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要注意思维的“四性”彭山县鹏利小学张桂英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人的思维表现为思维的广度、深度、正确性、独立性、逻辑性等,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地创新能力呢?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四性”地培养。一、加强对比训练,培养思维地正确性。思维的正确性,是指学生地思维活动符合逻辑、形成概念正确、判断推理准确。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对题目中的某些“字眼”的片面理解,往往导致思维错误。例如:(1)小民有邮票25张,小红比小民多5张,小红有邮票多少张?(2)小民有邮票25张,比小红多5张,小红有多少张?有些同学看到题目里的“比……多”就用加法计算,得出:(1)25+5=30(张)(2)25+5=30(张)很明显,第(2)题的解法是错误的。从第(2)题的条件“比小红多5张”可知,小民的邮票与小红的邮票比,小民比小红的邮票多,小民是25张,实际上小红的邮票比小名的邮票少5张,要求小红的邮票,用减法,即:25-5=20(张)为什么同样是“比……多”,一道用加法,一道用减法呢?引导学生对比(1)(2)题,可以看出,虽然都是“比……多”,但两道题中两种量比较的角度不一样,第一题中是“小红与小民比”,第二题中是“小民与小红比”。又如,某人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求他往返的平均速度。许多同学会根据求平均数的解题原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列式:(2+6)÷2=4千米/小时。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总数量与总份数一定要对应”这一要求,没有认真分析题意。求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须用知道往返原总路程和往返的时间,可以假设上山下山的总路程为6千米(路程的大小设置不影响其结果),则平均速度是:6×2÷(6÷2+6÷6)=12÷4=3千米/小时。二、激发求异心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方向、方法多种多样,想象广阔。它是在适应多变的情境中形成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也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通过思维的发散,激发求异心理,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发现最佳解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查表算出16.5千克面粉的总价是多少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七册)学生通过对小数乘加、乘减知识的学习,可以作出如下解法:思路(1):查表算出16.5千克=16千克+0.5千克16千克面粉的总价通过查8千克面粉的总价可知:17.12×2=34.24元0.5千克面粉的总价通过查5千克面粉的总价可知:10.7÷10=1.07元(根据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最后用34.24元+1.07元=35.31元思路(2)16.5千克=10千克+6千克+0.5千克10千克面粉的总价通过查1千克面粉的总价可知:2.14×10=21.4元(根据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6千克面粉总价通过查表可知是12.84元0.5千克面粉总价查法同思路(1)。最后用2.14元+12.84元+1.07元=35.21元思路(3):16千克+17千克-0.5千克17千克面粉的总价由10千克和7千克的总价组成。2.14×10+14.98=36.38元0.5千克面粉总价的查法同思路(1)。最后用36.38-1.07=35.31元当学生学过小数除法后,对此题查表求面粉的总价就有新的办法。(4)思路:16.5千克=16千克+0.5千克与思路(1)所不同的是,查0.5千克面粉方法可以这样想:用1千克面粉的总价2.14元除以2,得出1.07元再用16千克面粉得总价34.24元+1.07元=35.31元思路(5):16.5千克=33千克÷2=(30千克+3千克)÷2先查表出3千克面粉得总价6.42元,乘以10,得出30千克面粉的总价64.2元,再加上3千克面粉的总价6.42元得出70.62元,最后用70.62元2=35.31元通过比较可知,这几中思路都是正确的,但思路(1)和思路(2)的思路最佳。特别是思路(5)的解法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应大力提倡。三、引导迁移变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不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从未有过的思维效果,但它仍应以一般解法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迁移变通,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宽思维空间,寻找多种有效解题方法。例如:测量五(1)班某组同学的身高是发现:其中两个同学的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的身高是152厘米,有两个同学的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是147厘米,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按一般思路解题思路:即用这组同学的身高总和除以这组同学的总人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组同学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因此,解题时可以把它作为基数,用“基数+(32+2-12-32)(2+1+2+2)=150+07=150(厘米)这种变式思维能化繁为简,学生就可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的方法,并逐步趋向创新。四、注重过程推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学生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知过程。数学知识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强,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满足于求得问题得正确答案,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领悟知识得来龙去脉,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时,可按照下面步骤进行: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学具,将它侧面上的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并把它展开到桌面上,让学生看到是一张长方形纸(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平面)教师运用制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侧面的展开过程。2、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1)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有什么关系?(2)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3)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4)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什么?3、推导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得到培养。