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填空1、大都市区特点:①多核心;②交通走廊;③密集的交互作用;④规模特别庞大;⑤国家核心区域。2、全市人口:指地级及其以上市包括所辖县和县级市的市域总人口。3、常住人口:户籍总人口减去外出半年以上的本地户籍人口加上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4、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是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5、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常说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6、位置:就是某种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则为端点位置。7、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8、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9、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以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2个明显趋势:⑴集中区位;⑵分散区位。信息服务业也表现出集中和分散两种趋势。由决策、管理、协调、金融、保险、法律、经纪等构成的高层次职能属集中区位;而文秘、实际操作等为高层次职能服务的辅助职能属分散区位。10、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全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与南亚、非洲等国的城市类似,这种情况被称为过度城市化。11、城市地理学在分析城市化动力时,首先注意问题的空间性,从地域秩序入手分析。12、托达罗提出他的人口流动模型,认为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映。预期的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13、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和离心两种类型的城市化。按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14、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是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能的过程。15、目前确定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定方法只要有2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16、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有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扩散。这种现象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由于中心地租昂贵,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劣,形成巨大的推力,促使人口、产业、就业岗位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现象。17、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在若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时代已经结束,经济转向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阶段,以人口集中为标志的城市化也转向人口向外扩散为主的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然以工业化为主要的动力18、近现代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⑴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⑵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区域差异明显。19、1988年,周一星认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含港、澳)已经形成了2个都市连绵区,并认为辽中南、津京唐已有都市连绵区的雏形。20、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发布。21、中国城市经济效益的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证明,影响中国城市间工业经济效益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城市规模,而首先是城市职工拥有的固定资产值(即投资强度)和城市的工业结构。22、货物的可运输性会随时间而变化。这主要受运输工具改革、生产发展和资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3、各种相互作用模式的产生,旨在寻求空间组织中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比较著名的有引力模式和潜力模式。24、城镇体系规划即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区域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25、健全的城镇化是经济非农化、人口城镇化和设施城镇化三者的统一,前提是有就业机会。26、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范围内的各种绿地必须进行绿地建设,不得改为他用。城市蓝线:指城市水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给水设施的保护范围界限。27、城市地理相对位置:是指某城市对该城市周围的一切物质的空间关系,是一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地理因素,它决定了城市的个性和城市的发展前途,但对城市结构和空间结构并不一定有直接影响。28、土地使用权的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使用,或者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权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9、城市风,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和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30、城市开发区是指以城市为依托的开发区。近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中国陆续创建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开发区。31、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世界范围相继出现了以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为特征的两种新型的开发区形态。20世纪70年代,波及全球的石油危机以及随之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迫使许多出口加工区不得不寻求转型,一些条件较好的出口加工区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化,逐渐发展成为科学工业园区。32、城中村问题的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城中村改造要遵循规划控制、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处理好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之间的关系。33、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社会区人口之间是社会关系。生活在不同社会区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观念和行为。反映在空间上,社会区是由数个社区构成的更大范围的城市均质地域。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区为主。34、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这一概念:认为以2500万人为大都市带的最低人口规模,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1)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2)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3)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4)英格兰大都市带;(5)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6)还很少被了解的以中国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简答论述1、1986年,周一星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概念,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2、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1、形成动因: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2、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3、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鲜明的等级性;4、类别:集镇、城镇、县城。(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1、形成动因: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2、转运功能的三种类型:实体转运、商业性转运、政治性转运;3、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4、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5、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1、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2、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3、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4、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3、阐述你对世界城市体系的理解。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创新更加活跃。1994年1月,以美国政府公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标志,全球信息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学者称之为第五次工业革命。信息网络成为影响城市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国家层次的信息网络正在彼此沟通,结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信息网络,城市体系由跨国城市体系迈向世界城市体系。首先,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组成,并有明显的等级结构。最高等级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资本集聚的主要场所、跨国公司总部高度集中地,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第二级是大量的区域性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其作用是协调上下级联系;第三级是大量具体进行生产和装配的城市;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主要城市是信息网络上的节点,是网络依附性城市,城市职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国际性。其次,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虽然信息网络可以从分散的大小居民点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居民网络,一些经济活动也能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但许多决定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活动和职能仍在大都市集中发展。大都市的优势吸引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力,因而强化了大都市的支配地位。大都市影响范围之内的中小城市因接近大都市也获得较大发展。相反,在远离大都市的地区,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未及地区或稀疏地区,获得的投资与大都市相比将相对或绝对减少。因此空间极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最后,传统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市体系。过去在国家城市系统中居统治地位的大都市可能失去在国家的重要性;一些位于对外开放边界地带的城市可能获得较快发展,地位上升;过去处于衰落状态的边缘城市可能进一步衰落。4、简述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5、简述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一)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1.促进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变革和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产生。2.有效的指导国土和区域规划。(二)批判之处1.某些假设脱离实际,损害其现实性。2.其主要适用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城市密集地区。3.忽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4.只注重中心地不同等级间的纵向联系,而忽视了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连线。6、简述伯吉斯同心环模式的主要内容。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