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认知实习一.实习时间:2015.03.10——2015.03.21二.实习地点:南京,苏州,上海。三.实习目的:通过参观典型城市、建筑,体验空间,感受体量。从城市的角度来理解建筑,考虑城市文脉传承和场所精神的延续。从城市的视角分析现有的建筑,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尺度感和空间感,为将来成为一名成熟的建筑师打下良好的基础:了解城市、街区的发展状况,连接建筑设计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对城市环境及城市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定一个参考坐标。四.实习内容:1.四方当代艺术中心3月11号,老师带领我们开始第一天的实习。我们的实习第一站是四方当代艺术中心。四方当代艺术中心是由24位国内外知名的建筑师共同设计完成的,这些建筑大腕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自己所设计的地块。斯蒂文·霍尔要操刀现代艺术博物馆,矶崎新负责园区中央的会议中心。刘家琨则一手打造大规模群落式的艺术酒店,而埃塔·索特萨斯要以一贯的“老顽童”笔法,勾勒融合SPA、KTV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中心。抽签为这个项目带来的戏剧效果相当分明。王澍的“三合宅”分明是要让他进行一番梦游。张永和的“吊脚楼”乍听就有一股湘西重油重辣的味道。马清运的“管业”堪称天外之物。而张雷必须用与湖光山色匹配的材料打造“碉堡”。另一些初来乍到的外国设计师,像西班牙的路易斯·曼西拉克罗地亚的海福耶·尼瑞克(HrvojeNjiric)、欧蒂娜·戴克、芬兰的马蒂·沙那克塞那豪(MattiSanaksenaho)、匈牙利的盖伯·巴赫曼(GaborBachman),分别要以“佛手”、“千手之作”、“马踏飞燕”、“舟泊”以及“中国链”为主题,创造出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建筑。很难想象,对中国文化和六朝古都没有任何了解的他们,在构思之初会寻找什么样的切入点。在很多人眼中,这场展览酝酿的时间过于冗长,远远超过他们对一场普通艺术展览所具备的耐心。诸如马清运的“管业”、张永和的“吊脚楼”等作品,仍未完工。“好在这片土地的开发商并没有太过干涉我们这些设计师。”佛手湖畔的故事还远没有画上句号,按照胡倩的想法,建筑艺术区大有余量,还可以邀请更多建筑师加盟。“这片山林中还有空地,或许,我们还可以约上库哈斯这样的大师再添一笔华彩。虽然,他的作品一直聚焦城市居住密度的问题,但在这片开阔之地,不需再为解决人口密度的他,应该会有与以往不同的灵感。”StevenHoll设计的四方当代美术馆是整个湖区最高的建筑,漂浮的半透明结构体婉转出了一个灵活的室内看展空间,夜色下建筑的外立面也是一道标志性风景。与对面的由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的下沉于山坳的会议中心形成一起一伏的对应。四方美术馆是四方湖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区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这一项目耗费十年,征集并建造了超过20位国际顶尖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作品,打造出了一片集功能性建筑和多种艺术展示空间为一体的建筑生态。这里毗邻美丽的佛手湖和老山森林公园,让建筑师和艺术家能够在一片宁静,并且充满灵性的环境中施展他们各自的实践。四方园区是我们对当代艺术的建筑的致敬。南京以其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土壤闻名。从四方当代美术馆的观景台远眺,南京城景尽收眼底。热爱设计,推崇个性,四方当代艺术中心希望通过文化,自然以及艺术的交融,能给公众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目的地。2.南京大屠杀殉难烈士纪念馆走过四方当代艺术中心,我们跟着大巴车来到了南京大屠杀殉难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殉难烈士纪念馆于1985年由南京政府建成,1995年扩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刚走近纪念馆,就感觉到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建筑物由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之后我们进入馆内,兴奋的心情一下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恐惧的氛围。我踏着一级一级阴暗的台阶,周围不是明亮的灯光,而是柔弱的烛光。到了纪念馆的“解放展区”,只见几只和平鸽飞在蓝天之上,上面写着:2004,2005,2006,2007,2008…一年一年中国正在强大着,进步着!接着我来到了万人坑,面对眼前累累的白骨,思绪在我脑海中奔腾。一片一片肃杀的场景,一个一个裸着身子的女人,一颗颗被砍下的人头渗着黑色的血,一声声凄怆的悲鸣,一排排红色的蜡烛模糊视线,变成血的颜色!这是人类历史上所记录的最残暴的一页!3.夫子庙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历经沧桑,几番兴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1984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对重点开发秦淮风光带进行了复建和整修,恢复了明末清初江南街市商肆风貌,秦淮河又再度成为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诱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灯会、民俗名胜、地方风味小吃等,使中外游客为之陶醉。南京夫子庙,已成为富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它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占地约26300平方米。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元代为集庆路学,明代为应天府学,清代将府学迁至城北明国子监旧址,这里便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焚毁。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所以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和国学、府(州)县学联为一体。庙的位置或在学宫的前部,或偏于一侧。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全长110米,气势磅礴,为中国照壁之最。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街东西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坊,民国以后被拆除。广场左右原有“聚星”、“思乐”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庙于1983年复建;思乐亭今移建于东市小广场。棂星门由三座单间石牌坊组成,石坊之间墙上嵌有牡丹图案的浮雕,中间石坊横楣刻有“棂星门”三个篆字,造型朴实无华。其后即孔庙的正门大成门。明清时代的大成门为五间,两侧为耳房,供执事人等休息之用,中为三门,门内陈列戟,东设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由大成门(中门)进,士子执事人等分走旁门。此门与大殿同毁于日军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门面宽三间,门内正中有汉白玉屏风,上镌刻“重修夫子庙记”,树立四块古碑,其中齐永明二年的“孔子问礼图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内迁至此处的一块重要的碑铭。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景区的“十里秦淮”风光带。自此以后,秦淮河的污水得到了治理,沿河房屋和街道迅速改观,在东起桃叶渡,西抵中华门1.8公里的秦淮河两侧,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还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并在河上恢复了绝迹多年的“秦淮画舫”。4.1912街区犹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里屯,南京的1912俨然就是老金陵的时尚新地,这里也是酒吧云集的著名酒吧街。但与前二者不同的是,这里弥漫的是一股浓浓的民国情调。1912街区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1912是民国元年,“1912”这个名字从600多个征集方案中脱颖而出,一下子打动了所有人的心。的确,民国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最鼎盛的时期,是南京城美丽又辛酸的一段绮梦。1912街区由民国建筑改缮而成,所以中西合璧,风格独特,是具有典型民国文化意义的时尚街区,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1912是民国元年,“南京1912街区”由此产生。由于它特殊的位置,1912街区必须体现民国特色,与总统府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它的主题是休闲,时尚,也有旅游功能。他的定位是将浓郁的民国历史风味与时尚结合,也就是历史与时尚的结合,经营的内容是时尚消费。在1912街区里面感受其中的氛围,心情颇佳,十分惬意。地处黄金地段,面积大建筑少,视野开阔,形成一个闹中取静的开放空间,以及‘里面的人想到外面来,外面的人想到里面去’的互动氛围,这是其他时尚消费场所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资源。从1912街区出来之后,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设计者对街区景观的处理,用自然长成的大树跟人工种植的灌木以及藤类植物,建筑与建筑之间也有绿色植物牵引起来。值得一提的是1912的休闲空间的设计,主动线的边侧都是供游人休息的座椅,就连路灯都是复古路灯。4.总统府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已有16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在中国当时政治中心的南京,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总统府门楼门楼的原址,为清两江总督署头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清兵攻破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新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大门前举行了入城式,并在门侧悬挂第十六师团部木牌。继而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汪伪政府监察院等机构的大门。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大门。1948年5月“行宪国大”召开,主席改称“总统”,即将“国民政府”换嵌“总统府”三字。直至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将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5.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