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佳国际修规及建筑单体设计》项目建议书一、对本项目的认识1、区域概况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相媲美!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汉代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亦来源于此。同时,太原已成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明、清两代,太原经济迅速发展,其矿业、商业、手工业,对全国的经济影响很大,有“晋商执全国牛耳”之誉。2、经济发展太原是我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太原为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与北京、天津同为华北地区“工业重镇”。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政策的出台,太原的经济发展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太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起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领头羊”的重任。近年来,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纺织、轻工、医药、电子、食品、建材、精密仪器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加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集中及商业物资供应中心的优势,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3、规划背景2《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对太原市的总体定位是“山西省省会、承东启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按照“南移西进、北展东扩、提升品质、重塑形象”的总要求和“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开发古城“三城”联动的建设思路,树立“大太原”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年来,在交通、通信、市政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中具体划出了四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是132公里。一号线,阳曲镇政府到汾东新区,全长37.7公里,途经阳曲镇政府、新城客运站、动物园、解放北路、解放南路、长治路、小店客运站、汾东新区南边界。它贯穿主城区,支持城市“北调南扩”,引导核心区人口南迁。二号线,上兰组团到北营站,全长33.1公里,途经上兰组团、尖草坪区政府、和平北路、动物园、柳巷、迎泽大街、太原火车站、新建铁路南站。这条线覆盖柳巷核心商业区,重点服务于太原火车站、北营站。三号线,卧虎山到晋祠,全长36.1公里,途经卧虎山、东客站、太原火车站、迎泽大街、长风商务区、新晋祠路、晋祠。这条线是东西方向主要的跨河客运走廊,重点服务于长风商务区、晋祠风景区和三个对外大型交通枢纽。四号线,西山矿务局到武宿机场,全长25.3公里,途经西山公园、南内环西街、新建南路、学府街、建设南路、太原新建铁路南站、武宿机场。这条线将实现西山地区与核心区、长风商务区的连接,今后还将向榆次方向延伸。4、规划范围本项目选址位于太原市长风东街以南,坞城东街以北,双塔南路以西,石太铁路线以东,规划项目面积约11公顷,土地用途为行政办公及居住,兼容商业,暂定名为“宝佳国际”。5、规划目标①、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居住舒适、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城区,使之符合太原市总体规划发展的需要。②、为太原市提供合理、高效的发展模式,以利于指导整个太原市域长远发展及下一层次的规划建设。③、通过对这个地区用地功能优化布局、交通网络组织和总体形态控制,进一步提升太原市完整、清晰的城市形象和良好的城市景观。④、提供规划相关经济分析及实施策略,引导城市开发建设合理有序进行。6、规划理念3(1)、打造太原市新的城市品牌。独特吸引力与品牌提炼,是本次规划的核心技能。太原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具有很好的的曲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和文化底蕴。本项目对该地区的提炼,是以功能布局整合、文化底蕴探索、游憩模式创新、风貌景观创意四个方面深度研究为前提,站在打造太原市新“核”的高度上,实施系统规划的结果。(2)、突出地域特色。作为一个拥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名城,塑造融合独特个性与传统特色的城市新貌,是规划重点之一。因而规划既要知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显传统特性,又有地域个性。同时大胆创新水域水岸景观结构,突破水利形态局限,充分利用区内水系,做好“水文章”,体现城市特色。(3)、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融合、渗透到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在规划理念上,既要注重客观实际,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立足点和着眼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绿地、园林景观建设,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增强规划对未来预见性的同时,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研究实施的可行性,注重规划的可持续性,近远期结合,保护与建设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使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7、规划原则本次该地区城市设计,应遵循一下原则:1)生态性原则:强调设计遵从自然。自然的空间格局,自然的生态过程。2)文化性原则: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人文景观的再创造。3)地方性原则:充分利用本地的材料,本地的风格进行规划设计。4)科技性原则: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创造高科技的新景观特色。5)相宜性原则:建立道路与人,道路与山水,道路与道路,道路与植物,道路与设施等有机总体的关系。6)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这一原则实际上包含在以上所有各项原则之中,即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地形,当地材料,构筑亲切宜人的空间。7)国际化原则:按照国际化标准提供各种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商住配套设施、景观风貌设施与环境卫生设施。二、工作技术路线1、工作思路4基于以上对于项目的认识,本次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整体性为指导原则,把规划区打造成集商业金融、文化健身、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核心区,提升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品质,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并举,生态优美、交通发达、综合化、多样化、功能齐全的核心城区。具体规划工作从以下方面展开:(1)、全面地分析国内、山西省及太原市的相关政策和战略部署,为项目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及依据,将规划方案的前瞻性、超前性与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相统一。(2)、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大胆认识,勇于创新,为本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确保项目规划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3)、充分了解项目的区位条件、区域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大胆构思,充分利用项目地现有自然风景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为项目确定出正确的功能定位、创造出优美的环境和塑造出鲜明的特色。(4)、对项目土地利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确定各项用地规划和功能分区以及各分区的布局,尤其是交通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的用地布局,科学、高效率地利用土地资源。(5)、根据分期实施、有序发展的原则,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现状发展与未来发展相衔接,紧密规划区周边情况,使之与其他各区域协调统一,形成统一整体。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价值判断重于经验分析,注重思维的灵活性,考虑使用多种方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拟采用以下的方法:(1)、在规划区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2)、通过政府文件和相关情况介绍,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规划区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步编制规划作铺垫。(3)、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文献分析、对比研究、利益相关者分析、系统动力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SWOT分析、多学科性综合研究、多方案选择、定性与定量并重、提倡市民参与等完成规划方案的制定、编写。2、规划内容(1)、现状分析及问题策略(2)、功能定位(3)、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4)、空间结构和形态(5)、景观风貌设计;(6)、道路交通组织;(7)、重要节点或地段的详细城市设计(8)、区域建筑容量、高度、体量的分析和处理方式;5(9)、城市公共艺术(小品、广告、雕塑、路灯等)的设计意向及方案;(10)、绿化植被的配置与建筑色彩的意向;(11)、开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及分期实施的建议方案。(12)、其他设计设计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3、内容重点基于以上对现状的认识、分析,对该地区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安排,将太原市未来新兴产业及未来城市核心区纳入到此次规划设计中。在设计范围内结合现状用地和设施,将该地区建成功能齐全、交通顺畅、环境优美、商业繁荣的太原市新“核”。此次规划的内容重点如下:(1)、空间结构和形态提出人地和谐,对中心城区空间机构和形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划定重要视觉走廊、景观节点、空间轴线,确定建筑高度分区和开敞空间组织,对城河界面、建筑色彩、建筑形态以及天际线等进行组织和安排,实现空间综合利用与景观环境、城市形象等之间的协调,体现该地区的空间特色。(2)、土地利用及功能布局本着集约用地、合理布局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确定土地开发强度与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该地区建设对周边土地价值的影响,通过对该地区土地的有序开发,实现城市土地开发建设与交通枢纽的有机结合。1)确定该地区核心区的功能结构布局,处理好本区与周边用地关系,从土地集约利用及环境空间营造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土地使用调整方案。2)合理设置相关配套设施,合理安排与区域发展潜力相关的行政、商务、文化、休闲、居住用地,并力求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同时做到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3)考虑未来的发展合理确定预留用地。4)规划区内总绿地率不得低于30%。此外,还要考虑到该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应成为交通联系通道及人防空间,还应使之成为人与人交往的空间,休憩的空间,同时可合理布置商业购物及文化娱乐设施以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成为综合的、人性化的交通、购物、休闲场所。(3)、道路系统及竖向设计对现规划路网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考虑城市优美天际线及景观美,处理好该地区内部道路交通以及与周边路网的衔接,立体分流的主要道路断面设计、竖向设计,达到车辆和人流快速疏解进出的目的。(4)、城市设计61)城市形象系统设计:根据城市定位和空间特质,进一步开展城市形象系统的设计,提出城市植物配置、新区标识系统、色彩系统、城市小品的引导要求和设计原则。2)景观敏感区域的界定,并保持该区域特质的同时考虑相关的空间过渡和相应的建设引导措施。3)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从功能布局、景观要求及空间联系上对该地区重要地段进行地段和节点的设计,努力营造出生态、宜居的城市居住新区环境和现代化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5)、项目开发策划1)项目策划在区域城市发展定位和土地最优利用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建设带来的潜在发展机遇,研究确定该地区内可能的、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开发项目并研究开发容量和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卡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2)分期实施建议和土地开发策略根据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