸南片区综合管廊项目34.3公里,五源河片区综合管廊项目5.8公里,美安科技新城综合管廊项目4.58公里。西海岸南片区采用干支混合型及支线型综合管廊,首期6.4公里于2016年3月投入运营,直接服务开发强度最高的“十字双轴”的核心区,并辐射四周主城区;8.5公里于2017年7月投入运营,进一步增强南片区核心区域的综合管廊辐射强度;19.4公里于2018年初投入运营,综合管廊向南扩展延伸最终覆盖整个南片区。五源河片区采用支线型综合管廊,单舱断面,到2017年7月之前,全部5.8公里直接服务五源河体育中心区域。美安科技新城采用干支混合型综合管廊,双舱断面,计划2016年3月之前综合管廊4.58公里要投入运营。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在设计标准上,海口综合管廊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分双舱和单舱两大类,6种断面型式,其中,双舱造价每公里约1亿元,单舱造价每公里约7200万元。设计最大断面面积35平方米,预留了检修车通道;设计上充分预留发展空间,配套完善的附属设施。据设计单位介绍,海口试点项目采用干支混合型和支线型综合管廊相结合的网络化、层次化综合管廊系统,断面布置满足管线安装敷设和运营维护要求。纳入管线主要以电力、通信、给水、中水、直饮水为主,并因地制宜地纳入军用管线和新能源管。综合管廊设计安全等级一级,防水等级二级,按照重点设防类(乙类)构筑物进行抗震设防,并配备供电、监控、排水、消防、通风、标识等完备的附属系统,确保综合管廊试点项目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