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昆明市规划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昆明市规划分析摘要: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关键词: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理论评析城市总体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现就《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02-2010)》涉及的主要内容从地理学的角度作简要的理论评析。一、理论评析(一)昆明城市定位的理论评析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它由定性、定向、定形和定量4个方面或环节组成。这一总体表述突出的是昆明城市的管理、服务、流通和极化等功能,明确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开拓空间,但对昆明城市特色反映不够鲜明,同时缺乏文化气息。昆明城性质的定位应以此为基点,着重突出旅游这个对城市性质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基本因素的特点,城市的特征、形态以及活动必须以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体,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主题,区位、经济、交通因素还在其次。(二)昆明城市土地利用基本形态的理论分析城市用地是指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城市的工业、交通、居住、仓库、公共设施等建设工程,不管它们的内涵功能如何复杂,对空间如何利用,它们都必然要落实到土地上。都市区分为主城区、城市新区、次级城市和卫星城,呈“三圈、两轴、集中、敞开”的布局形态。图1昆明城市用地总体规划图由图可知,拟建的昆明大都市区首先体现的是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的思想。虽然这一抽象的多地带模式不适合分析城市的内部结构,但对发展较快的城市而言,则可以极为简洁地观察到城市在地域范围内逐渐扩展的趋势:城市中央地带在不断扩大,过渡地带逐渐转变为趋于完善的市区,外围地带则不断地向市区或准市区演化,城市发展状况一目了然。其次,昆明大都市区地域范围的确定和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方式的选择,符合昆明城市规模扩展要求。从区位关系看,邻近中心区但远离交通线的地块,其交通效率有时与远离中心区而邻近交通线的地块具有同等的交通效率,因此,城市形态扩展时会出现沿交通线优先发展,然后横向填充的倾向,实现城市的形态扩展(图2)。图2单核城市扩展形态变化示意图由图1、图2的对比分析可知,此次昆明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方式采取的是单核生长的同心圆扩展模式。综上所述,我们注意到,昆明城市结构与形态的扩展主要是为满足主城核心区的更新改造和用地调整而提出的针对性措施,规划没有对市区与郊区之间的协作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现今城市发展与郊区的关系越来越表现为依赖与制约、支持与竞争并存的格局和趋势。二、昆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理论评析城市交通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城市各类用地的功能联系,城市中人和物的空间移动主要是通过城市交通实现的,所以,城市交通的意义、价值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城市中任何一个功能地块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城市的运转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交通效率。因此,规划建设一个由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组成的系统完整、功能分明、线形平顺、交通便捷通畅、布局经济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对全面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昆明主城交通规划是主城道路交通形成三条环路迂回交通;突出二环系统的城市快速环路功能;4个次级区域形成以二环为核心,放射加方格网的干道布局形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常规道路系统和快速道路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存在着相互分离又相互连接的关系,为了保证它们的运行效率,必须通过建设各类立交桥,保证常规道路系统与快速道路系统的相互转换;为了保持城市交通的连续性,应建设相应的换乘中心——快速客运站场、自行车停车场、机动车停车场等设施,为目的性交通提供“角色转换”的场地,这样既可保证机动车交通在常规道路和快速道路之间高效转换,又保证了自行车交通能通过换乘中心换乘快速公交车进行城市长距离的出行。所以,加强对城市交通系统中“结点”的规划,可使两个相互分离的系统建立有机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立“自行车——公交车”换乘的出行方式,可充分发挥公交车、自行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有利于解决昆明目前已接近饱和的自行车交通问题。同时,又与昆明放射加方格网的城市干道布局形式相一致(图3)。图3城市快速交通系统模型三、昆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理论评析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如何以生态的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已成为城市规划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调、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在这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城市绿地尤显重要,所以,昆明城市绿地在总体布局上可以结合城市干道放射加方格网的布局形式而采用为多数人所认同的“环状+楔形”城市绿地系统模式(图4)。图4城市绿地系统的理想模式——环状+楔形除完善主城核心区道路、庭院、公园、广场、盘龙江沿江和废弃米轨铁路的绿化改造外,还应加强沿环城线和对外交通干线的绿地建设和增加楔入城区的山地(如长虫山、团山、荷叶山等)的绿化覆盖率。这样的“环状+楔形”绿地系统首先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拥有大片连续的城郊绿地,既保护城市环境,又将郊野的绿地引入城市;其次,楔形绿地还可将清凉的风,新鲜的空气,甚至远山近水都借入城市;再次,环状绿地的优点不仅便于市民到达,而且对城市的景观还有一定的装饰性。四、结语与建议对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理论评析,旨在促进城市规划向更加科学化、实用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引导和推动整个城市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变化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的重要依据和保障。通过对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此次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正确地对昆明的城市定位、发展趋势、交通系统、生态建设、都市区的建构和空间选择进行了合理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此外,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还有些地方需进一步完善或强化:如(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使旅游性道路更趋完善。昆明要成为国际性商贸旅游城市,就必须建有完善的、贯通各景区的道路系统,这是反映风景旅游城市的一类道路,否则难以与其城市性质相符。(2)城市生态建设规划须体现昆明的城市个性和城市特色。作为举世闻名的春城,目前,昆明市的园林绿地建设缺乏个性,应发挥昆明气候独特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赋予城市最强烈的地方特色,创建昆明独特的园林绿地艺术,展现春城的个性魅力。参考文献:[1]顾朝林,陈田,丁金宏,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48(4):317-328.[2]倪少春,贾铁飞,郑辛酉.《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过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92-95.[3]林炳耀,臧淑英.《试论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特征》,[J].城市规划汇刊,1991(6):7-12.[4]曾坚.《基于可持续性与和谐理念的绿色城市设计理论》,[J].建筑学报,2006(12):10-13.[5]王建国.《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运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1):10-14.[6]TianxinZhang,AndreSorensen.《提高城市边缘地区自然开敞空间连续性的设计方法论》,[J].黄剑,译.国外城市规划,2002,17(4):17-2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