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问题研究主要内容提要★城市社会问题概述★城市社会运动问题第一节城市问题概述一、城市社会问题的涵义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或者“城市病态”。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社会问题”条目的解释: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基本核心:社会公意(socialconsensus)的“大数原则”(量)与“违规原则”(质)。满足城市社会问题的必备条件1、城市问题的起源——由相当数量的人成为问题的主体。2、城市问题的发展过程——少数当事人已经失控,蔓延成为公共问题。3、城市问题的结果——对大多数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城市发展。4、城市问题的解决手段——单靠少数人或者社会组织无法解决,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城市社会问题的四个构成要素: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3、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4、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二、城市问题的特点1、城市问题的共性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城市化形成共同的城市问题,如住宅问题等。2、城市问题的特性城市问题是历史范畴,在工业化社会出现;阶级冲突—文化冲突—生态危机。城市问题的空间差异,大城市的交通、就业、移民等问题;小城市的效益和功能问题3、城市问题的复合性——多因性和重叠性以及连锁性反应等。4、城市问题的爆发性——城市“急症”状态,呈现出爆发式急性发展,造成社会危机。5、城市问题的周期性——城市问题的根源依然存在则城市问题的发生和变化就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三、城市问题的类型1、城市人口问题——城市人口总量与结构问题、移民问题。2、城市生态问题——城市土地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等。3、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4、城市交通问题——城市道路问题、交通拥堵问题、城市通勤时间问题等。5、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住房短缺问题、城市居住质量问题、内城问题等。6、城市犯罪问题——侵犯财产罪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吸毒、酗酒等。7、城市社会运动——城市的集体行动事件等。四、中国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1、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城市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居民失业率的上升,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很容易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2、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分集聚而产生过分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交通条件恶劣等问题,导致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差;由于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而导致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由于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不平衡导致居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过长等。3、“城中村”和“边缘村”的存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是因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包围乡村的现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和长期得不到整治,这些地区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社会治安极其混乱。“边缘村”是指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大量低质量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多为打工者的集中住所,如北京的新疆村和浙江村等,由于得不到城市政府应有的关注,社会治安较为混乱,并且城市居民对这些来自农村的居民存在明显的歧视现象。4、城市中心区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引起社会分化并破坏了原有城市社会网络,大规模开发迫使中心区居民迁往郊区,而边缘社区由于缺乏商业服务、教育等设施,仍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宅供应明显不足、城市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5、城市规划缺乏公众的参与渠道,公众缺乏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也未能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城市问题研究过程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特征发展基础(制度安排)建立科学的政策将理论、探讨和应用整合在一起培养专门性研究时间1905-19181918-19351935-19541954-流派社会病理学观点社会解组观点价值冲突观点偏差行为观点标示论观点1、社会病理学观点社会病理学观点是美国早期社会学者对社会问题的理论与分析进行整合,代表人物是查理斯-汉德森(CharlesHenderson)、萨姆尔-史密斯(SamuelSmith)。社会病理学的观点源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类比法。他们认为健康的社会机体是良好的社会状况与妥善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的道德期望。社会结构的变迁造成了社会问题,最大的原因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社会道德传承的中断,并学习了错误的道德。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社会医生对于行为偏差者的“治疗”——以道德教育为主的社会化过程。在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社会病理理论提供了社会诊断法和社会实验法。社会病理学借用生物学的有机体的功能概念类比分析社会问题。2、社会解组理论社会解组理论主张社会问题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社会迁移、都市化与工业化过程造成以社会文化冲突而产生的社会规则失控。代表人物有查理士-库利(CharlesH.Cooley)、托马斯(W.I.Thomas)、F.兹纳涅茨基(F.Znaniecki)、威廉-奥格本(WilliamF.Ogburn)等人,经典研究有“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研究等。社会解组观点的核心是“规范”,它不仅定义了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且将社会问题解释为社会缺乏规范、文化冲突与制度失效。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系统引回到平衡状态。在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它采用了参与观察法与个案文献研究法。社会解组观点研究了社会变迁产生的社会失范问题。3、价值冲突理论价值冲突理论源于马克思等人的阶级学说,提出社会问题是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价值冲突,代表人物是理查-富勒(RichardC.Fuller)、劳伦斯-弗兰克(LawrenceK.Frank)等人。社会问题包括了社会群体的客观的利益冲突,又包括主观的价值多元不共容而造成冲突。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运用权力、讨价还价或协议等方式解决。4、偏差行为理论(越轨行为理论)偏差行为理论(越轨行为理论)源于二支:哈佛大学学派(重视社会结构研究)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RobertK.Merton)的“迷乱论”(anamie)或“越轨论”;芝加哥大学学派(重视社会过程研究)代表人物爱德文-苏德兰(EdwinH.Stherland)的“差异关联论”。偏差行为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的行为偏离了社会规范甚至危害普遍社会原则的社会现象。人们行为的文化目标与其实现手段的不同结合方式可以产生创新、反抗等多种行为模式,并且具有首位、强度、耐力和频率等关联方面。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重新社会化。在社会问题研究方法上它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功能分析范式。价值冲突观点则探讨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导致的社会问题。5、标示理论(又称标签理论)标示理论(又称标签理论)针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标准和主体,认为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定义(贴标签)的结果。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GeorgeHerbertMead)的社会互动理论、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Schutz)的象征互动理论。标签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观察者眼里所谓的社会问题与偏差。主要研究路线有两个:一是以那些社会定义为偏差行为者以及那些下定义者所持的优越观点来看这个世界;二是研究社会规则的成立与规则的强制执行。由于社会问题是被人指称或贴标签造成的,因此,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改变定义以及消除指称所带来的利益。在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上它提供了多维视角的分析方法如符号学、文化学等。标示理论是对偏差行为理论所提出的规范界定问题的研究和补充。6、沃恩的城市性理论沃恩认为,城市特性主要是人口众多、密度高、异质性大等自变量,而生活方式则是其应变量。城市性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表征着人类联系的具体形式:首先,生态角度表征为由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其次,组织角度表征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系统;再次,个性及态度角度表征城市人格和集体行为。个性紊乱和精神崩溃、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控制就是城市性的机制作用的结果。7、甘斯的文化生态学城市生活方式可以用在该地域的居民特性(Character)(包括阶层特点和生命阶段)解释。犯罪、精神病、酗酒等城市腐败现象必然与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社会阶级、种族、家庭结构、文化性质以及生命阶段的不稳定性有关系。因此,城市居民可分为:四海为家者、单身者或无嗣者、种族村民、受剥削者、陷入困境者和落魄者等。8、费谢尔的亚文化理论城市性即社区和居民人格特征的异质性和“非规范行为”,是由于亚文化人口的达到“临界多数”后形成。“亚文化”是指一系列信仰、价值、规范、习惯模式,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系统和文化之中。一个地方人口规模达到或者超过承载亚文化的临界多数后,具有城市性特征程度越大,亚文化的种类就越多、强度就越大,亚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就越多。这些亚文化群体是造成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二节社会运动一、涵义与特征1、涵义社会运动是一个团体有目标、有计划的一种共谋行动,其目的在改变社会整个或部分的现象,它可视为是社会变迁的一种手段。四大特质:⑴.各种非正式的互动网络。社会运动是一群人组织起来的现象,可算是集体行动的一种。相较于暴动、恐慌或一窝蜂现象,社会运动存续时间较长,且多数具有组织基础。⑵.共享的信念与连带。通常会提出一套核心价值,作为行动的指导(包括对某种不公义现象的诊断、进行改革的方案);其目标在于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⑶.聚焦于各种冲突的集体行动。通常是由被排除在社会中的例行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所发起的集体行动(即“由下而上”)。⑷.抗争的使用。其表现形式是运动者采用体制外的集体抗争活动。2、社会公共事务危机社会公共事务危机,是指社会系统的某一局部或整体由于遭遇突发事件而使正常的秩序被破坏,人民生命财产面临巨大威胁,要求公共管理机构迅速决策,果敢应对,及时缓解,以避免社会更大损失乃至崩溃的紧急状态和过程。具有下列几个因素的才可称为社会公共事务危机:一是出现突发或紧急事件;二是突发紧急事件迅速蔓延、扩大,以致社会均衡与正常秩序暂时中断;三是人民生命财产已经或将要遭受巨大损失;四是社会公共管理机构面临强大压力,依靠常规治理已无济于事,必须实施包括动用强力机构在内的特殊管理。突发社会公共事件的分类与界定自然事件社会事件地质事件地震地火火山爆发地下毒气海啸生态事件环境污染人口过剩余聚集自然、资源危机地貌事件山崩滑坡泥石流沙镇化水土流失产业灾害工程塌方爆炸生产性灾难森林火灾有害物质失控核泄漏气象事件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冷害社会事件各种交通事故火灾治安案件恐怖事件公用设施突发事件动乱瘟疫军事政变种族冲突群体性事件生物事件病虫病害有害动物灾害经济事件股市波动金融危机汇率波动物价波动能源粮食危机经济周期性危机天文事件天体撞击太阳活动与宇宙射线异常国际事件战争贸易摩擦恐怖事件颠覆叛乱各种国际危机3、群体性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通常又被称为“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突发性抗争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聚众活动”、“群体事件”、“群众事件”、“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行为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心理条件下,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与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全国群体事件发生率平均每年递增17%。从1万起增加到6万起;从72万人增至302万人。2006年达9万多起,平均每天256起。1994-2004年全国群体性事件数量与规模4、群聚性事件的特征(一)群体性。(二)突发性。(三)利益性。(四)情绪性。(五)冲突性。5、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新特征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社会矛盾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一旦有适当的导火索,往往迅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