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建设(绍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绍兴的城市风景建设吴熙、周艳、王之翔、刘帝谷TheUrbanlandscapeconstructionShaoxing目录■城市综述■城市风景沿革■城市水利体系■文化景区特色■结论绍兴市是浙江省辖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东经119°53′03至121°13′38、北纬29°13′35至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境域东西长130.4千米,南北宽118.1千米,海岸线长40千米,陆域总面积为8273.3平方千米。市辖区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人口216.1万。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简介城市综述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管府,治会稽县大业元年(605)起称越州,此后越州与会稽郡名称交替使用。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建炎五年(1131)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建制沿革■勾践的建城定都■六朝的繁荣秀丽■南宋的充实发展城市变革“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中国历史上,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自然山水的考量。古代的城市建设常以一隅的山水环境作为开端,着重描述当地区位环境的特征。山岳崇拜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特征之一,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群体,深深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的中坚力量。清嘉庆时期山水形态特征绍兴是一座山水城市,不仅城外山清水秀,城内也同样山绿水清。这座依托自然山水建立起来的历史古城,同时也是一座江南著名的水乡风光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改造。■人文环境的创造。山水格局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宁绍平原的宏观自然环境,决定了绍兴城的选址;而城市所处位置的微观自然环境,决定了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在宁绍平原的形成之初,大部分地区都还是沼泽,人类的生产生活必然要依托崛起在平原之上的山体。另外,绍兴地区水网纵横,绍兴城在发展中将大量河道纳入城墙之内,水网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绍兴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自然环境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自然环境的改造由于绍兴地处水乡,必然对于防洪和排涝十分重视。因此绍兴的地方志中称:“善治越者,以浚河为急。”东汉马臻治水,修筑了鉴湖。鉴湖的形成为绍兴城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水源,进一步促进了绍兴水城的形成。绍兴城内的河道也决不是天然河道,而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加上人工的填掘整理,逐渐形成的。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为城市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文环境的创造魏晋南北朝和南宋时期,北方战乱,北方人士南迁。绍兴良好的城市环境使得大批文人墨客汇聚绍兴,在物质环境的基础上逐渐创造了绍兴的人文环境,绍兴城市空间结构中也出现了新的内容。绍兴文化昌盛从城内逐渐增多的寺庙、书院以及园林可以窥见一斑。今天绍兴城内众多的文物古迹,正是绍兴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历史积淀。绍兴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心的变迁■鱼骨形”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功能要素■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城市中心的变迁早期在绍兴城内,由于北部地势低洼,不宜进行建设,而城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人口居住较集中。南街河两侧是早期的市中心,张马河的都亭桥头是集市贸易中心,投醪河沿岸是城市的行政设施所在地。后来,由于南部河床升高,航运功能衰退,南街河逐渐淤塞,繁华的商业区变成了居住区,投醪河沿岸的行政设施也逐渐成为了废墟。与此同时,由于北部地势升高,市中心也就随之北移。通过在北部的上大路、西小路、昌安街一带开挖河道,使得大江桥附近日益兴旺,成为了城市的水上交通中心和商业中心。另一方面,清道桥位于城市居民分布的中心位置。城市的中心就以大江桥和清道桥为枢纽,呈线状布局的形态。这种“二点一线”的市中心形态刚好符合绍兴城市一方面服务于市民,另一方面服务农民的双重功能。■鱼骨形”结构由于自然地理原因,绍兴地区地势南高北低,这一地区河流大都由南向北,最后流入杭州湾。一方面,绍兴城内的城市中心由南向北迁移的,另一方面,绍兴地区的城镇的形成,也体现着由南向北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绍兴城内主要河道呈南北方向。虽然,城内东西向的河流与南北向河道相通,但大都没有贯穿东西,东西联系不便,但由于传统农业社会交通量不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并不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功能要素(1)基础设施类要素。主要包括城墙、城壕、道路、河道等。在绍兴城市的基础设施类要素中,河道构成了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2)政治文化类要素。主要包括官府衙署、楼阁亭台、学宫书院、寺庙祠观、兵营较场和官仓典狱等。(3)社会经济类要素。主要包括平民房屋、私宅园林、官宦大族府、农地及空地等。大量农地及空地在城墙以内的残留,是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特征,绍兴也不例外。另外,湖泊众多也使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之一。■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体现在,从单座建筑到总体规划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严密的组织结构。这种严密的组织结构的形成在于绍兴城市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三山(府山、蕺山和塔山),两塔”应天塔、文笔塔“体现了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气势,从精美的台门、构思巧妙的八字桥我们可以体会绍兴城市空间结构丰富细节。绍兴社会文化环境绍兴悠久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改造自然环境主体的历代绍兴人,不断积累充实了这一方土地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越文化。是绍兴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至今影响着绍兴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东周遗址器物仍以印纹陶为主要文化特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境内多处越国遗址证实,越王剑、青铜农战具及原始青瓷最具特色。秦朝,秦始皇东巡会稽时所立《会稽刻石》汉代推广铁制农具,重视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绍兴为国内青瓷主要产地。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士禊集兰亭,诞生著名的《兰亭集序》隋唐两朝立国之初,政水利、城市建筑及青瓷器、铜镜、摩崖刻石等遗迹、遗存五代绍兴多有传颂钱氏功业之碑刻、祠庙遗存,越窑制作技艺已达于极致。南宋大事兴修水利,浚治湖泊,发展生产,修葺城池,现存南宋六陵遗址,东化城寺塔,沈氏园,八字桥等,即其实证。明清两代,主要有水利设施、墓葬城市风景沿革越国(公元前490年)大夫范蠡按照越王句践“立国树都”之旨,主持构筑句践小城以及山阴大城,建设越国首都,史称“蠡城”。从句践建都起,称为大越城,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到越地,“更名大越曰山阴”(《越绝书》卷八),达二百八十年之久。绍兴城市沿革史勾践小城,公元前494至公元前493年,勾践被吴王放回越国旧地,并委托大夫范蠡筑城,范蠡遂利用会稽山北部(今绍兴城所在位置)以卧龙山、蕺山、龟山为中心的九个孤丘,于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始筑勾践小城。因城西北处以卧龙山为屏障,不修筑城墙,故此城形态为“一圆三方”。这种一圆三方的筑城方式是因当时城西北隅为吴越的交通要道,此处不筑城墙,表示了勾践对吴国的甘心臣服。勾践小城在当时担任了国都和军事堡垒的双重角色,又作为整个于越部族政治中心的越王宫台,小城有一定的城市街道格局并历经2500年不变,在全国城市建设史上着实为之罕见。山阴大城,小城筑成的当年,范蠡在其基础上向外扩张修筑大城,即山阴大城。作为小城的廓城。此外,因军事战略需要,城北面不筑城墙,但并不是没有封闭,当时,于卧龙山、蕺山之间,北部河湖沼泽之处设置木栅,建造水门城楼,时而启闭以便出入往来。山阴大城中已有精密的功能区域划分,主要划分为城西南部的生产中心和城东北部的商业中心。居民住宅分落其间,街道分东西、南北各两条主街,整体呈“井”字形。勾践小城、山阴大城均为越王勾践托付范蠡所筑,史称蠡城。秦至汉初绍兴城市逐渐沦为“荒蛮之地”。直至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实行吴、会分治,会稽郡得到朝廷的重视,屡屡成为之后历代行政体制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浙江的中心城市。这也为隋朝进一步的城池扩建打下了基础。隋统一南北朝以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移入绍兴,农业和手工业有较大发展,促使城市规模扩大,这时在春秋小城的基础上修缮子城。隋开皇年间(581-600),越国公杨素将范蠡修筑的山阴大城(周20里72步,不筑北面),加扩至周四十五里,高一丈七尺五寸,上广一丈五尺,下广二丈七尺,女墙七千六百五十,皆高五尺,名曰罗城。罗城绍兴城市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就处于隋唐至北宋的五百余年间。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越国公杨素修缮大城。首先,将卧龙山东南面的原勾践小城向西、北两个方向延展,西至卧龙山西麓,北至今西郭门一带。第二,是将山阴大城由原来的周长二十里七十二步,增修至二十四里二百五十步,史称“罗城”。罗城有子城、罗城之分,两者是相互毗邻存在的,西为子城,东为罗城。采用这种空间结构形态实际上是对原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在形制上的继承,也成为了后来城市大力发展的基本保障。宋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七年(1125),绍兴作为南宋的临时首都,达一年零八个月。至1136年,绍兴已成全国四十处大邑之冠,为“栋宇峥嵘,舟车傍午,壮百雉之巍垣,镇六州而开府”(宋王十朋《会稽三赋》)的大型城市。在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知府汪纲加筑兼修五云、都泗、稽山、东郭、迎恩、常禧、植利、偏门、三江、罗门等城门及设施。此时水门增至七处,基本上形成了内为方格形,外为环形的城市河网格局。原小城范围为官衙署地,大城内则是居民住宅和商业区。全城划分为井然有序的厢、坊,市容繁华,商业发达,河衢整齐,交通便利。史称“宋城”。南宋时期,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府汪纲在隋代罗城的基础上,将城周长二十四里扩展至二十七里,设置九座城门,史称“宋城”。嘉定十四年至十七年(1221~1224年),汪纲不但将城内交通系统如道路、河渠、桥梁等进行重新规划和修建,而且城市的公用建筑如公用房舍和仓库、场局、官驿、校场、贡院、军营、府署等也都进行了新建和扩建。至此绍兴府城有史以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在汪纲手上落成了。南宋以后至元朝初,绍兴只进行了修建,城邑没有变动。到元至正十二年至十三年(1352至1353年),罗城进一步扩大,把西郊的广规乡也围入城南(即从今府山西路拓展到今绍诸公路),子城从此完全纳入罗城之中,全城面积约为8.32平方公里,形成了河成网,街成坊,内方外圆的城市布局特点。明清时期绍兴城池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沿至民国。旧越城图(绍兴府志)明万历十五年旧子城图绍兴府志民国时期绍兴街市图民国时期绍兴县规划简图从春秋句践小城、山阴大城、隋代罗城、宋城及至元明清时期的城池情况,了解绍兴2502年的历史嬗变。城市水利体系绍兴北滨钱塘江口,西南是绵亘的会稽山脉,东北为一大片冲积平原。这里在远古是一片浅海,由于陆地的缓慢上升和稽北丘陵河流的冲积,曾为一片沼泽平原。从南到北,从地形上看,形成了“山—原—海”的台阶式特有地形。因此,洪水下泻,海潮泛滥经常发生。“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绍兴城从建城伊始就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运用到处理水利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当中,使得后世绍兴为良畴沃野,河湖交织的鱼米之乡。“越水重浊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背景《吴越春秋》记载:“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淤塞,四渎壅闭,帝乃忧中国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乃命四岳,乃举贤良,将任治水。”相传大禹以疏导之法治水,改变“鲧障洪水”筑堤挡水的方法,挖沟开渠,疏浚河道,而“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