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作者:吴敬琏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依赖健康有效的金融体系。由于银行体系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它是否稳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决定性意义,我们把银行改革视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一、银行体系的稳定与效率对于中国至关重要1、信贷融资是现时和最近将来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它们所拥有的流动性极高的资本市场被许多的发展中国家看作本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样板和目标,被倾注了很多的注意和热情。不过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信贷融资至今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的形式(见表1)。虽然这种融资格局使风险集中于银行,以致中央银行一再提出要“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有较多的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1][1],但很难预期,这种以信贷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的格局在近期能够得到改变。项目表1:企业的融资结构(单位:亿元,%)年份融资本外币贷款股票融资票据融资债券融资总额新增额比重筹资额比重新增额比重新增额比重1996115801114096.24253.7640.5-49-0.41997125831140090.6128510.2-25-0.2-77-0.61998128141152089.98406.52942.31601.31999120761072188.89417.82942.41021.02000158721288781.2210413.37985.0830.52001140161252489.411698.31761.31471.0注: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融资均指当年新增余额;2.本外币股票融资额中含配股和可转换债券筹资;3.商业汇票融资额=新增银行承兑汇票期末未到期额-新增银行贴现期末余额,因为贴现作为间接融资已统计在金融机构贷款中;4.外币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5.2001年债券融资是债券发行额,余额尚未统计。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货币政策司、中国证监会。对于中国宜于选取什么样的金融模式,经济学家钱颖一和黄海洲在他们的论文《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和发展》[2][2]一文中指出,目前世界上有三种流行的金融模式,这就是:(1)证券市场主导的美国模式;(2)银行主导的日、韩和欧陆模式;(3)企业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主导的台湾模式。他们认为,中国需要采取通过上述三种渠道多元融资,适度超前和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发展道路。他们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2、保持银行业体系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银行系统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本是从20世纪金融业研究得出的一项基本结论。从1929年开始的世界大危机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历程我们都可以看到,正是银行业的危机破坏程度决定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在30年代英国的大萧条、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和从1997年开始的东亚金融危机中,大量银行因为传染性的挤提导致了支付体系的崩坏,大量投资项目的清算也受到致命的打击。而在美国1987年和2001年的股市崩盘中,却因为银行系统较少受到波及而使危机转为浅表并且得到了较快的恢复。既然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担负着较之发达国家更重要的角色,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对于中国就更加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政府当务之急。3、保持银行业稳定的主要措施自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及后来我国广信等金融机构破产事件以后,中国政府就把防止金融危机发生放到了议事日程上,陆续采取了一些防止金融风险、稳定银行业的措施。(1)降低企业的负债率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仍然过高,要降低贷款拖欠率和减少潜在金融危机的破坏性。表2所列5000户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左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报告,全部国有企业帐面资产负债率为65%左右。如果剔除无效资产,则高达75%以上。表2:5000户工业企业资产负债比率表(单位:%)年份资产负债比率199658.14199760.66199861.46199958.09200057.75200158.39注:2001年比率为11月底数据,其余各年为年底数据。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2年第1期(2)减少银行不良债权和提高资本充足率。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占GDP的比例和提高它们的资本充足率。例如,1998年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用以充实国有银行的资本金;1999年陆续成立了信达等资产管理公司(AMCs),并在2000年剥离了14000亿元的银行不良债务。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银行外,都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见表3)。表3: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国工商银行4.75中国农业银行1.44中国银行8.50中国建设银行3.79资料来源:各银行资产平衡表,2001中国人民银行戴相龙行长在2002年3月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2001年末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为贷款余额的25.37%,照此推算,它们的不良债权总额约为2.29万亿元。由此可见,降低不良债权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工作还应当加紧进行,其方法包括:①国家注入新的资本金;②再次剥离不良债权;③银行通过改善经营自行消化;④降低商业银行的营业税负担(目前法定税率为8%,其中3%为中央税收,财政部已经报请国务院批准从2001年开始每年减去其中的1个百分点。地方征收的5%,也应当逐步取消。),给银行消化不良资产以更大的余地。(3)建立审慎财务制度,增加银行的呆帐准备金拨备和提高流动性比率在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的同时,采取按类别拨备呆帐准备金,例如,评为“可疑”级贷款的准备金为75%,评为“损失”级贷款的准备金率则为100%。(4)减少银行对股市的风险暴露最近几年中国的银行是支持股票市场上价格高涨的重要因素,但是银行业也因此越来越暴露在股市风险之下。尽管中央银行近来加强了对违规入市信贷资金的管理,但银行和企业的国有属性以及中国在执法力度上的不够可能使银行和股市的关系趋于复杂化。而且,银行对股市的风险暴露已经把银行、证券公司、国有企业以及炒股人的利益捆在了一起,所有这些人都想从高的股价中获利。这样的利益联盟便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它不仅会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也因此会妨碍政府实施有效的金融稳定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方针,需要减少银行对股市及其他高风险金融工具的风险暴露。此外,从今年6月起,各国有银行将按照国际惯例公开披露其财务信息。二、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现有银行体系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无论是从规模结构的角度,还是从所有制的角度来看,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结构和规模结构都应当与工商企业的结构相对称。也就是说,民营小型企业,需要有民营的小型金融机构为之服务。在这方面,台湾采用非正规金融支撑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的经验可以作为佐证。目前,我国的现有银行体系仍然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体;这种银行结构与已经初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企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而国有银行又因体制原因存在着种种缺陷;因而它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1、银行结构与工商企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在计划制度下,我国实行单一银行制度,银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统天下。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例如,四大专业银行以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所发展,从事存贷业务的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艰难地保持自己的业务,但到目前为止,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仍然占据着垄断地位,其市场份额仍然占绝大部分,资产和贷款份额均占到75%以上,存款份额亦占到70%左右。1998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36017.72亿元集中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同期全部金融机构城乡储蓄存款的67.44%。此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结算业务、外汇业务等方面也占有垄断优势。然而,尽管拥有这一切垄断优势,但国有商业银行创造出的利润份额却只占40%左右。(见表4)表4: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1997~1999年)单位:%资本金资产存款贷款利润1997年64.3975.9969.8877.8445.351998年82.4575.6769.7277.4630.711999年83.6874.7170.6677.31---说明:资本金份额=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占银行业总所有者权益的比重资产份额=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存款份额=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占银行业总存款的比重贷款份额=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银行业总贷款的比重利润份额=国有商业银行利润占国有商业银行加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之和的比重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1期。《中国金融年鉴》1998、1999;转引自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2、国有银行存在着严重缺陷首先,国有银行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缺陷:(1)“一股独占”,100%由政府拥有;(2)仍然保持准行政机构的性质,没有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3)业务工作往往被要求符合于行政目标;(4)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取所谓“官本位的激励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银行必然存在效率低,盈利水平差,资产质量低下的突出缺点。从国际排名看,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对1998年世界前1000家大银行的评定。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一次资本和总资产的排名都在100名以内,经济效益指标的排名却甚为靠后,尤其是资产利润率指标的排名除建行为第612名,稍微靠前一点以外,其余三家均在第850名前后。(见表5)表5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情况及排名银行名称指标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排名排名排名排名一级资本(亿美元)222.136147.121859.886548.0288总资产(亿美元)3912.13172990.07302031.16481900.9551税前利润(亿美元)4.174.2512.150.95实际利润增长率%14.1288-74.265520.1216-83.7666资本利润率%2.58313.481521.22862.0840资产利润率%0.118520.148440.606120.05875说明:资本利润率=税前利润/年平均资本;资产利润率=税前利润/年平均资产。资料来源:TheBank,July1999;转引自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从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的比较看,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处于垄断地位,其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人均利润率等经营业绩指标都明显低于其他商业银行,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见表6)。表6国有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比较序号项目1996年1997年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1税前利润(亿元)340.01141.94106.23239.6895.31114.842资产总额(亿元)59470.56673.372134.57781.182592.29525.33营业收入11414.12670.4810966.89700.894818.52641.14资本总额2010.4429.42028.3530.74368.7538.25资产利润率(%)(5=1/2)0.572.130.153.080.121.216银行利润率(%)(6=1/3)2.9821.170.9734.201.9817.917资本利润率(%)(7=1/4)16.9133.065.2445.162.1821.348总人数1686833855051563542955371667784920349人均利润(亿元)(9=1/8)0.020.170.0070.250.0060.12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税率不同,因此本文利润指标均采用税前利润。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1。《中国金融年鉴》1998、1999;转引自李萱,《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从税前利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