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原理C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6.25%)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2.现代城镇的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3.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4.城镇化的含义:(1)人口职业转变: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2)产业结构转变:农业产业转换为非农产业(二、三产业);(3)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4)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扩散过程。5.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人口、产业、空间和文化四个方面。6.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城镇化定义: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9.绘制城镇化发展的S形曲线:10.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11.城镇化测度方法:人口指标法、复合指标法12.当前我国所处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6.25%)1.《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春秋战国时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多样化时代,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3.战国时代的著作《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的先例。4.隋唐长安城是由宇文凯负责制定规划的。5.宋代开始,中国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代之以开放的街巷制度。6.《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其作者是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2特鲁威。7.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成为后来“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8.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欧文和法国的傅立叶,他们在著书立说的同时通过实践来推广理想。9.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被视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10.卫星城镇理论:1922年恩维(R.Unwin)出版《卫星城镇的建设》,正式提出卫星城概念。该理论在二战后的英国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1.卫星城的概念:是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12.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的三个阶段:(1)“卧城”阶段。特点:距母城较近,无生活服务设施;工作在母城,休息在卫星城。如巴黎28座居住城市。(2)半独立的卫星城阶段。特点:距母城约30公里左右;在卫星城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一部分的居民就地工作;对母城仍有一定的依赖性。如伦敦的哈罗新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魏林比。(3)“独立的卫星城”阶段。特点:规模比第一、二代扩大;独立性较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城市内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基本解决。伦敦的卫星城米尔顿.凯恩斯。13.1934年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退与未来》中提出有机疏散理论,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的弹性规划、动态规划和连续规划等。14.霍华德与柯布西耶规划思想的比较: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区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城市集中发展: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同时,这两种规划的思路也显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划思想和规划体系。15.现代城市规划史上三个重要的宪章: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北京宪章。16.《雅典宪章》中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17.1992年,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立了永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第三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6.25%)1.城市规划的概念: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2.城市市域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所有的国土面积。3.城市规划的两个层面:战略发展层面和建设控制引导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战略发展层面;详细规划属于建设控制引导层面。4.详细规划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5.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6.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7.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实行分级审批制度。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3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8.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9.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10.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1)承上启下;(2)是管理的依据和建设的指导;(3)是城市政策的载体。1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12.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13.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14.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15.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16.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日照分析;(4)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5)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第四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9.375%)1.城市用地的归属: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2.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地质、水文、气候气象和地形等几方面。3.风向图(风玫瑰图)概念:表明一地区一定时间内风向、风速的一种气候统计图。4.结合P199图示理解。考虑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布局关系时,若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90°,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位,居住区位于其下风位。当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5.城市“热岛效应”:指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形成一个岛状的热中心的现象。6.中心城区规划应包括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7.城市用地选择应以用地适用性评定成果为依据,按照规划与建设要求,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用地进行综合比选。8.中心城城市用地分类:中心城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和44小类。掌握8大类的用地代码(P214)。49.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9.375%)1.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2.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3.城市性质的概念: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4.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城市职能可能有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城市性质是城市最主要、最本质职能的反映,是对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主要职能的综合概括。确定城市性质必须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区别:城市职能是对现状客观职能的描述;城市性质是规划期内目标、方向,带有未来指向性。5.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6.确定城市性质,应从区域视角,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7.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8.城镇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包括城区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9.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综合增长率法(适用于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Pt=P0(1+r)n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tn-t0)10.人均单项用地面积指标:511.城市总体布局的概念:城市布局是对城市各组成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12.城市布局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分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集中式布局可分为网格状和环形放射状等类型。网格状布局结构形态较为规整,由相互垂直的道路网构成,缺点是易造成布局上单调。环形加放射状布局由放射形和环形的网络组成,交通通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性发展趋势,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13.城市分散式布局可划分为组团状、带状、星状(指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各自特征。第六章城乡住区规划(37.5%)规划结构1.住区规模包括人口和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标志。2.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步行距离,一般最大为800-1000米。3.居住区(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4.居住小区(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万-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5.居住组团(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6.住区用地组成一般可分为四类: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7.住区规划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最有影响的住区结构模式包括: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邻里单位模式、居住开发单元模式、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新城市主义模式等。8.邻里单位模式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