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生活常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城乡规划常识城市群与大都市区概念: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地域范围、相当数量、以城市为核心、借助联系、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现有的研究认为,城市群的构成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存在一个以上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人口密度和各类城镇密度较高且为连续分布的区域;②城镇群地域范围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体现于城镇化水平的量和质两个方面;③城镇群地域范围内、城镇群与外部环境之间具备持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高密度和高强度的特征。我国当前开展规划或研究的城市群:珠江流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闽南金三角城市群、南北钦防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个开蒙滇南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长江流域经济带: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皖中城市群、赣北鄱阳湖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浙中城市群黄河流域经济带:兰白西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太原城市群、济宁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东半岛城市群其它经济区:哈大长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拉萨—日喀则城市群大都市区:是包括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市化地区。城市职能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高级聚落形式,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所以具有多种多样的职能。城市职能的分类:(1)基本职能,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2)非基本职能,城市为城市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表明,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主动、主导的促进因素。城市性质定义: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确定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确定,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也即宏观区位;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一般包括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军事防御属性等。补充:在确定城市性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性质和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次确定城市性质要从区域视角,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确定城市性质既要分析城市本身发展条件和需要,也必须从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着眼。研究国家的宏观区域政策和上一层次的区域规划的要求开展区域分析和城市对比研究,分析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的独特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合理布局及区域城市职能的合理分工来分析确定城市性质。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及其特点: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与其特点:(一)集中式布局的城市:特点:城市的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优点:是便于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二)分散式布局的城市:特点: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包括组团状,带状,环状,星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1)组团状组团状形态的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的城市用地,每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大片的森林等分割。这类城市的规划布局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如重庆、南京。(2)带状带状形态的城市大多是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和影响,城市被限定在一个狭长的地域空间内,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如兰州、深圳。(3)星状(指状)星状形态的城市通常是从城市的核心地区出发,沿多条交通走廊定向向外扩张形成的空间形态,发展走廊之间保留大量的非建设用地。这种形态可以看成环形放射城市的基础上叠加多个线形城市形成的发展形态。放射状、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立对这一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对发展走廊非建设用地的控制是保证这种发展形态的重要条件。如哥本哈根。(4)环状环状形态的城市一般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等核心要素呈环状发展。在结构上可看成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首尾相接的发展结果。与带状城市相比,由于形成闭合的环状形态,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由于环形的中心部分以自然空间为主,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但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限制或严格的控制措施,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扩展的压力极大。如新加坡。(5)卫星状卫星状形态的城市一般是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而形成的城市形态。这种形态有利于在大城市及大城市周围的广阔腹地内,形成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但在其形成阶段往往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如上海。(6)多中心与组群城市这种空间形态是城市在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果。多个不同的片区或组团在一定的条件下独自发展,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焦点和中心以及轴线。这种空间形态的典型城市如底特律、洛杉矶等。城市环境容量定义: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主要内容: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内容。城市人口容量。城市人口容量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区域所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及不超过人体健康阀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允许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城市水环境容量。城市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城市用水以及居民安全卫生使用城市水资源的前提下,城市区域水资源环境所能承纳的最大污染物质的负荷量。水环境容量与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标准有密切的关系。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1)城市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水文地质、气候、矿藏、动植物(2)城市现状条件(3)经济技术条件(4)历史文化条件城市规模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变化、流动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五级“市”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了五级“市”:直辖市(如北京市)、副省级市(如西安市)、地级市(如宝鸡市)、副地级市(如韩城市)、县级市(如华阴市)。镇与乡产业统计上的分类: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从要素角度的分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城市产业功能分类:主导产业(专业化产业)、辅助产业、服务产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1)产业结构的位序演进将经历一、二、三次产业到二、三、一次产业,再到三、二、一次产业的转变过程。(2)工业的内部结构逐渐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演进。(3)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再进一步向以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4)在向区域外输出产业的过程中,逐渐由低附加值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演进。(5)在产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上,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城市中心区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8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被小河、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用地性质概念:用地性质是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用地性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土地的实际使用用途,如绿地,广场等;二是附属于土地上的建(构)筑物的使用用途。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大部分用地的使用性质需要通过土地上的附属建构筑物的用途来体现。确定原则:(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上位规划的用地功能定位,确定具体地块的用地性质。(2)当上位规划中确定的地块较大,需要进一步细分用地性质时,应当首先依据主要用地性质的需要,合理配置和调整局部地块的用地性质。(3)相邻地块的用地性质不应当冲突,消除用地的外部不经济性,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与外部联系)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我国早年城市用地功能区域划分有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及文教区等,为了使城市用地分类有统一而规定的划分方法与名称并具有法定性,住建部于2011年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国家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8大类、35中类和44小类。(8,35,44)工业:Manufacture居住区:ResidentialdistrictUtilities[ju:'tilitiz]n.公用事业;实用工具,实用程序;公共事业设备;公用程式(utility的复数)商业businessAdministratevt.管理;经营,实施居住用地的选择因素:(1-6)(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环境)(2)与工业保持环保距离,靠近就业区。(出行方便)(3)用地数量与形态要适当集中布置。(集中布置)(4)依托现有城区,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利用已有资源)(5)要结合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趋向;(6)居住用地的选择要留有余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安排与空间准备。补充:(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工程地质条件,避免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构及其就业区与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协调相对关系,以减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3)居住用地选择要十分注重用地自身及其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在接近工业区时,要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按环保等法规规定间隔有必要的防护距离,为营造卫生、安宁的居住生活空间提供环境保证。(4)居住用地选择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俾以合理地组织居住生活,和经济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等。合宜的用地形状将有利于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和建设工程经济。(5)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利用旧城区公共设施、就业设施,有利于密切新区与旧区的关系,节省居住区建设的初期投资。(6)居住区用地选择要结合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趋向,考虑建设的可行性。(7)居住区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在居住用地与产业用地相配合一体安排时,要考虑相互发展的趋向与需要,如产业有一定发展潜力与可能时,居住用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安排与空间准备。=======================================================================================================居住用地的布置形式及其特点:(1)集中布置:特点:小城市,用地足够,用地内无自然或人为障碍时可集中紧凑的成片布置居住用地;(2)分散布置:特点:城市用地受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或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的走向与网络的影响使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