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对策【摘要】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特别自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居高不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过剩问题凸显。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系统地介绍了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分析了引起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存差超额准备金外汇储备【Abstract】TheexcessliquidityhasbecomeChina'seconomyandeventheworldeconomyimportant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since2005,ourfinancialinstitutionsdeposit-loanpoor,expandingcommercialbankdepositreserve,highexcessliquiditysurplusofcommercialbankassetshighlights.ThispaperbasedontheChinesebankingsystemliquidityproblems,thepapersystematicallyintroducesthecurrentofexcessliquiditymanifestations,analyzesthereasonscausedbyexcessliquidity,andpointedoutsomesolvingliquiditycountermeasures.【Keyword】excessliquiditycommercialbankthegapbetweenloansanddepositsexcessreservesforeignexchangereserves引言2000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居高不下。一边是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国内银行,存款一路攀升;一边是房贷、车贷、甚至企业大户贷款滑坡,有钱贷不出去。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过剩问题凸显。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讨论银行业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说明这一问题不仅成为学术界和业界的共识,也被纳入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考虑之中。通常所说的流动性概念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流动性能力,即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的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第二层含义是指流动性资产,也就是可用来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类资产,流动性最高的2资产有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在其他银行的活期存款等。本文所提及的“流动性”属于第二层含义。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流动性资产的过剩,它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存款较多,可供贷款和可供投资的对象相对较少而造成的流动性资产相对过剩。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表现(一)存差持续扩大存差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存款减去贷款的差值。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间差距不断扩大,存差持续扩大。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2.5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1.20万亿元,存差18.64万亿元。截止2010年10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9.7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4万亿元,存差达22.10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0.76%。存差的巨大,并不一定代表流动性过剩,但在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国内商业银行因资产运用渠道有限,主要的业务还是传统的贷款,其他的资产运用收益都远低于贷款收益。因此,大部分银行的收益都来自于利差收入。存差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已经不能很好地安排资金去向,大部分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率,存在流动性过剩。(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规定必须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之外,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多寡反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运用资产的能力,其数额过多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资金运用效率低下。其中仅在2000年到2006年,全国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已经由4000亿元猛增到1.4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自1996年至2006年,央行先后9次将超额准备金从1.62%下调至0.99%。尽管如此,2006年末超额储备仍然达到近1.4万亿元。在如此低的超额准备率下,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仍如此之多,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又在不断上调,超额准备金也随之不断增多。超额准备金如此之高,也说明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三)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有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和广义的货币供应量。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是指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总和;在狭义的货币供应量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3应量(M2)。截止2010年1月末,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M1余额为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8.96%。10月末,M2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M1余额为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这些数据表明: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仍然增长过快,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有增无减。(四)货币市场利率在低水平徘徊货币市场利率包括包括同业拆借利率、商业票据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国债现货利率等,它是反映市场资金状况,衡量金融产品收益率的重要指标。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平均利率一般都是围绕着同期人民币基准利率上下波动,但从2005年以来,由于央行将超额准备金率降到了0.99%,使得商业银行的大量超额准备金涌入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以2010年8月份为例:据央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62%,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为1.92%;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66%,债券质押式回购1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为1.58%,均低于当时一年期2.25%的银行存款利率,这充分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二、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一)经济结构与区域发展失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结构失衡。我国消费水平近年来的增速远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差距并没有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消费增速的相对缓慢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投资方面又存在结构性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投资需求结构来看一边是大企业的资金过剩,另一边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紧张;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另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从区域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仍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在流动性过剩压力,而农村却仍然资金缺乏严重。(二)外汇储备持续增长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的外汇占款增长,外汇占款意味着投资流动性增加,这些都会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截止今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数额为26483.03亿美元,中国外汇占款达到21.334万亿元,单月新增外汇占款2895.65亿元。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新增外汇占款已形成不断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压力会越来越强烈,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需要通过投放人民币以买入外汇,而基础货币投放又以乘数效应扩大广义货币供给,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流动性过剩。(三)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高储蓄率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阶段家庭储蓄率较高与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降低消费。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17885亿元,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高速增长,达到260772亿元。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态势已经是不容置疑,同时政府储蓄也在不断增加,加上企业的高储蓄,以致在金融系统形成了流动性过剩局面。(四)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下滑导致信贷萎缩。2006年一季度,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66个行业中,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的行业多达24个,比上季度增加9个。企业效益的下滑,亏损面的扩大,将直接减少对银行的信贷需求。今年以来,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三大业务全线收缩,银行从过去一些主力投放领域撤退后,贷款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又一次凸显,全年新增7.5万亿人民币贷款的目标难以超越,甚至不排除低于这一目标的可能。储蓄的不断增多,贷款需求的不足导致商业银行存贷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加了流动性过剩。三、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流动性过剩不仅会带来银行体系过度竞争,增大利率风险,影响银行盈利能力,而且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了央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特提出以下对策来缓解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一)削弱居民储蓄动机,疏导巨额储蓄向消费领域分流鉴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现状,想要改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应当不断增加金融创新,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刺激居民投资,从而削弱居民为高层消费进行积累的储蓄动机,疏导巨额储蓄向消费领域分流。首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不断开发5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引导居民储蓄资金的合理分流。其次,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再次,需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融资的优势,加大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最后,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用新型的融资方式拓宽民间投融资的渠道,稳定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建立民间投资退出机制,加强民间投资的信用体系建设。(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和投资,这两类资产占到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0%左右,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因此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应该调整贷款和投资两类资产之间的比例。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自身情况出发,改进金融服务,提高营销和风险管理能力,调整投放信贷结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具体情况,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建立一些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二是简化借贷手续,及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三是商业银行应加强优质信贷市场调研,储备优质信贷资源,积极扶持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现金流充裕、担保合法有效等条件的优质中小信贷客户。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了大量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商业银行在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资产定价能力的前提下,应当适应形式发展的变化,及时拓展民营企业的信贷业务。针对现阶段我国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措施进行“三农”建设,商业银行应抓住经济发展的这一契机,适度保持贷款类资产的平稳增长,改善贷款类资产的内部结构,扩大对“三农”项目的信贷支持。总之,商业银行在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应该增加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再就业、助学、消费信贷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只有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积极稳妥的寻找信贷新渠道,才能有效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三)促进金融创新,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较,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是转移和分散资产的金融风险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从银行自身来说应当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经营方式,拓宽资金运用的渠道,拓展利润空间,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逐步改变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是通过产品创新来疏导6流动性,在向综合经营发展的同时强调专业化经营,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利用网络优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