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概念: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区域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定。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我国已经形成一套由: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组成的空间规划系列。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第一章城镇体系研究及其进展沙里宁---有机疏散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年)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城市规划的区域分析以及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顾朝林将城镇体系地域组织结构归纳为: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网络系统四个方面。(三结构一网络)城镇体系研究的不足:1)总体研究水平滞后于西方。2)从研究体系和学科来看,中国城镇体系研究任然局限在传统的地理学、规划学等单学科研究阶段,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穿插、交融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局面尚未形成。3)从研究方法来看,仍是沿袭传统城镇体系或经济地理学的生产力布局研究方法,且由于城市群基础数据库的缺失,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4)从研究手段来看,与新技术结合的研究较少。如引入GIS、RS等技术对城镇群体空间实施科学的模拟以及时间系列上的动态监测,对城镇群的发展态势进行科学预测和空间安排等动态研究有待加强。5)从研究要素来看,较注重城镇群体内部组织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因素对城镇群体空间的影响等研究比较肤浅,对文化、生态等要素更是考虑不够。第二章(重点)工业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本章知识结构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掌握)城镇体系发育理论框架(理解)城镇体系的发展机制(掌握)城镇体系规划基本观(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理解)城镇体系规划内容(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了解)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居民点Settlement又称“聚落”。是因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按居民点性质和规模分为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乡村(村、寨等)以及似城聚落(如中国的南戴河、庐山牯岭镇等)城镇群:在城镇集聚区内,城镇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相互组成一个整体。各城镇间的居民有相当数量往返通勤,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有密切联系。其形成和组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在其周围形成若干个中、小城镇,相互组合成团状;一是由若干座规模相仿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镇群。城市向心增长---随着城镇财富创造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产生了以社会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工农差别和以地域劳动分工为特点的城乡差别,工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服务行业的兴起与增加,劳动力的贮备与工作地点的重心也就自然而然地由周围农村移往城镇,从而加大了城市的吸引力,导致了工业、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城市离心增长---商品销售与城乡交换的日益发展,作为传输媒介的交通网络业必然地从中心城市向广大周围地区不断伸展,同时,为了减少商品的运价,获得最低的生产成本,并随着城市腹地的扩展,城市企业一般都趋向外围扩散,从而形成新的工业中心或经济中心,导致了人口在新中心的逐步集聚,相对于原来的中心呈现出“城市离心增长”。集聚与扩散形式沙里宁总结的城市中的集中有四种基本社会经济动因:强迫性集中、投机性集中、垂直型集中、文化的集中隔离——由于文化价值取向和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形成的社会组织现象。(唐人街)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按其发展过程分为形体模式、功能模式、有机模式。形体模式:早期的主导模式,指导思想为神秘主义,追求城市形态结构的形式及其体现的社会文化寓意。典型代表:希腊的希波丹姆斯模式(民主制度)中国古代城市模式-匠人模式(集权制度)印度曼佗罗(MANDALA)模式(街巷曲折,围合)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规划希波丹姆斯模式(米利都)曼佗罗模式(拉萨)匠人模式(周王城)功能模式:适应于近代工业化以来的模式,指导思想为机械主义,认为功能决定形式。“屋者居之器”(勒.柯布西耶)主要理论模式:马塔(S.MATA)的带形城市,规划实践-斯大林格勒规划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规划实践-澳大利亚堪培戈涅(G.GARNIE)的工业城市模式,规划实践-勒阿弗尔规划勒.柯布西耶(L.CORBSIER)的阳光城市,规划实践昌迪加尔有机模式:主要特点:人文、生长、变化。“城市是长成的,不是造成的”主要模式:沙里宁(E.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TEAM10”的簇式城市解释性理论模式: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古典模式:同心圆模式(ConcentricRingModel),伯吉斯(G.Burgess)1923年提出,适用于简单的小城市。扇形模式(SectorModel),霍伊特(H.Hoyt)1939年提出,适用于方向性差异较大的城市。多核心模式(Multiplenucleimodel),哈里斯(Harris)和乌尔曼(Ul1man)1945年提出,适用于复杂的大城市。选择题: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时提出多核心模式。下列关于多核心模式形成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D)。A.同类活动有集聚效益;B.某些活动负担不起理想区位的高地价;C.不同活动之间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如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之间;D.某些活动需专门性的便利。如零售业需要广阔的土地和便利的交通,工业区需布局在通达性最好的地方。城市形态组成要素: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按照城市用地及其道路骨架形式可以将城市形态分为以下几类:格网状。这种形态较为规整,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干道构成,但是易造成布局上的单调。我国的西安属这种类型。卫星状。这种形态最初是由霍华德(E.Howard)在十九世纪末提出的。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里,大胆地提出了田园城市这种城乡结合的居民点模型。这种城市形态,以后则广泛地成为卫星城市建设的模式。带状。这种类型的城市往往受地形影响较大,城市是沿主要交通干道发展而形成的。环状。这事实上和带状城市同属一个类型,是带状城市的沿长。由于环形城市发展到后期,很难避免不向中心部分扩展。因此城市环湖而建,则可以长期保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接近。问题:1、中心地理论研究的理想条件和内容是什么?♥理想的均质平原是中心地理论的理想条件。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以及城镇体系最优化的一种理论,探讨与研究一定区域内城镇的等级、数量和职能之间的关系。2、中心地理论认为,城镇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中心地理论认为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3、中心地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等级高低、服务范围的大小和数量多少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心地的等级是根据它向周围居民提供服务职能类型的多少和服务范围的大小来划分的。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距离远,数量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量多。4、不同中心地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如何?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呈六边形,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在一个市场区域内,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形态均为六边形,但是因为各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不同,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高级中心地的六边形面积大;低级中心地的六边形面积小。5、不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高一级套低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被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覆盖,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独立并相互排斥。简单概括为:大小级别相互嵌套,相同级别彼此独立、排斥。增长极的主要内容: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为出发点。2、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3、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多种客观条件。增长极的主要特点:1.增长极是一个抽象的纯经济概念,与地理空间无关。2.增长极理论强调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技术进步或创新,而创新一定集中于一些特定的产业(推进型企业)。3.增长极理论强调“产业联合体”。增长极的消极指导作用:1.理论自身的不完整性。2.理论的不可操作性。3.理论的区位选择和时间选择的局限性。积极指导作用: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区域间相互关系:一、聚集效应二、规模效应三、优位效应四、创新效应五、辐射效应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此规律的条件是: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城镇的合理规模:城市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是最好,争议很大主张大城市论者认为,发展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其边际产出和经济效益较高,如测算各类城市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利税。世界银行专家认为,城市只有达到15万人的聚集,经济效益才能表现出来,而还没有事实证明城市大到什么程度才不经济。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城市规模越大,工资水平越高,地价也越高。增长极理论:空间极化发展思想的雏形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最早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负面影响(极化):由于增长极推动型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对周边区域产生了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增长极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两者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积极影响(扩散):由于增长极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的流动,对周边区域的发展发挥了促进和带动作用,使之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增加了周边地区的农业产出(因为增长极主要是城镇,其周边主要是农村),提高了那里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推动了那里的技术进步。又称为“涓滴效应”,也称为“波及效果”。增长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促进作用至少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1、增长中心的发展,必须从逐步扩大的地域范围内和其周边地区取得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矿产品及各种初级原材料的供应,因而带动、促进了整个区域农业和初级加工工业的发展。增长中心还要利用甚至依赖周边广大地域的市场。2、增长中心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周边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