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图重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城市意象图重构研究Abstract:itisnecessarythattheconceptofgeographyspaceisstudiedandcomprehendedin-depth,becausethecomprehendoftheconceptofgeographyspaceimmediacypenetratetodatamodelofGISandspaceanalysis.Geographyspaceisstudiedformconceptiveorcognitioningeography,suchastheresearchofgeographyclassandspacedistributing.DavidHarveyhaveexpatiatedonspacedescribeandgeographyclassinhisbookmakingofexplanationingeographyin1971,hisresearchhasbeenestablishedbasewellfortheresearchofspaceconceptinGIStechnique.Theproblemwhichusecompatibledescriptionwaydescripturbanspacehasn’tbeensettled,becausetheresearchofurbanhasn’tspecialdescriptiontool,butborrowcategoryofgeographyandarchitecture.Thepaperdiscussesthepatternofurbanspace:formaesthetics’pattern,computermodeling’spattern,GeographyCellularAutomata’spattern,zoologysightplan’spatternandmakeaconclusionisthatfourpatterndon’tresearchongeographyspace.Theresearchofurbanimagoisnewcut-indotforurbanspace’sstudy,thefitwayofdescriptionurbanmaybefindpasstheresearchofcognitionofhumanbeingforspace.Thepaperputforwardimago’spatterntodescribeurbanspaceandexpatiatethispattern’srationalityandhisbasicstructure:glossary+syntacticrule+semanticrule.Keyword:spaceinformation;conceptionmodel;urbanimago摘要:由于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将直接渗透到GIS的数据模型和空间分析处理中,因此对地理空间的概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是完全必要的。地理学中对地理空间在概念上或认识上的研究是很多的,例如各种地理分类、空间分布研究等等。英国学者大卫·哈维(1971)在其著作《地理学中的解释》中对空间描述和地理分类有精辟的阐述,为针对GIS技术的空间概念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使用适合的描述方法来描述城市空间却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因为城市研究没有专门的描述工具,而是借用了地理学和建筑学的一些范畴。论文探讨了城市空间描述的模式:形式美学模式、计算机建模模式、地理元胞机模式、生态景观规划四种模式,得出这四种模式欠缺的是对地理空间的研究。城市意象的研究是城市空间研究新的切入点,通过研究人类对空间的认识,才能找到合适的描述城市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城市空间描述的意象模式,阐述了其合理性和模式的基本构成:词汇+语法规则+语义规则。关键词:空间信息概念模型、城市意象摘要:论文通过意象试验阐述了人类关于在意象图中出现的区域、道路、建筑物的认知,利用这三个元素进行了意象图重构研究,城市意象图可以使我们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借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以便为设计一个美丽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提供依据。而意象图重构方法可以解决意象试验中只涉及到试样内部的共同性问题,因为只有有了对群体和个人意象的不同的理解,一种环境才能构成得使所有人都满意。关键词:城市意象、城市规划、意象图重构1意象研究概况意象是人类意识对于物质世界的主动和积极的形象化反映,表现为象(Image)、形(Graph)或图式(Schema),它以知觉经验为基础,与抽象概念一样能超越知觉经验[章士嵘,1992]。50年代中期城市规划家林奇(KevinLynch)运用了心理学家有关“图式”的理论,对美国的三座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进行了详细调查,开始研究人们对三座不同城市的意象。并得出结论:城市空间的“意象”由通道,边沿,区域、结点和地标五种元素构成。进入60年代后,认知科学蓬勃发展,挪威建筑学教授ChristalnNorberg-Schulz以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空间”问题,写出了《存在、建筑与空间》一书。在对“空间”问题的论述上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在理论上做出了新贡献。70年代以后,建筑师们普遍强调对人们在使用空间中的行为作观察纪录,同时对人们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作分析,以此作为设计构思的源泉之一。不少建筑师学习掌握行为科学的理论,自己进行研究并应用到设计中去。但学者们对意象的研究始终是围绕林奇大师的思路,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是“可读性”,亦即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笔者用Bell的话来说:“尽管作了不少工作,但并未能基于Lynch的理论发展出一套设计方法学,以便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1970年Rapoport建议为设计者提供事实信息,但可能一下子还办不到,因为环境的性质与人们感知到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任何简单的预测都难以确立。对意象以及活动的研究,还处于对行为的预测,对在城市设计中研究设施的位置、道路布局、标志物的设定、城市美学、交通设施……具有探讨价值的层面上。意象(Image)一词并非林奇首创。它原是一心理学术语,用以表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组织,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并由巴特利用于心理学。但其现代用途却是由博尔丁建立的。此后,意象概念又逐渐在政治学、地理学、国际研究和市场研究等领域得到应用。博尔丁认为,所有行为都依赖于意象,“意象可定义为个人累积的、组织化的、关于自己的和世界的主观知识”。而意象的心理合成则与“认知地图”(CognitiveMap)密切相关。城市意象图可以使我们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借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以便为设计一个美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提供依据。林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认知地图和意象概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并认识到城市空间结构不只是凭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要凭人的主观感受来判定。我国建筑、规划界也对城市意象进行了研究,;如:(1)对广州意象空间的研究,研究者分析了影响广州城市意象要素的因素,并在利用评价标准给每张城市意象草图定级打分的基础之上,对广州市民性别、年龄、在广州居住时间、职业、文化水平、居住地点、上班时间、交通工具与道路、边沿、节点、标志、区域、类型、范围等级之间两两用卡方检验求出x2值,在显著水平0.05情况下,得出意象构成要素的道路、标志、节点受上述影响最小,是城市意象中最为普遍性的构成要素。而边沿、区域、范围,则受到个人因素影响较大,是一种受制约的构成因素的结论[李郇,许学强,1993]。(2)在“新建筑”1999年1期中,林玉莲通过武汉市公共意象调查,了解市民对武汉市城市环境的评价,评出城市的象征、中心、值得自豪和最美的地点,并提供给当地的规划部门为城市规划、更新与发展作参考。(3)顾朝林在2001年第一期的地理学报上发表的《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一文中,通过照片辨认和认知地图调查对北京城市进行了意象空间的研究,他指出: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2意象图重构的研究目的及意象试验2.1意象图重构的研究目的意象图重构就是运用意象元素进行城市空间的组合,它的研究目的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在意象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面貌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接连不断的城市改造产生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调整意象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今天的居民流动性更大,迁移更为频繁,如何经历剧变又能保持意象的连续性,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意象怎样随变化调整?调整的范围有可能多大?何时会忽略甚至歪曲现实以保留意象地图?但目前的意象研究仍局限于某个时间点存在的意象,无法回答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的意象图重构概念也许能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启发。其次,意象不只是外部特征的结果,而且也是观察者的创作,因此通过教育有可能会改善意象的特性。一个表面上无序的物质世界,如果能发明一种象征性的图解,说明各主要特征之间的关系,帮助意象的形成,那么这种表面的无序就可以得到澄清。如何从一个整体领域来理解城市,并探究城市空间各个元素、形态或序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建设城市的基础。城市感知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现象,其对象是一个尺度非常巨大的物体。如果城市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感知的,那么弄清楚各部分直接的环境关系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寻找理解和巧妙处理整体的方法,它至少要能够解决序列问题并阐明形态。城市的形态和序列将是城市意象研究方向。它们涉及的将是复杂的、暂存的形态的表现手法。在这种形态能够被理解和运用之前,需要寻找代表其本质的方法,以此不必重复最初的体验就可能相互交流。开发可意象性的设计潜力,并检验它是否能够形成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2.2意象试验虽然感知研究的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人们普遍认为林奇的《都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一书是城市环境意象研究的里程碑。林奇认为,虽然每个城市中的居民对城市的感应不同,但“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它由许多个别的意象重叠而成”。林奇认为,每一座城市对市民来说都具有“可意象性”(Image-ability)。林奇的工作中对意象要素的直觉鉴别方法遭到很多批评,而且试图将许多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的意象叠加在一起的合理性也受到质疑,但他的研究方法却被广泛采用,并由此导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构造意象的讨论。例如弗朗西斯卡托和麦彬[Francescato、Mebane,1973]就米兰和罗马两市市民对各自城市的态度及意象进行对比研究等。1.实验内容:用你认为最简单的表示方法绘出松江示意图,并表示出你认为应突出表示的内容,范围没有限制,图形不要求精确,但希望尽量详细。2.调查人群来源:在校的中专生、在松江工作的机关人员。实验过程如下:一、共发出实验图150份;收回有效实验图120份;此为第一阶段,采用地图认知法。二、把收回的120份实验图请另外的10人分析,这10个人学历为大学本科,年龄为30~50岁,在分析的过程中回答笔者提问的问题。三、上述10个人选出他们认为最容易看懂的几份,并说明理由。此为第二阶段,采用社会调查法。四、选出的几份最容易看懂的地图,送给松江区规划局的专业人员,请他们分析,并改正,然后说明理由。五、从规划局、建筑设计院选10个专业人员画意象图,并与普通测试者的意象图进行比较。此为第三阶段,采用专家咨询法。关于意象研究方法这里引用林奇的思想:“首先,通过多个途径获得的资料的内在一致性,说明我们使用的这些方法,确实相当可靠地洞察了被访人群复合形成的城市意象,应该也同样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其次,尽管取样规模偏小,存在社会阶层偏见,以及某些位置分布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