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城市街道活力的空间机理与塑造策略项目成员:张雪梅吴迪秦岚学部(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指导教师:杨东峰立项时间:2012年4月教务处制表1项目名称城市街道活力的空间机理与塑造策略负责人姓名学部(院)学号班级电话邮箱张雪梅建筑与艺术学院200955030建规090115842681347Zhangxm307@sina.com成员吴迪建筑与艺术学院200955034建规090113342278562370181630@qq.com秦岚建筑与艺术学院201055002建规100118842620402qin_lan123@163.com指导教师姓名杨东峰单位建筑与艺术学院职称副教授联系电话13889456429项目来源□学生自选,学生的积累和兴趣□学生自选,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帮选,教师的科研项目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今天,现代城市功能主义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出现了很多弊端,这种规划不仅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机理和结构,忽视了许多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环境因素,而且又没有很好地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因此现代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和思想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这种规划导致的城市形态和功能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亟需改变目前品质不佳、公共生活缺乏的状况。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也给城市街道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以交通为主导的思想影响下,街道的功能已纯粹化为交通功能。城市规划破坏了传统街道空间的合理尺度,割裂了街道作为城市由历史上延承下来的城市形态和肌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在逐渐的丧失,传统的城市公共生活不再,城市公共场所也因此变得无趣、萧条,失去原有的魅力。因此,各个国家都日益重视城市设计,致力于城市总体环境的改善,提倡建立形态良好的城市公共场所。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很多理论家和规划师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做出了努力,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将城市品质的好坏与否视为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正如简·雅各布斯所说的那样:“街道及其人行道,城市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最重要器官。”街道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具有良好形态和功能的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街道,顺应成为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如火2如荼。在这过程当中,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往往忽视了城市原有的一些内在精神,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不利伏笔。正如克里斯托拂.亚历山大写到:“今天,太多的设计人员是去追求昔日的城镇碰巧具有的造型的特征。这些设计者们无法使城市呈现生机和活力,因为他们只不过模仿老城的外表,他们没有能够发掘出老城的内在性质。”这个内在性质也即是城市自然形成的活力。目前,国内对于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发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现有对于街区活力的研究多停留在表象层面,而缺乏从其内在影响因素上进行分析,对当前街区的发展趋势的负面影响也认识尚浅。因此,本项目试图在对城市街道的网络结构上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研究其在整个城市空间的组构中的特征及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分析评估街道活力及其内在空间机理,研究未来活力街区发展的可能性,使走向消沉与死亡的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城市街区重归于市民生活的天堂。因此,本研究对于重塑城市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实践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对城市街道活力研究现状的总体分析来看,本项目试图以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街道研究为基础,不再局限于街道的建筑风格、界面设施等表象因素对街道活力的影响,而是以实际案例为依据,探索街道的活力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内容为:提取大连市当中的若干典型街道,利用空间句法分析技术,研究其在整个城市空间的组构中的特征及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并结合实地调查,首先将街道进行分类,从街道的形成、变迁以及布局、密度、肌理等多方面具体分析街道网络结构的特征,然后对街道行人的街区空间感知特征以及在街区内的行为特征等相关数据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提取和统计,再进一步分析街道的网络结构与空间肌理与街道活力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面向街道活力提升的空间塑造策略。拟解决的问题是:①利用空间句法技术分析街道在整个城市空间组构中的特征及其对街道活力的影响;②街道的空间机理与街区活力之间内在关系的系统评估。项目创新之处①视角:从街道空间内在性质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街道活力形成的影响;②问题:聚焦于街道空间内在机理与街区活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③方法:运用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和统计学中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技术。3项目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查阅资料、选题、自主设计项目研究方案(2012年5月至6月)第二阶段:绘制大连市区整个街道网络的空间句法轴线图(2012年6月至7月)第三阶段: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分析街道空间构形特征(2012年7月至8月)第四阶段:提取典型街道进行空间构形特征的实地调查(2012年8月至9月)第五阶段:空间构形特征数据整理与建库(2012年9月至10月)第六阶段:街道行人的空间感知与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2012年10月至11月)第七阶段:空间感知与行为特征数据整理与建库(2012年11月至12月)第八阶段:数据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第九阶段:撰写研究论文和成果交流推广(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项目经费预算①材料费:200元,存储调研资料所需的U盘2个②资料费:200元,问卷调查过程中发放给居民的圆珠笔100支③调研费:600元,案例社区调研交通费200元,问卷制作和图文打印费400元预期研究成果①学术论文:1篇,拟发表至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②成果推广: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调查竞赛4指导教师意见一座城市就像一个由街道联系的有生命的机体,而街道是城市活力中最积极的元素之一,是城市公共生活的容器和发生器。但是传统的街道活力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街道的界面及设施等表象层面上,本项目从街道空间机理的内在性质角度出发,尝试探究街道空间肌理与街道活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是对城市街道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对街区层面的城市设计及实践工程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项目选取的研究对象在理论层面上是可行的,运用的空间句法技术有一定的针对性,采取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指导教师签字:2012年04月08日学部学院评审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2012年04月08日学校评审意见签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